如果全台的電動機車被規定只能用睿能的系統,會發生什麼事情

dennis10 wrote:
GOGORO應該要單獨販售電池 甚至把換電站、電池和接頭等規格開放出來才是

很久以前(早在gogoro出來之前),這裡就討論過為什麼換電式電動機車會屢戰屢敗
結論就是一個人性:誰會想把自己新的電池拿去換電站換一個舊的回來
所以睿能提出的想法就是「連電池都不是你的」

照你這想法,我覺得只是重道覆轍

睿能明顯就是要跟充電式的市場區分開來

現在他還沒做大,等到他真的把交通工具的市場都吃下之後,自然有法律可以對付這種壟斷行為
據說逸沃科2017年推出的新電動摩托車會配備9kWh定額容量的電池。以一般機車通勤每天需要加個兩公升左右的油量來說,這樣兩天就足以把9kWh的電池榨乾。在50kW快速充電站就得充電超過十分鐘,10kW慢速充電站就得充電一小時。

10kW就相當於用220V/50A充電,50kW更是高達250A。要能克服技術問題推500A以上快速充電站才有機會幾分鐘內充滿電。
krado wrote:
很久以前(早在gogoro出來之前),這裡就討論過為什麼換電式電動機車會屢戰屢敗
結論就是一個人性:誰會想把自己新的電池拿去換電站換一個舊的回來
所以睿能提出的想法就是「連電池都不是你的」

照你這想法,我覺得只是重道覆轍

睿能明顯就是要跟充電式的市場區分開來...(恕刪)
完全同意!
我就是一位不想買油車又再普通不過的消費者,
會讓我想添購新的電動車的動機也就很直覺了!
充電式除了很麻煩外(尤其對住大樓的人來說,不要以為一樓的110V的插孔都可以讓你用,OK!)
電池何時衰退要換新也是很困擾的一件事(我目前騎的短程代步電動車就是了)
看到睿能採用這種電池只租不賣的方式才真正符合我的需求!
就算是其它四大廠先跳下來做出一樣的規格,我照樣支持~

請問:
要電池幹嘛?
還不是為了只要讓車子能跑就好?
竟還在糾結是不是我的(傳統的所有權觀念)?
倘若買斷了,
那相對地,它的維護與電衰.損壞的責任自然也就落在車主身上了!
而今天GGR的做法則不一樣,
我只要採月租付費給睿能,
日後的電池的維護與衰退都與我無關,
連充電都幫我充好了,
何樂而不為?
至於計價方式,
或許有改善空間,
但若要改回過去那種與充電式必須買斷的方式,
那我就對睿能大失所望了!
因為不管光陽或中華或其它廠,
等到下次要買新電池也就只能任他們開價宰割了,
這樣有比較省錢或妥當嗎?

況且現在世界趨勢不是儘量載具"共享"嗎?
看看UBIKE的成功就足以印證多數人只是把單車拿來代步用,
而高雄市政府今年下半年也準備推出電動汽車租賃了!
那為何電動機車的電池就不能付費共享?不用拿回家充不是更方便?
再者,GGR電池皆由睿能統一回收管理再利用,豈不更環保?

或許有人會說換電還要跑到換電站很麻煩,
請問:騎油車不用跑到加油站加油嗎?
差別只在於全台灣加油站多上許多,
尤其是偏鄉郊區與山區!
但日後呢?
看看現在北高等大都會區的換電站增加的速度可說快得驚人,
因為換電站的申請與設立(不管是地點.資金與時間)都比加油站容易太多了!
睿能應該有大數據輔助來計算該區的車主密度與換電率而來決定哪裡要增設擴建,
這對他們來說並不難吧!

labbat wrote:
據說逸沃科2017...(恕刪)


這說法應該是evoke對面的充電式檔車吧, 台灣這邊只有這台四月份流出一丁點消息後就中斷聯絡, 幾時正式黃牌公開猶未可知


再來充電式電動機車快充樁建設是要誰負擔? 看起來這幾家油車廠不會想幹打底的事, 只想純賣車

所以要逼政府出資還是補助建設快充樁? 真這樣幹難道就不是圖利這群老牌業者?



過去小家業者向政府爭取到的補助開建部份換電站(哪家就不說了), 因為後續財力有限以及大業者不奉陪, 綜效無法發揮形同打水飄, 後面政府看來有所調整, 業者自己不先投入一定資源讓人看到決心, 要直接挖錢來成就其生意?




dennis10 wrote:
時間成本也有討論過 換電站一次只能一個人換 多人就要排隊 拿著電池像加油一樣傻傻在現場等?
比起充電可以在家充 甚至多充幾顆備用 時間成本一點都不划算好不好...)

充電的就不排隊?
充電排隊起來那可才驚人咧.
充電在家充滿要6-8小時,開到一半沒電了跑到快充站你發現大家都在排隊,那才叫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啊.
充電這個痛點不解決,永遠贏不瞭換電站的.
狗狗肉數量增加那麼多,換電站我重來還沒等過阿..
如果充電式那麼棒這麼好,我怎麼沒看到光陽 中華 其易等車商廣設充電站?
光陽還有設五百個,銷售還是奇慘無比阿.

七七三 wrote:
充電的就不排隊?充...(恕刪)


那是你沒看過其他充電站的設計

國外很多充電站都有可以一站充兩三台機車的設計

那才是真正的不用等

台灣政府根本沒有全面設充電站 不然你在路邊就會看到哪種投幣10塊的充電裝置了

也可以充手機、相機等等

還是那句話 去看看其他國家電車的規劃吧

老是以國內的技術去思考 很難有突破的

https://kknews.cc/tech/p5e4pae.html

國外都已經完成5分鐘充滿一台電車的設計了

前面也提了 你等國內那些油車廠商慢慢發展吃掉自己市場的電車

不如開放國外平價電車進來 才有機會促進這些油車廠加速開發 光憑GOGORO很難有威脅的

那些車進來了 充電站自然有人去建....
如果全台的電動機車規定只能用充電系統,會發生什麼事情??

dennis10 wrote:
那是你沒看過其他充...(恕刪)

你說的說服力不高啊
沒有人用都是浮雲..
對 五分鐘充好電的電車.
請問充電設施誰付錢?
前面成本都算過了
特斯拉一根充電樁要花三十萬台幣啊.
hitmis wrote:
如果全台的電動機車...(恕刪)


不知道說 我想不出來

至少我看國外都是這樣設計的

Tesla 早期也有規劃換電池 後來改成充電設計

好像也沒什麼事 請其他網友分享吧

另外

上面有人提到充電樁

事實上 裕隆一直有在研發 也有在佈局

http://www.yulon-energy.com.tw/official/charging/initCharacteristic

國外充電樁的作法也可以參考

https://read01.com/d7Am02.html
我是怕 到時候 是廠商只賣車
充電的後續問題
請找離車主最近的車行

車行遇到有電動車要來充電
便定會推附加服務"愛車檢修"

商機來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