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V 10A充電器能充48V 60A電池嗎

傳統充電器內容物為高低變壓器+交直流整流器+限流電阻,如果是以前線圈變壓器,匝數固定,一次側交流電壓固定,二次側交流電壓就固定,整流後直流電壓就固定,負載端和二次側直流電壓的落差就會形成流動電荷是為電流,落差越大,電流越大
聽mlks的準沒錯... 都會自製充電器了...
對喔,

我看我還是乖乖買顆48V充電器好了
雖然我不是學電的,但我覺得72V充48V的電池,電池應該會燒掉

我的想法如下:

鋰鐵電池平常電壓約52V
使用48V充電器是以58.4V充電,壓差為6.4V
所以相當於以6.4V的電壓對電池充電。

若以72V的充電器來充電,則充電電壓應為58.4*72.48=87.6V對52V充電
壓差為35.6V

想差有5倍多,應該不行吧。

因為充電器要好幾天才到
還是忍不住了試了一下各電壓充電器

72V 10A 有兩顆,便宜的在WISH車上,所以不再手邊沒辦法試,但我猜測便宜的可以充
貴的這顆因為保護裝置很足,插上電源後接頭是不供電的,必須插上電池後他會先行檢測電壓
電壓對了他才會自動開啟充電,所以插上後它自然警告不給我充

然就試了60V 5A的充電器
這也是高兆的便宜貨,沒什麼保護機制
插上看瓦數計是300瓦 ,勾表量接電池處的接頭是4.4A
所以看起來這顆充電器是可以這樣用的
但就如前幾位前輩所說
每個充電器的設計不同
不見得都可以

搞不好這顆是因為他沒什麼特殊模式,就是定流輸出
但對我其實沒差,4.4A充電不過是0.07C充電,根本是涓流
只是要充到天荒地老才充得滿拉,哈哈哈
再來去把樓上另一顆改一下讓兩顆並聯充
看能不能快一點

kaiman凱 wrote:
因為充電器要好幾天才...(恕刪)


YA,可以用了,我用兩顆60V 5A充電器並聯充
倒是這兩顆,一顆是110v一顆是220V
要用兩個不同的電壓插頭
輸出則是並再一起
所以我這樣是不是變成相當於48V 12.5A的充電器

先試個幾周,沒問題的話就先用它了
倒是我剛買好的48V 10A充電器雖還沒到
到時先留個一兩個月,沒問題的話我在上網賣掉
或是有人要收嗎?只是我是訂220V的
賣2000不知有人要收嗎?
kaiman凱 wrote:
因為充電器要好幾天才...(恕刪)



兩顆並聯



兩組電池,共32顆電芯都能獨立監控,任何一組的任何一顆電芯充滿,會自動把整組充電回路斷路(轉綠燈)。自動切到單芯充電模式的充電器自動平衡充,並不是用被動式保護板"燒"掉多的電,燒掉循環次數,以減少電池在被動式保護板反覆充放電下的持續升溫,同時也能減少等待保護板電阻燒掉多出的電的時間,以減短充電時間

而為什麼不直接單芯充哩,因為我單芯充電器不過8A充,實在太慢了,我希望未來主充電器起碼20A~30A,充到9成後再自動轉換成單芯的8A平衡充

所以電池包本身完全不需要任何保護裝置,靠的是馬車內建的系統,也就是用幾百塊取代一萬塊的主動式保護板

未來無論幾顆電心死掉,又懶得換,同樣可以正常充電正長騎,完全騎到所有電心全死整組電池包才算壽終正寢,這應該沒有一家市售車的車廠做得到吧,並不是我後來加的,一開始做馬車這系統就設計好了

目前看起來還多了一個功能,只要充電器可以,這套還能各電壓充電器都能插進去充電(但還是要證實一下充電器不會壞拉,XDDDD)

未來若有機會在路上看到100A或高壓的快充站(幻想中),只要接頭改成對印快充機的接頭,一樣是可以電池不用改,系統不用改,直接插下去快充,未來電池配好後(目前配一半了),就算是100A充,其實也不過0.6C充電,還是離鋰鐵1C充很遠(前幾天參觀湖口一家鋰鐵廠,居然他的電心可以超過5C以上充電溫度還很低,-20度環境可以超過9C放電,不知真的假的,而且還看到一顆魚雷底座,原來魚雷也是用鋰鐵電池),所以還是希望以後有快充站能提供到200A的充電流
目前看起來先大電流串充.再單心個別充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如果有充電器可以串充後.自動判斷那顆充飽了.排除那顆後再繼續串充
以此類推.直到最後一顆充滿.那就太棒了
發阿 wrote:
目前看起來先大電流串...(恕刪)


其實這不難搞阿
真的沒說謊,幾百塊就能搞定

但還是不能細說
不然那些萬把塊的頂級BMS系統會恨我
但我從未藏私
整套迴路我早分享過了
只是很可惜,不知道是不是車廠看不懂
怎麼沒人抄去用勒

但有個重點,就是繼電器,好好善用這東西
(除了充放電保護的兩顆繼電器,我其他隱藏版功能,用了超多繼電器,這東西真是太好用了)
他有通電時A-B通,斷電時B-C通

看出端倪了嗎?
3.6V以前A-B通電
3.6V以後B-C通電
(其實幾V可以自行設定,包含低壓也能,所以充放電都保護到了,比如我WISH設成3.5V<-相信我,3.5V絕對王道,那怕你電心能撐到4.0V,3.5V跟3.65V差不到0.01%電量)

前提是要有個短路循環在其中
免得低於3.6V又變成A-B通電

要讓整套系統任何一個電心"達到過3.6V",無論他是再降下來
都維持B-C通路

這不就是先串充,再單心充了嗎?
花兩顆繼電器跟一些線材,應該不用500塊吧
改天我心血來潮做個10套放露天賣,但每套我會賣3000以上啦,凱門板的限量品,哈哈
上次限量電池沒賣到,來賣個限量保護系統好了,一樣,車廠請別來買喔

若不需要像我要看"同時"看到每顆電心電壓樹狀圖
也不用買CELL LOG,花兩百塊買兩顆8S電壓監測帶蜂鳴器的電壓表
功能也一樣

保護板這產品本來就該淘汰掉
最近不是在討論電池規格化嗎?

1.電池就只該有一個外殼(外精緻點,因為明明能重複使用,就不能用鋁殼鎖接當精品賣嗎,尺寸規格化後,當電池掛點,換整組電心就好,外殼可以延續用啊)
2.16顆電心(電心用好一點的,起碼3~5C標準快充電,1C的就我所知,就淘汰吧,目前已不是主流了)
3.正負兩極大電流接頭(標準建議150~200AA接頭,明明法都訂好黃牌了,電池就該以黃牌標準來預先設定好<我很怕死,我用到雙線雙頭共達400A,兩組電池共達600A接頭>,舊算兩三年內市場用不到,但起碼提升安全性,也降低接頭過熱機會,不過就是一兩百塊的差價,用什麼品字接頭,你是糨糊腦嗎)
4.兩組偵測線(接頭無訪,2.5最好,但其實都能轉接),接車身充放電保護裝置

其他的充放電保護措施是"車子"與"快充站"該給的
並不是該設計在電池裡的
如此一來,無論汽車,無掛牌,綠牌,白牌,黃牌電動機車都能用

基本上我也認為電池不該抽拔(但可以維持有抽拔功能)
因為抽拔一次就在接頭留下一條刮痕
接頭過熱就是無數次刮痕這麼來的

大樓應該有地下室充電站(一般慢充)
每家便利商店外有10分鐘內充八成電力的快充站(若真有心設成,我會幫你挑戰用黃牌等級電動車一日環島當台灣第一人,這是說到做到,我也相信你們說到做到喔)
回家前在街角充個店喝瓶輕鬆小品車就充滿電了
就我所知這不是夢想,要做了,但就只差兩光政府對於電池規格
不知道會不會出個兩光規格,那對懂電動車的人真的要吐血
真的好希望那些做電動車的大廠
能夠懂電動車喔,目前連X華與X翔,看起來也是似懂非懂,接近兩光,但起碼是很有心要推

若你說這樣傷電池,該檢討的是電池廠
不能因為八成電池廠做不出快充的電心就說快充是不對的而不去設他
那另外兩成輕而易舉達到快充又不傷電心的電心廠是白癡嗎?

不能因為大家都是爛貨,就認為爛貨是對的


希望他們浪子回頭阿


kaiman凱 wrote:
其實這不難搞阿
真的沒說謊,幾百塊就能搞定


是啊!!
我真的有點搞不懂
8~10分鐘充滿8成電力是難在哪裡

我也希望各界專業人士能幫我上一下課
阻礙到底是什麼

以40AH鋰鐵來說,就是5C充電

以充電站來說,就是200A快充兼電池活化功能
(一旦進入快充站,不只是快充,每進一次,都幫你電池活化一次,基本上就是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PS:快充活化與5C充電目前已經是確定有了,這不用跟我筆戰,只是沒出現在市面罷了,看無道,不見得是沒有,這是10分與80分的差距

電動車技術若"世界"發展是80分

台灣專業單元廠商約有70分技術

大廠約有40分技術

市售電動車約有20分技術

民眾認知卻只有10分技術

所以大家會認為特斯拉是神話

因為差別從10分接跳到80分

卻不知,這80分神話,其中70分來自台灣的技術
可是,礙於種種因素,70分的技術大廠不肯學(或是礙於專利學不到)
只學到40分
做出來打個折
只提供20分產品
民眾用慣油車
不想了解電動車
所以對電動車只有10分認知
這就是前現況....絕不誇張

就連目前看到我文的朋友
一定也覺得我說的不對
我的WISH DIY油電混合不可能發生
我的馬車數據灌水(功率我在湖口給他們工廠試騎時,已經是功率對砍狀況,還一致認為很厲害,全輸出我自己都受不了了說),其實我的0-100KM/H,10.1秒只用了整車性能75%,因為我不是車廠,愛生命,不再賽車場決不願100%輸出測試
那就知道了阿

大眾的認知
跟懂電動車的認知,真的差距頗大

請油車族群別再炮電動車多鳥了,基本上油車性能是沾不上真正電動車一點邊的(市售鳥電動車請別列入比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