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充電才是未來主流,換電只是過渡期。“本主題第一篇文有在4月8日更新,請重看可減少辛苦爬文“

cyt7241208 wrote:
所以共享汽車會是一個很大的商機
需要車時
路邊就有車可以用
根本就不需要買車了
toyota 的irent 就是這樣的概念了 ...(恕刪)


如果用共享方式經營的話,交換電池還不如交換汽車,也就是換電不如充電,因為電池成本佔比車子本身還高,多投放一些車可以應付上下班尖峰期。
電動車也可以很耐用emoving里程5萬公里達標
forvaio wrote:
為何我會說想得太單純...(恕刪)


這也是Gogoro剛推出時我不看好的原因,一輛車賣十幾萬還找不到地方換電,這根本是來鬧笑話的吧?所以後來陸學森淚灑記者會時說真的我還挺幸災樂禍的。不過現在我完全改觀了。

最開始的時候為了要吸引足夠的用戶數,能源公司需要投入大筆資金購買電池並建立換電站,Gogoro似乎為此投資了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的資金,總之這個初期投資不會小是確定的,這也是換電模式最大的難關,等使用者達到一定數量之後換電站的投資就相對簡單了。

Gogoro賣你車子時其實已經連同交換電池、換電站的建置成本都算進去了,因為每賣一輛車出去,市場上要多投放多少電池和換電站是可以統計得出的,這個費用可以轉嫁到車價上由消費者先墊付,換電模式到這個階段想增加新的電池數量和換電站幾乎不需要能源公司自己拿錢出來。

當消費者數量進一步擴張,這時就會出現想加盟換電站的商人,到這階段能源公司就可以收取加盟金了,投資換電站不但不用錢甚至還能賺錢。

這樣的發展模式其實還蠻常見的,但第一關特別難過,我認為至少以台灣這種寧為雞首的商場風氣下,沒有政府的主導和扶持很難成事,但在歐美有這本事和資金的企業還是不少的,要不要做而已。

然後關於收費,如果照其他網友的資料,電池可以循環充電1000次,每次1200台幣,那整個電池壽命期間可以收入120萬元,這筆收入是不是可以支應電池換的費用以及電費、換電站經營成本和利潤,就不是我了解的了,但我想應該還不是很足夠。
cyt7241208 wrote:
一台車一定要有一顆電...(恕刪)


是的,我也認為GGR賣車的時候必定有把電池一起賣給車主,而且至少是兩顆,甚至換電站的投資成本應該都算進去了。
friendeo wrote:
然後關於收費,如果照其他網友的資料,電池可以循環充電1000次,每次1200台幣,那整個電池壽命期間可以收入120萬元,這筆收入是不是可以支應電池換的費用以及電費、換電站經營成本和利潤,就不是我了解的了,但我想應該還不是很足夠。


特斯拉新電池研發中,官方宣稱壽命增加至 161 萬公里!
據了解,特斯拉即將推出的新電池將會比目前使用的電池在耐用性方面提升 2~3 倍,即使在 40℃ 高溫下,電池也能夠完成 4000 次的充放電循環。此外,該電池在特斯拉冷卻系統的加持下,更是將充放電循環次數提升到 6000 次以上。因此,狀態良好的電池組未來或將輕鬆達成 160 萬公里的使用壽命。
cyt7241208 wrote:
特斯拉新電池研發中,...(恕刪)


新電池如果成真,那試著計算如下:

1. 假設行駛里程依然是500公里,每次收費1200元,那整個電池生命週期就有720萬的收入,就算打點折扣起碼也能有600萬。

2. 電池再貴也不會比車子貴,如果Model 3賣一百多萬台幣還能讓特斯拉有盈餘,那它的電池成本應該是遠低於100萬,姑且算80萬好了,6000次的循環等於每次循環要攤提大約133元折舊費(四捨五入到整數)。

3. 假設該電池的電量為100KWH,0~滿需要100度電,1度電算5元好了(已經相當高了),一次循環的電費就是500元。

4. 假設加油站大小的換電站建設成本是1000萬(不算電池初期成本),裡面提供300組電池,那麼每組電池每次循環要攤提的建站成本為:(10000000/300組電池)/6000次循環=6元(四捨五入到整數)。

5. 同一換電站假設每月營運成本+費用為200萬(地租、營業用水電、人事、管理、稅金...等),再假設每一組電池平均2天循環一次,那麼300組電池每天要攤提的費用為:(2000000/300組電池)/15次循環=444元(四捨五入到整數)。

根據2~5,每組電池每次循環的費用為:133+500+6+444=1083,算1100好了,那麼每次循環收費的純益就是100元,純益率大約是8.3%。

如果上述估算無誤,整組電池的生命週期內能帶來的純益則大約是100x6000=60萬,幾乎是投資一組賺一組的程度,照這樣看換電站模式應該是推得起來。

不過如果未來充電一次的時間降到10分鐘並且可以跑1000公里,那基本上在家裡充電就可以了不需要換電站,只是這個未來好像還有點遠?
friendeo wrote:
新電池如果成真,那試..


10分鐘並且可以跑1000公里,那基本上在家裡充電就可以了

.(恕刪)


gogoro的繳費也為了存 將來更換的電池費。中華電池自充也是要存這筆錢的, 也是要不停的繳月費。

壽命長的電池出來,代表電池的使用成本下降,將來也可以降價到消費者身上。

10分鐘1000公里約200度電,是200kwh,十分鐘完成要1200Kw,約12萬伏特,10A電流, 那是101大樓的變電箱等級。不信?請看看您家大樓地下室比櫥櫃還大的變電箱也不到這種規格。

這是電學基礎界限,因此超級快充只能外充,不可能家充,家充只能細水長流慢慢充。
friendeo wrote:
2. 電池再貴也不會比車子貴,如果Model 3賣一百多萬台幣還能讓特斯拉有盈餘,那它的電池成本應該是遠低於100萬,姑且算80萬好了,6000次的循環等於每次循環要攤提大約133元折舊費(四捨五入到整數)。

特斯拉的電池每KW是1萬台幣以下
model 3 的40KW約40萬台幣,60KW約60萬

friendeo wrote:
3. 假設該電池的電量為100KWH,0~滿需要100度電,1度電算5元好了(已經相當高了),一次循環的電費就是500元。

特斯拉的充電都來到每KW 9元台幣了

friendeo wrote:
4. 假設加油站大小的換電站建設成本是1000萬(不算電池初期成本),裡面提供300組電池,那麼每組電池每次循環要攤提的建站成本為:(10000000/300組電池)/6000次循環=6元(四捨五入到整數)。

根本就不需要那麼多組電池
以超充來說
每30分鐘可以充飽一組電池(80%電量)
若以每次換電3分鐘來算
只要備好11 組電池就可以24小時無限量供應換電了

friendeo wrote:
如果上述估算無誤,整組電池的生命週期內能帶來的純益則大約是100x6000=60萬,幾乎是投資一組賺一組的程度,照這樣看換電站模式應該是推得起來。

不過如果未來充電一次的時間降到10分鐘並且可以跑1000公里,那基本上在家裡充電就可以了不需要換電站,只是這個未來好像還有點遠?


我也覺得換電站可以做
只是資本會壓得非常大
充電車 車(80 萬) + 電池(40萬)=120萬
換電車 車(80萬) +月租和換電費

充電快成本沒降
換電還是有生存空間

要充電快和成本一起降
換電才會沒商機
但那是不可能發生的


一組電池若真的來到那麼多次充電
一般人買斷根本不划算
付了160萬公里的電池只使用10萬公里
反而換電使用才划算
ukj2621004 wrote:
這是電學基礎界限...(恕刪)


這就得期待未來的黑科技了,例如開版樓主期待的鋁電池
cyt7241208 wrote:
根本就不需要那麼多組電池...(恕刪)


11組不夠啦,你還要考慮車子進場的速度,不過我算的300組似乎真的太多。

假設每個站島平均每15分鐘進場一輛車(包含換電時間),每天平均就是96次交換,但實際上熱門時段車子會不斷進場,每輛車換電3分鐘,一小時交換次數會達到20次。

因為快充也只是初期,將近滿電之後充電速度會大幅減緩,實際上充滿電還是要大約兩小時(不過度快充也比較不傷電池),所以我認為備用電池至少要能支撐兩小時的連續交換會比較保險,那就是要有40組電池,一般加油站通常有三個站島,所以一共就要準備120組電池,再加上緊急備用考慮,大約150組算是合理吧,我之前的預估值要修正如下:

1. 如果電費是1度9元,那100KWH的電池組充一次的電費就要900元了。但我在別的文章上看到說電費大約每公里0.34元,500公里也才170元,所以我想暫時先以原估計500元為準好了。

2. 換電站建設成本是1000萬(不算電池初期成本),裡面提供150組電池,那麼每組電池每次循環要攤提的建站成本為:(10000000/150組電池)/6000次循環=11元(四捨五入到整數)。

3. 每月營運成本+費用為200萬,每個站島每天交換96次,3個站島共計288次,所以每次交換的成本+費用為(2000000/每天288次)/30天=231元

這樣修正後每組電池每次循環的費用為:電池折舊費133+電費500+資本攤提11+營運費231=875,算900好了,那麼每次循環收費的純益就是300元,純益率大約是25%!會不會太好賺了啊?

cyt7241208 wrote:
只是資本會壓得非常大...(恕刪)

但現在開一間餐廳1000萬也算正常價格,我覺得好像還好?初期電池購置費倒是很嚇人就是了。
friendeo wrote:
11組不夠啦,你還要考慮車子進場的速度,不過我算的300組似乎真的太多。
假設每個站島平均每15分鐘進場一輛車(包含換電時間),每天平均就是96次交換,但實際上熱門時段車子會不斷進場,每輛車換電3分鐘,一小時交換次數會達到20次。

11 組是指一個換電機購,充到30分80%電的狀況
若以一般加油站來看
要準備約4組 44顆電池就夠了
但是整個換電站的充電能力
要以40KW*44=>1760KW
(這應該是很大的用電量)
才能24小時不間斷提供80%的電池


friendeo wrote:
這樣修正後每組電池每次循環的費用為:電池折舊費133+電費500+資本攤提11+營運費231=875,算900好了,那麼每次循環收費的純益就是300元,純益率大約是25%!會不會太好賺了啊?
但現在開一間餐廳1000萬也算正常價格,我覺得好像還好?初期電池購置費倒是很嚇人就是了。


我是覺得電池折舊133太不合理了
畢章是一台車一組電池
用量少的還是要一組

應該要用10年攤銷
40萬/120月約每月 3333加上利息等大概是3700
每月基本就是3700再加上使用的電量以每KWH 4-5元計算

加油和換電的平衡點是
油價 26.6 公升/元
每公什12公里

2400公里/12*26.6=5320

每KW 4元
每KW 6公里
2400公里/6*4+3700=5300

每月2400公里是這方案的平衡點

資金是每台車的電池約40萬都要準備
但若是台灣聯貸約2%來算
每月3700就可以攤掉了

小弟的車每月大約就是6000的油錢
若是這樣的價格
換電的電動車和油車相比
對我而言就有吸引力

目前的工業用電價應該是每度3元左右
以4元估算加上電力轉換可能有20%的損耗
換電公司還是很有獲利空間的

還是會有其他未知的風險
台灣沒人有勇氣去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