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這就是Gogoro正在做的事,蠻聰明的經營方向1. 在綠能發展趨勢下大量使用政府補助提高初期企業生存率2. 從吃力不討好的換電系統先著手(先堆高產業進入障礙,和建構專利壁壘)3. 高端->低端的市場銷售策略(跟知名電動車T牌相同手法)4. 挾市占率制定國內產業標準,或以技術轉移手段夥同其餘車廠形成戰略聯盟(目前國內車廠已有Y家, P家, A家)5. 不上市,不受股東會影響決策,能靈活調整經營策略6. 積極佈署海外市場,與外國政府、企業合作(獲得外交優勢、快速成為國際品牌、打響知名度、吸收海外研發設計能量)不愧是科技廠出身的管理決策階層!
就在電動車佔個一席之地而已,電動機車本質還是個電動工具,充電的電動工具目前非常普及了,廠家也非常多,終究還是電池的成本過高的問題,像Bosch是有向Gogoro買車當出租車,但Bosch本身也是有做電動機車的整組套件,只要電池成本再降低拉高電動機車數量,投入的廠商就會變多了.
august0810 wrote:如果Gogoro ...(恕刪) 這就是陸學森的首要目標,目前不用糾結公不公規了,目前就是看誰佔有率高就會"自動"成為多數人所使用的規格就是當年錄影帶規格大戰 SONY(BETA規格) VS panasonic(VHS規格)後來VHS勝出,成為最多人所使用的錄影帶規格PANASONIC也沒有自己出來宣布說自己成為"公規"希望網友們能開始換個講法~~~~~~~~~~~~~吵吵別的吧~~~~~~~~~~~~~~~~~~~~~~~~~~
不會,intel是賣斷式的,睿能是租賃式的,intel推出新一代CPU,舊的CPU經銷商要自行消化掉庫存,但是新一代電池推出,睿能要自行吸收所有汰換成本,而且新電池一出,肯定成本低廉入行門檻降低,會吸引廠商大量投入,到時候睿能背著舊電池的包袱,恐怕難以競爭。
換電在很多地方是行不通的而行得通的地方政府不像臺灣這麼大方補貼換電潛在的問題是如果電池技術更新將來電池體積勢必需要縮小汰換電池與充電站的成本非常高昂必須靠龐大市場才能支持而不更新電池就會被設計更好廠商追過其他還有回收廢棄等等營運成本充電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所以換電短期發展大概就是目前這樣子企業區域性採購反而比較有可能例如企業租賃架設專用充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