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注意到小牛電池宣稱600次循環後〝仍有〞70%

這是網上相傳很久的特斯拉電池循環壽命圖表,看起來循環壽命跟小牛用的松下電池數據相同,圖表可能為真。
剛剛注意到小牛電池宣稱600次循環後〝仍有〞70%



從圖表中可以看出:
如果採用充到100%、放到0%,500次後容量只剩80%,630次後只剩70%,這可以說是很短命的電池。
如果採用充到100%、放到50%,計算一下會發現最後可使用的總容量並沒有增加多少。
必須採用另外兩種方式才能真正增加可利用的總容量,但是絕少有人會這樣去做。
而且還有一點,磷酸鐵鋰電池或東芝的鈦酸鋰電池,
壽命終止計算法都是以剩餘80~90%容量為標準,小牛卻是以70%為標準。
最後我得到的結論是使用松下電池非常不划算:
一、
松下電池壽命根本可以用500~600循環計算,因為多數人都是全充放,或者接近全充放的使用法。
或者充電必然是充飽,放電不一定放完,但是這樣做都無法真正增加可使用的總電容量。

二、
為了減低重量、體積與增加容量而安裝了松下電池,但是又為了能真正增加壽命﹝可利用的電力總容量﹞,
因此行駛里程只剩一半,那高容量電池也不高容量了。

三、
如果要增加一倍壽命,又要每次行駛距離達到全充全放的水準,
那麼勢必要增加一倍的電池,這下子重量與體積也得增加一倍,結果就是重量體積都沒省到,
還得多花一倍的電池費用。

四、
為了增加壽命,充電次數要增加至少一倍,變得繁瑣。

因此,唯一的優點只有偶爾需要一次行駛更高里程時能夠來個全充全放,
但是如果要壽命,那麼無論在價格、重量、體積、電容量、壽命等等都無法佔到任何優勢。
我的確想不出使用松下電池的理由。





工研院的實驗,機車市區每公升只能跑21KM?


網址:
http://mobile.epa.gov.tw/GTIP/02_04_Conveyance.aspx


把我抓去嚴刑拷打,直到死前我也照樣說不相信這個數字。
二十七八年前高中畢業我早上送報,九點再趕去上班。
除了郵差這種業務以外應該沒有多少機車比送報更走走停停的了,
當時騎山葉凌風50,在送報的情況下跑出每公升51公里的成績。

我不知道工研院的實驗室用的是哪一台機車,
就算我騎125CC市區也不會低於三十幾公里。
eagleeagle wrote:
工研院的實驗,機車...(恕刪)


本人覺得是把電動機車的耗電量與燃油機車的耗油數字搞顛倒了。

電動機車的百公里電耗說是4.8度,那倒不錯。
燃油機車的百公里油耗說是2.4升,那也不錯。

而且,前兩天,本人還在說,一升汽油等於兩度電。這不,2.4升汽油等於4.8度電。
eagleeagle wrote:
總容量並沒有增加多少。...(恕刪)


不要再誤導

假設電池的電量為a

我用近似積分算下100 DOD放電 500次的總放電量是 450a

第二條及第三條的總放電量是 500a及750a 第四條是1500a

第三條和第四條是100 DOD的160%及330%

總放電量是增加很多


道理很簡單 鋰電在零應變的情況下放電 基本上結構很穩定

鐵鋰情況更明顯 就是儘量去用放電平穩的那段

但這一切都必需還得考量鋰電本身的儲存壽命

買到爛鐵鋰 放著不充不放自然就一天一天的減少壽命





showermin wrote:
不要再誤導
我用近似積分算下100 DOD放電 500次的總放電量是 450a
第二條及第三條的總放電量是 500a及750a 第四條是1500a

第三條和第四條是100 DOD的160%及330%

總放電量是增加很多



我說的與您完全相同,沒有誤導,請您回去將我開題的文字看仔細。


您計算的第一條總電容量為450A,第二條為500A,僅比第一種多了11%,所以幾乎沒有增加可利用的總容量。

而我的說法是:
【如果採用充到100%、放到0%,500次後容量只剩80%,630次後只剩70%,這可以說是很短命的電池。

如果採用充到100%、放到50%,計算一下會發現最後可使用的總容量並沒有增加多少。】

也就是第一條與第二條是幾乎相同的總放電量,這與您的計算相同,
也就是第一二種用電壽命都很短,或者更正確的說可用的總電容量很低。



而第三與第四種方式雖然總放電量大幅增加,但是因為充放電方式是75~25%與50~0%,
目前沒有電動機車或使用者是這樣充放電的使用法,因此等於沒有價值。



因此,松下電池並沒有足夠良好的壽命或可供利用的總電容量,
除非採用第三四種充放電方式,但是目前有這樣的保護板嗎?
可以不用再發文抨擊松下電芯了,
特斯拉在多方的挑選後選擇了松下電芯,
台灣的GOGORO和大陸的小牛最後選擇的也是松下電芯,
你也不是不懂電池啊,
在鋰鐵跟鈦酸鋰技術有突破前都難以商用,
你覺得隨便一個買電動車的人有足夠的知識使用鋰鐵嗎?
何況不管哪一家充電器都是58.4V的現下。

一開始也是從鋰鐵慢慢爬文爬下來的,
也聽過很多前輩對於對於電池的討論,
只要開始玩電動車的人都會花時間研究鋰鐵,
但是真的有辦法把鋰鐵用好的人真的不多,
鋰鐵能量比偏小、平原區與兩千次壽命是其特點,
不過平原區在加上失衡問題就是鋰鐵的死穴,
只要有一點失衡的情況下,
再快充飽電時單芯電壓的差異尤其明顯,
極容易產生過充的情況,
綠X和是中X使用的就是鋰鐵電池,
後來綠X的電池全部召回更換三元,
中X的損壞的電池更是一堆,
現在好像也慢慢開始更換三元的,
(這邊資訊不是很確定,我唾棄它很久了)
電動車玩了幾年最後還是支持三元的發展,
這不只是我,很多電動車的前輩都是如此,
有位前輩在我剛玩鋰鐵就告訴我他玩了十多年了,
最後還是專注在三元的發展上。

也不是第一次跟你槓上有關三元鋰鐵的問題,
但是商品這種東西畢竟是傻瓜化的,
也許對於你我來說保護板不是很重要的東西,
我平常跟本不會讓保護版有啟動的機會,
對我來說那幾乎就是一根保險絲,
我建議大家三元是因為他是相對簡單的產品,
三元電池的體積讓多數電動車可以輕易置入30AH以上,
而且本身沒有失衡的問題,
基本上用到如你說的80%五百次的巡航也夠本了,
很多中X的用不到一萬KM電池就出問題,
我其中一台就是1萬KM電池就衰退了,四百次而已。







eagleeagle wrote:
工研院的實驗,機車...(恕刪)


油電混和車的耗電量是0??????????????????????
代表他關閉電能動力後只用汽油引擎還可以跑到18KM多
是哪拿汽車可以跑到18KM的,尤其現在自排當道
路上跑十台有八台自排,中研院會白癡到拿兩台手排來測??
何況有哪一台油電混和車手排的?(目前我是沒聽到過,真的有嗎??)
歐XX wrote:
可以不用再發文抨擊松下電芯了,
特斯拉在多方的挑選後選擇了松下電芯,
台灣的GOGORO和大陸的小牛最後選擇的也是松下電芯,


不要一發文討論松下就說這是攻擊,好像只能說松下好,絕不能討論與批評,
我整篇文章就是數據說話與條列討論。

我一直把松下電池當成1000次以上的循環,包含松下的廣告也是如此說法,
昨天忽然看到小牛網頁中說600次循環剩70%才回頭去看特斯拉那個曲線圖。
從小牛說法與曲線圖來看,若以常用的標準來看,松下這電池的確就是500次壽命而已,
因為用電池的人幾乎就是放電放完,充電充滿,不管用在電動機車或是手電筒,
這種循環壽命比大陸拿長江B品測試的數據還差很多。


小牛跟GOGORO是後面跟用的,跟風居多。
但是特斯拉用松下,所以松下就是最好的?
特斯拉選擇松下的原因是甚麼?
產能充足不致於斷貨?產品一致穩定?性能最佳?容量最高?壽命最長?

從我發文條列的項目來看,顯然壽命不夠好,要壽命好就得降低一半容量的使用,
因此特斯拉選用的理由很可能是產能滿足與產品的品管,而非性能。




PS:
我應該是不會再買磷酸鐵鋰電池來用,不是經驗不好,而是有其他選項,
而這次回頭仔細看了松下電池的曲線並計算後,未來更不可能考慮松下電池,
這種100%DOD下的500次循環壽命我是不會接受的。

eagleeagle wrote:
工研院的實驗,機車...(恕刪)
把我抓去嚴刑拷打,直到死前我也照樣說不相信這個數字。
二十七八年前高中畢業我早上送報,九點再趕去上班。
除了郵差這種業務以外應該沒有多少機車比送報更走走停停的了,
當時騎山葉凌風50,在送報的情況下跑出每公升51公里的成績。

我不知道工研院的實驗室用的是哪一台機車,
就算我騎125CC市區也不會低於三十幾公里。


這個…就我所知,機車上面的時速里程表其實不太準的…
因為我用GPS測過騎了10公里的路程,機車上的表卻跑了13公里…(這讓我聯想到…機油每1000公里換油,是不是都過早換了…)
eagleeagle wrote:
不要一發文討論松下就說這是攻擊,好像只能說松下好,絕不能討論與批評,
我整篇文章就是數據說話與條列討論。
我一直把松下電池當成1000次以上的循環,包含松下的廣告也是如此說法,...(恕刪)


請教一下
1. 請問是否能夠提出Panasonic對於鋰電池1000次循環的廣告出處?
2. 若Panasonic真的有這種電池,能否能證明特斯拉/小牛/Gogoro就是用1000次循環的鋰電池?

希望您指的不是Panasonic eneloop ...那並不是鋰電池喔 XD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