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車的未來下定論還太早...淺談台灣機車市場

魯拉拉拉 wrote:
號稱30萬台就可以收支打平,依照現在每個月的掛牌數,要等到何年? 30萬台真的能夠開始獲利嗎?
我覺得台灣的機車市場夠大,大的足夠有兩家以上的換電公司來競爭


樓主,為何自己打臉自己呢?

又說,要等到何年? 30萬台真的能夠開始獲利嗎?
又說,台灣的機車市場夠大,大的足夠有兩家以上的換電公司來競爭

所以,你是希望有30萬台x2家換電系統=60萬台換電車,然後,又怕換電系統沒獲利?
然後,讓兩套換電系統都沒經濟規模,都沒獲利,都倒掉是嗎?

樓主到底是用哪一種邏輯在思考問題?

另外,從來就沒人說,充電車要廢掉!幹嘛擔心充電車的未來!!
投資要快,因為賺錢的公司大家不想賣,越早投資賺越多,消費要慢,因為新產品蜜月期定價高,等普及後東西只會越好越便宜。

電動車取代油車的契機可能還是政府禁油車銷售與禁止二行程上路最有效。就像50cc因為環保法規漸漸消失市場,原車主只好轉入電動機車。
國外成功的例子也不少,政府扮演的角色很重要,補貼與興建少不了。




鄭柏欽 wrote:
講到虧錢最厲害的是美國的特斯拉,真不知道牛年馬月才能開始有獲利...(恕刪)


有沒有可能實際上已經獲利,而且利潤還不少!只是外表上、帳面上「看起來」很可憐?

WOWO88 wrote:
五年前 還沒有產品...(恕刪)


是,你曾經是使用者,你的時間線當然是正確的。而我只是憑原有的印象。

依照2015年這個時間點,檢視Gogoro的至今的發展,那麼,汽油機車的發展就更形不樂觀。我原先的認為是根據五至七年的期間,而經你修正的期間,只剩不足三年,卻已具備令經濟部在思考電動機車政策的標準規範時的來源(之一)。無怪乎,那些廠家會焦慮。
電動機車這個市場是不會成為『Kymco』或『SYM』或其他汽機品牌的囊中物,因為他們是汽機品牌。Gogoro、E-moving等才是電動機車的品牌。一個人如果具備科學性與文學性,而大多數親朋好友認為其人之科學性較為突出,那麼在長期訊息散布之下,間接認識此人的人們,就會以其科學性作為記憶元素;在此過程他的文學性不會消失,但是大多數人們會以科學家來定義他。
同理,如果有一天Gogoro居然發展汽機,無論其造型如何吸引消費者,如何光鮮亮麗,Gogoro=電動機車這個刻版印象,必然會發揮其應有影響力,使得Gogoro難以與『Kymco』或『SYM』或其他汽機品牌分庭亢禮。當一個CEO在某一領域成功,這個成功,必然會成為他在其他市場的失敗之母(不見得必敗,但具有失敗的條件)。因為成功來自長期的浸淫,長期之下,人的思考與行為會有應該有的慣性;這個慣性,會使人在新市場無法用新觀念,反而會認為新市場應該融入原有的觀念,這當然是死巷。
未經分類的事物,對於大腦而言,是無法有效記憶的;這樣就會迅速遺忘。一旦分門別類、記憶完成,隨著時間走過,會愈發不可改變其觀念。君不見,『習慣』是如何地難以改變:我的習慣是在我的生活型態塑造而出,單單改變習慣,反而會使我難以生活、處處不便。所以,搬家就是一個改變習慣好方法——因為改變了生活型態(至少改變了部份),過去種種就留給過去。
如果市道不佳,其實『Kymco』或『SYM』或其他汽機品牌還有『搬家』此一途。每個國家的經濟條件不同,總有汽機可以生存之處。如果電動機車真是趨勢,逆勢就是愚蠢,這等於公開與年輕人對抗;電機是在這一代發展的,它屬於這一代;像我這種六年級的,是與Kymco或SYM、YAMAHA一起成長的;如果有人向當時的我們推銷電機,大談其好處,我想我們的反應應該是——鬼才相信!
油車, 充電機車還是換電機車哪個會成功
其實靜下心來仔細想想答案是很明確的

以環保, 性能, 舒適度, 經濟面及政治面來看,
電車未來取代油車是沒有什麼疑問的, 這個就不再多說

再來充電及換電之爭,
除非突然有什麼外星科技的出現,
能夠讓充電時間降低到1,2分鐘內, 否則都不可能威脅到換電模式

原因很簡單,
你能想像在加油站裡,當所有機車都換成電動機車在等充電
但每台機車都要等個5, 6分鐘會是什麼光景

如果不能1, 2分鐘快充, 那只能在停車時充電
但世界上會大量使用機車的地方,
大都是地狹人稠的都市,住在公寓或大樓裡,
其停車場要改成每個停車格都有充電座, 都有獨立電表計費比登天還難
更不用說,像台灣大都市裡機車大都是停在路邊的,連個專屬的停車位都沒有
萬一找不到可以充電的停車位,你的車就只能等救援了
這種不確定性就足以讓充電模式走不下去
未來都會區會變成電動車, 這是無法避免的,
不是因為油價, 技術與成本的關係, 是因為人怕死,,,
所以任何有致命的理由的東西都會被要求消失,

teddy0709 wrote:
等五年你就乖乖繳權...(恕刪)...GGR現在的機制就可以跟國際競爭,但是你不要,你要甚麼?你只不過想藉著酸台灣,證明自己好像高人一等罷了


他就是住中國,娶中國人,還要去中國企業上班的人啊
看他兩年前的"神"預測,說狗狗肉撐不下去,沒人會買單
兩年後文章被翻出來,狗狗肉變成電車市佔第一
他竟然有臉說"他預測精準"

這傢伙一天到晚在電車版黑狗肉,不就是希望台灣的新創產業扶不起來嗎?
反正他都長期住在中國的人了,台灣是好是壞他有差嗎
我以後還是會回台灣養老阿

睿能還是在燒錢中阿,現在的市占有多少是靠政府補助的? 拿掉政府補助,睿能還能活嗎?
誰能告訴我睿能現在算是成功了?

我覺得,睿能還是靠自己的實力去證明能夠走下去吧,而不是靠幾個狗粉在這裡張牙舞爪.

資工魯蛇 wrote:
他就是住中國,娶中國人,還要去中國企業上班的人啊
看他兩年前的"神"預測,說狗狗肉撐不下去,沒人會買單
兩年後文章被翻出來,狗狗肉變成電車市佔第一
他竟然有臉說"他預測精準"
這傢伙一天到晚在電車版黑狗肉,不就是希望台灣的新創產業扶不起來嗎?
反正他都長期住在中國的人了,台灣是好是壞他有差嗎
你想太多了..等以後電車普及,停車位拉個排插真的很簡單!
大陸電動車停車場裡一堆排插,而且都免費的!


abary wrote:
油車, 充電機車還是換電機車哪個會成功
其實靜下心來仔細想想答案是很明確的
以環保, 性能, 舒適度, 經濟面及政治面來看,
電車未來取代油車是沒有什麼疑問的, 這個就不再多說
再來充電及換電之爭,
除非突然有什麼外星科技的出現,
能夠讓充電時間降低到1,2分鐘內, 否則都不可能威脅到換電模式
原因很簡單,
你能想像在加油站裡,當所有機車都換成電動機車在等充電
但每台機車都要等個5, 6分鐘會是什麼光景
如果不能1, 2分鐘快充, 那只能在停車時充電
但世界上會大量使用機車的地方,
大都是地狹人稠的都市,住在公寓或大樓裡,
其停車場要改成每個停車格都有充電座, 都有獨立電表計費比登天還難
更不用說,像台灣大都市裡機車大都是停在路邊的,連個專屬的停車位都沒有
萬一找不到可以充電的停車位,你的車就只能等救援了
這種不確定性就足以讓充電模式走不下去
以後的事等以後再說吧!就為了你以後要養老就要把台灣弄得像大陸一樣,一堆排插又亂、又難看、又危險。
這樣你又何必回台灣,留在那邊就好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