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jo畫對了,其實我是偷懶了,另外還沒上特製電壓區間的bms系統與平衡偵測線。整套電池那個缺口,就是準備跑線與bms安裝處,然後整組電池下去我重雷切焊接的白鐵箱,預計箱體上會崁入電壓表與貼上如何用鋰鐵電壓判斷剩餘電量的換算表。

完美電流走向下,同一串間的各並之間"應該"也"幾乎"該無電流,無論是大單體鋰鐵,或是18650小顆焊接。

而那細線,最完美當然是用小的保險絲,唯一功能是上una9單芯平衡充時,可以幫同一串下的兩芯平衡電壓,若一顆遇狀況瞬間低壓,也能融斷保險絲不再作用在同串另一顆芯上。

驃騎腹內有六組電池,靠這原理的一大串"盲腸"連結各組電池,彼此平衡與保險。有沒有覺得像某大電動汽車電池,這是平民做法化的終極學法。

chentcj wrote: 沒裝保護板????,會愈用愈快沒電。...(恕刪)


我會上特製電壓bms,也是跟市售鋰鐵bms電壓範圍截然不同的。

另外不上bms沒關係喔!之所以幫他做鋰鐵,是幾次拜託下知道他做的功課很足,會充分利用我給的偵測線做主動平衡與監控管理各單芯電壓,所以除非剛好有瑕疵芯,不然照理壽命比任何電池都長壽,容量也不可能銳減,反倒是每隔一段時間會完整恢復容量。
鋰聚合物的單片電壓不是3.7嗎O_O?

hkl711 wrote:
恩....
TO...(恕刪)
前幾周有位臺南朋友專程北上跟我買訂製車,本來連電池都給我做,後來他同事要幫他做,這我可就擔心了。

所以鉅細靡遺把如何做好一套18650電池的細節line給他,因為鋰聚畢竟沒有鋰鐵穩定與安全,溫度更是需要掌控,最怕是頭尾整串各並間連在一起,又各並間在表面加強很厚鎳片,最後從中間出一條很粗的電線出去,雖怎麽算耐流都夠,但溫度就是會出來。中間串間也是同理,該加強的不是並與並之間,是串與串之間,每顆電芯有自己的路徑,不跟別顆共用路徑。
好文一篇,一定要註記。

我有在FB上追蹤凱大的文章。
白天醫人晚上醫車,真愜意的生活啊。
小弟是凱門教信徒...當然要來聽課啦...讚..




kaiman凱 wrote:
答應一位臺南朋友幫他...(恕刪)
JOJO1399 wrote:
16串中間細線是並聯...(恕刪)


以目前這樣電池排列來看,若是用銅片直接將電池的外側串聯那端坐連接,會讓電線路徑不同
小電流來看似乎沒影響,當電流變大之後,線阻就會讓內側部分電池的電流變大。

再來是純用銅片將四片連接,最接近的兩點中間的電流會是外側的兩倍

如下圖,A段的電流會是B段的兩倍 ...



說實話 ... 若是自己組裝電池的話,外側我也會直接用銅片連接,可能也是壞個幾組才會想到這個問題

到處晃晃 wrote:
鋰聚合物的單片電壓不...(恕刪)



以更正

更正為:磷酸鐵鋰電池

kaiman凱 wrote:
如何做好一套18650電池的細節
(恕刪)


凱大
請問這個細節會很困難嗎?
因為我也很有興趣
只是一直找不到方向
方便的話
不知道可以把資料給我一份
讓我研究一下呢?
這種組法我想之前應該是沒有人使用過的,凱門無私分享,為的就是希望電動車的動力來源--電池能夠更為經久耐用(或說是讓他們發揮原本就應有的壽命與效能),讓這個往往成為整部電動車最貴的部份,能夠接近與車同壽的境界(但廠家往往並不樂見"大同電鍋II"的問世)。

我想,凱門無私分享,就已經沒有什麼專不專利的問題了,個人姑且想把這種組法鄉民化稱之為:

【凱氏組法】

里柯的大功率同好世界 / Rico's High Power Lovers Worl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