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 wo wrote:
問題就在這。現今所賣...(恕刪)
就第二點而言
設定歸還日期就可以了 逾期加罰金
租書店的書也不是7塊錢租你看一輩子吧? 車行的車也不是一千元租你一輩子吧?
用不完浪費了就跟你租了不看 租了不開一樣
是屬於消費者的問題
這種營運上的小細節 廠商是可以做調整的 比方設定日期 或是利用晶片認證使一般充電器無法充電等等
我還是認為大問題在於沒公規
充電式系統雖然也不錯 可是動力表現只能在腳踏車與機車之間 加強馬達出力 續航力又會縮短
對這方面涉略不多 不知道大大環島文所說的8-10小時縮短成40分鐘的充電法是如何用的
兩者的取捨還是看市場規模的問題
如果廠商的目標是 輕形機車以下 腳踏車以上 採用充電系統並沒有特別突兀的地方 續航力也不用太長
可是目標是輕型機車以上的傳統汽油車的時候 動力表現就會變得很關鍵
我是認為充電式系統在動力表現上要顧慮的要點太多 不如交換式容易做出讓人滿意的車種
回頭再針對第一點回復 空充故障的問題當然是廠商承擔責任 續電力不良確實也是廠商責任
但是如果這個故障發生在充電式系統 剛好你又急著出門上班的時候已經不是責任歸屬的問題
而是當下這個故障狀況你無法排除 就算廠商換一顆新的給你也要一些工作天
這樣的系統可靠度做為日常生活使用而非假日遊玩來說 確實也蠻讓人疑慮的
也就是雖然省了錢 但是賺到了麻煩
而且就長期戰略來說 一家超商(一個據點)頂多提供你五個車位 有些地點還有占用騎樓的疑慮
可是交換式系統擺一台自動販賣機大小 一個據點要放上數十個電池是很輕鬆的事情
在Y大的面前說這些有點太過班門弄斧了 不過我認為充電式與交換式各有優缺點 倒也不無可取之處
如同你對於交換式經營模式的疑慮 我們對於充電式系統可靠度的疑慮也是存在的
混合使用應該是最妥善的方案吧 在固定充電式的基礎上預留建立可插入快拆結構的交換式電池的空間
以目前電動車的結構來看 省掉引擎與油箱以後的巨大空間確實是有不少地方可以利用的
不過這在管理與經營上面有會有沉重的負擔...除非是很大的廠商否則很難做
原因很簡單:
1. 租書店/腳踏車出租:只租不"交換".您沒機會拿舊腳踏車換新腳踏車.代表若要推展電池交換,需只租不交換.即所有電池均需由租賃廠商提供,投資金額並不低.
2. 若依租車/租書店金額暨出租比例推估(屬猜測):至多約3~6個月可回本.(不含其他人事/管銷費用...).若以目前鋰電池成本居高不下,交換電池乙次金額應該不可能低於50元/次.
3. 若以目前電動機車使用數量,市場規模極小,根本無法讓業者損益平衡.
4. 便利商店未來提供免費充電服務將是趨勢.超商充"電"成本僅5元,但客人在店內隨便消費都可賺回來.多數人會選擇在店內逛個半小時消費,而不是花50元交換電池,而且換算可行駛里程數成本一般機車貴.
5. 電動機車時速/續航力差,使用/活動範圍並不會離家太遠,需急迫性交換電池情形並不常見.
若鋰電的成本暨技術能有重大突破.電池交換站仍有商機.但以目前而言,應該是完全沒利潤.
PS.印象中以前有些便利商店會提供手機電池充電服務(需收費),但現在也很難找到手機電池充電站.若將手機電池對比電動機車電池,就更看不到商機.
nowin wrote:
我也不看好電池交換站...(恕刪)
基本上你的觀點我也蠻認同的 不過我的看法稍微有點歧異 就現在的環境來看我跟你的觀點相同
不過把時間軸往未來拉一點的時候會發現一些瓶頸
便利商店提供插座是好的 但是一家店頂多也才五個位置 全台灣四大超商加一加 湊整數算一萬好了
同一時間也不過提供五萬個 大部分人上下班時間差不多 生活習慣也差不多 這點就表示沒電的時間也差不多
一台 充個10~30分好了 在同一個小時內也不過只能解決10~30萬電動機車的需要 剩下的人還是只能選擇
自家 工作場所或著有設置電源的室內停車場 或著跟路邊人家借電來充 也就是幾乎沒選擇
但是現在台灣每年汽油機車的年銷量 大約是60~70萬輛 電動機車的銷量則是可能上看一萬輛
(銷量數據 汽油出自台灣區車輛同業公會 電動機車出自新聞剪報)
這中間的巨大落差主要原因並不是電動機車比較貴或是比較不耐用 而是電動機車不可靠造成的
當然動力表現也是影響購買意願的主因
(不可靠不單純是表現在電動機車是否容易故障 而是連同故障排除所需的時間一起加入考量)
P.S:我認為拿手機類比電動機車是不行的 手機就算沒電你也可以用電池充電寶之類的應急處理
就算無法處理你也可以攜帶在身上到達可以處理的地點
電動機車在路上掛點你只能選擇牽車 有騎過車的人都知道顧路多麻煩 這點就不用太多概述
而且手機可以邊充邊使用 功能完全正常 電動機車一定要充到某一種程度以後你才能使用
電動機車目前確實市場很小 反過來看就是市場潛力很大 想從年銷60~70萬的汽油機車搶市場
我覺得是時候思考
"為什麼消費者不願意買一台充電費用那麼便宜的機車而去買一公升汽油30幾 換算一公里1塊錢多的昂貴車種?"
特別是針對引擎運作的維護上 汽油機車還有較多耗材磨損更換與養護的費用 並不便宜與划算
講的落落長 其實也只是稍微有些簡單的想法而已 沒有對錯是非的問題 如果有廠商願意做我就支持
交換式只要能夠壓的比汽油價格低且穩定 四大超商都拿的到 電動車體比起汽油車價格低我會買單
nowin wrote:
我終於想到一點上次一...(恕刪)
第一點我倒是覺得越小越好 畢竟電池越小 消費者進行交換的時候就越輕鬆 反正車子還是一樣大
電動車設定成都會短距離移動用車款是沒甚麼問題 有問題的是都會區最缺的公共設施叫做"停車位"
會佔用停車位的充電設施發展是很不利的 這也是我為什麼一直很不看好充電式的主因
(生意好的店家通常會有停車過多導致交通混亂的問題 附近鄰居不會高興的 廣設充電座雖然有體貼顧客 吸引族群的效果 但是也有可能因為沒辦法停車或是導致交通混亂而流失更多名聲 也是把雙面刃 汽車機車認為對方佔用停車位 電動機車認為對方佔用插座 兩邊都不高興變成兩邊都不討好)
大陸能夠大力發展電動機車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因為都會區禁摩 這部分很大程度我認為是治安考量
第二第三點是涉及廠商利潤的問題 當然越低對消費者價格理應越公道
第四點我認為能適度發展是最好 但是必要性也不算太大 畢竟可用大能量(可接220v/380v 不用受限在110v)高速充電與批次處理來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