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man凱 wrote:
PO大,老實說我也相...(恕刪)

其實你正在走我走過的路,想我想過的事,差別在我已完成,使用好幾個月了..
但從未公佈具體的實品..純就自己在用而己..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22&t=3421509&r=8&p=3

去年九月份的回文裡,就已有你說的這些東西..且是更具體的描述整個運做的原理,
只是隔上了一層紗,讓只有懂的人,才明白我說的跟做的到底是什麼?


這一段話跟你說的這個是不是很接近?? 差別只在我運用到充電系統上,
你是想用在電池合併使用上.但原理都是一樣的..
但要小心,因為絕不能出錯,一出錯後果是很嚴重的..電池會一次就玩完..
----------------------------------------------------------
....能無限組數同時充,且還能額外附加其他充電器一並下去加力充電..
所以一定不是單純的並連或串連,而是二者蒹俱,又是並連也是串連才能完成...
poppoppop wrote:
組電池最重要的是測內...(恕刪)


小弟不是行內人
很多事都隻能用推測

但小弟認為分容相當重要
比內阻還重要
甚至有沒有自放電,或能不能維持滿電電壓
都還比內阻重要

如果買的是全新的電池
也許可以不分容 因為容量差異可能不大

不過真正測下來 就算是新的電池
差個5%還是常發生
不分容 整組電池組馬上少了5%的電量
但不分內阻 在短時間內 是看不到電池容量會有任何減少
隻是經驗告訴我 內阻大的比較有可能先下線 對容量是沒影響

但內阻是動態的 有些電蕊在滿電的時候 內阻很低
一放電不久就反而比其他蕊高 因為放電曲線不同 動態內阻自然有差異
參考上時間軸,隻要所有電蕊到電壓載止前能放出一樣的電
就是尚可的電池組
玩模型的常常說 放電曲線可以看出來的東西比較完整
組電池是看放電曲線而不是看內阻 就是這個意思


另外一點很重要的是自放電,
大家的避免不了並聯
而有自放電的電蕊
是造成電池組無法達到2000次循環的另一個元兇
因為有自放電的電蕊會讓並聯的電池組發生無時無刻互充放電的現象
比不正常充電還傷
而困難的是
自放電還可以細分成不同的情況


kaiman凱 wrote:
PO大,老實說我也相...(恕刪)


小弟覺的先串後並有多一點點的優點
蠻多人認為先並後串不會有互充放的現象

但小弟最近的觀察
其實互充放不是沒有發生
而是時間很短
但隻要有發生
2000次的理想值就又少了一點點


很簡單,因為我已組了很多次電池,經驗告訴我,分不分容根本不是非常重要..差不多就行.
理由很簡單,用二棵電池為例就行.
二個都是10ah,但一個內阻6豪歐, 一個16豪歐.
這已經是很常見到的狀況,不是極端狀況,
我最早買的電池包,拆下來檢查,甚至有十多豪歐混雜近百豪歐的全混在一起..
當二個相同容量,但內阻差了近三倍的電池同時放電一小時..
一小時後,二個容量絕對不會相同,會差了不小,隨著放電時間越長,差異越大..
等充電時也是相同情況,內阻小的先充保,內阻大的慢充滿,
想像二個相同容量的水箱,但龍頭一個全開一個半開,二個同時放水,那個先放完??
請問,當初以相同容量下去做搭配有什麼用??完全沒用.. 內阻才是重點..
當然根據放電曲線來配更理想,只是同樣都是鋰鐵,除非把鋰猛跟鋰鐵混在一起,
不然那個差異不會太大,鋰鐵就是那個樣子放電,不分廠牌,大家曲線都差不多..
只是內阻測量很困難,單位是豪歐,一般電表只能量到歐,精密了一佰倍,
加上業界公認的測量值是使用交流內阻為依準,
一般人別說量內阻,連那個儀器都不知道去那裡買..或買到根本不行的,
例如號稱四線測量交流法還要分正負來量的新寶..交流有分正負嗎? 騙不懂電的人買.
本人的看法,
對於一致性,內阻是定性的要素之一。容量是定量的要素之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