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XX wrote:可以不用再發文抨擊松...(恕刪) 你說的對,現在叫我在去用鋰鐵,我都不會用..就算鋰鐵有1500-2000次壽命又如何,政府跟企業還有商業大樓跟老百姓都不支援充電下...就算有鋰鐵也沒有用,你想抬15-30kg電池去充電嗎?被鋰鐵30kg搞過一次,我願意用鋰三元(松下),至少品質我看的到..目前組了一棵72V40AH才15kg...相比48V40AH 30kg...當然差很多目前在測試大概是每次用電量約25%-50% 就充電...
ming131 wrote:這個…就我所知,機車上面的時速里程表其實不太準的…因為我用GPS測過騎了10公里的路程,機車上的表卻跑了13公里…(這讓我聯想到…機油每1000公里換油,是不是都過早換了…) 不排除這可能性,但是仍不能說所有機車碼錶都不準。退伍一年左右我騎SUZUKI 贏將125環島,當時從梨山向下進入台七甲線,看著路上每五百公尺一支的里程牌,得出贏將125的碼表每騎14公里會多出一公里的碼表里程,因為路邊里程牌顯示我騎了14公里距離,而碼錶跑了15公里,那個機車碼表誤差看來不算離譜,我認為輪胎磨損與輪胎騎乘時受到壓力產生的變形都會讓碼表出現比實際里程多出一些數字。
(1)松下說不定是高倍率放電很強, tesla P90D 如果真輸出700hp, 也要6C放電了.(2)圖表我有點懷疑, 常理說: 75-25%壽命應該會比50-0%還要長...不過以我目前電動車使用率, 也沒辦法去測試它的真假...
偶多年前在鋰電廠工作...實驗室有一組電池,一天24小時在作充放電,500次充放後,還有95%的容量,然後不停一直作,容量掉很慢,做到大家沒耐心了,才直接停掉!那組電池有一個製程比較特別...除水!水除得夠乾淨,電池幾乎是不太會掉容量!但那製程被拿掉,因為電池都不衰退的話,電池廠要喝西北風喔?!
秦瑋崋 wrote:請問一下如果要電池怎麼製作?的製程流程怎麼走?除水是什麼? 看不太懂想問什麼?!除水就是把正負極材料裡原本的水份除掉,一般用加熱抽真空.這算是物理方式除水,而我提的是用化學方式除水,不過我就只能說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