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国民 wrote:樓主被砲到體無完膚不敢浮出來換人出來護航是嗎? 又或者其實是分身?前面有那麼多人指出你們的盲點怎不見你們出來回應啊以下這句原句奉還 非常適合你"聖經說,看別人眼裡有刺,看不到自己眼裡有梁木。科學文化說,看別人容易,看自己難。"
dreamhouse wrote:政府對大電流充電站的建設應該是要更積極而不是推拖給民間單位跟民眾自行解決 這是政府的事,不是台電的事。S教授若是批評政府不重視電動車產業,這沒問題,但批評台電不提供充電站,這有點太過了。至於說台電沒轉介其他窗口,個人認為,有可能跟你或他接洽的那個人根本也不知道該找誰,當然就無法轉介了。台電本來就是發電/供電的單位,並不是做充電站的單位,政府未允許的事,他們是不敢做的。既然業務不相干,不知道也很合理,因為這樣而批評台電,個人覺得太過了。
greatektw wrote:樓主被砲到體無完膚不敢浮出來換人出來護航是嗎? 又或者其實是分身? 我們是在講道理,道理和這個人哪個人說出來的,有關係么?不管是牛頓瓦特安倍歐姆伏特,在這裡大家天天喊得比親爹還勤快。是不是一定要先搞清楚他們的臉蛋長什麼樣的才能談論或引用?道理道理,是客觀理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只要就事論事就可以了。何必上綱上線到人怎麼怎麼的呢?沒有共識的事情,又講不清楚。樓主S教授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呢。至於和大家交流交流做人的道理的事情,就讓本人應付一下吧。
地球国民 wrote:壓縮空氣罐的比能量太...(恕刪) 網上查到一些2008年的資料,法國已經做到用100公升45psi(3.1BAR)的壓力,可行駛最高時速112km/h, 200公里的距離,開使授權印度TATA生產汽車,菲律賓也獲得聯合國補助將要以空氣動力車取代市區高污染的"吉普尼"汽車,甚至法國標誌和雪鐵龍也著手開發HYBRID車種,市區以空氣驅動,郊區用內燃機驅動順便充氣,至少可以解決都市污染問題,充氣快,隨便一台機車行的7.5馬的空壓機就可以充飽,公眾硬體投資少且維護簡便,製造及維修門檻低,幾乎純機械就可以搞定,不太需要複雜的電子控制,如果一次充氣可以用都市速限40~60KM行駛連續行駛30公里以上,做成助力腳踏車載25公升的氣桶我覺得就很實用了,不用去煩腦電池更換成本及回收問題...不過空氣馬達的效率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開發達到更高的機械效率,剛好這也是台灣擅長的精密機械加工領域,很適合台灣理工科院校投入研究開發。我家還有一顆37CC二行程除草機引擎,改天有空來土砲一下,只要把化油器改成高壓空氣入口就可以動了,應該會滿好玩的。
地球国民 wrote:一,跟政府是有關係的...(恕刪) 前輩您好,您說想了解電動機車能否環島?有一定的續航力加上有足夠的支援充電站當然可以!文章裡也說了,我曉得台灣充電站不多,妳們要的大安培數也不夠,現在環境就是這樣嘛!你們去弄個發電機,一定可以環島(充電次數多寡與充電耗時多久的問題而已),但是那是長遠之計嗎?以後大家要騎遠程,不好意思喔再開台車載發電機當補給車,這樣嗎?續航力還有正規供電來源才是妳們要發展的吧,基礎都沒有是要玩什麼。理念很好,但是事實就是這樣,想快充,問題就沒那供電設備,想遠程問題就充電站不夠,妳們想的借電,發電機那根本玩票性質,是要測試心酸的嗎,還是此次環島成功就想大打廣告提升公司形象與知名度增加競爭力?環保跟政府有關係沒錯,但更重要的是人民怎麼想,那位仁兄認為,電動車沒有環保色彩,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對,主要還是個人主觀認知不是嗎?有人說沒人思考油電車的電力來源,文章裡也提到了油電車是過渡型產物,一段文章留心看可以發現很多細節的。謝謝您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