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t7241208 wrote:
所以共享汽車會是一個很大的商機
需要車時
路邊就有車可以用
根本就不需要買車了
toyota 的irent 就是這樣的概念了 ...(恕刪)
如果用共享方式經營的話,交換電池還不如交換汽車,也就是換電不如充電,因為電池成本佔比車子本身還高,多投放一些車可以應付上下班尖峰期。
forvaio wrote:
為何我會說想得太單純...(恕刪)
friendeo wrote:
然後關於收費,如果照其他網友的資料,電池可以循環充電1000次,每次1200台幣,那整個電池壽命期間可以收入120萬元,這筆收入是不是可以支應電池換的費用以及電費、換電站經營成本和利潤,就不是我了解的了,但我想應該還不是很足夠。
cyt7241208 wrote:
特斯拉新電池研發中,...(恕刪)
friendeo wrote:
2. 電池再貴也不會比車子貴,如果Model 3賣一百多萬台幣還能讓特斯拉有盈餘,那它的電池成本應該是遠低於100萬,姑且算80萬好了,6000次的循環等於每次循環要攤提大約133元折舊費(四捨五入到整數)。
friendeo wrote:
3. 假設該電池的電量為100KWH,0~滿需要100度電,1度電算5元好了(已經相當高了),一次循環的電費就是500元。
friendeo wrote:
4. 假設加油站大小的換電站建設成本是1000萬(不算電池初期成本),裡面提供300組電池,那麼每組電池每次循環要攤提的建站成本為:(10000000/300組電池)/6000次循環=6元(四捨五入到整數)。
friendeo wrote:
如果上述估算無誤,整組電池的生命週期內能帶來的純益則大約是100x6000=60萬,幾乎是投資一組賺一組的程度,照這樣看換電站模式應該是推得起來。
不過如果未來充電一次的時間降到10分鐘並且可以跑1000公里,那基本上在家裡充電就可以了不需要換電站,只是這個未來好像還有點遠?
cyt7241208 wrote:
根本就不需要那麼多組電池...(恕刪)
cyt7241208 wrote:
只是資本會壓得非常大...(恕刪)
friendeo wrote:
11組不夠啦,你還要考慮車子進場的速度,不過我算的300組似乎真的太多。
假設每個站島平均每15分鐘進場一輛車(包含換電時間),每天平均就是96次交換,但實際上熱門時段車子會不斷進場,每輛車換電3分鐘,一小時交換次數會達到20次。
friendeo wrote:
這樣修正後每組電池每次循環的費用為:電池折舊費133+電費500+資本攤提11+營運費231=875,算900好了,那麼每次循環收費的純益就是300元,純益率大約是25%!會不會太好賺了啊?
但現在開一間餐廳1000萬也算正常價格,我覺得好像還好?初期電池購置費倒是很嚇人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