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W-3 30~55 & 75Kph定速電流數據

Echris worte:

如果你需要一個準確的值,最好的方式是在室內用測功機(馬力機)去做,像ARTC驗車那樣。
好處是,你可以直接拿個電流勾表去勾控制器到馬達間的主線,然後紀錄每個速度下的輸出電流。

如果要路上實測,其實也可以用能紀錄數值的電流勾表,然後想辦法固定在車上,之後再讀出數值。
要是動手能力夠強的話,甚至可以用arduino搭配霍耳檢流。
總之方法很多,
真的不行,請一台Gogoro 2 去拖你的Gogoro 3,然後再減去原本Gogoro 2 相同定速下的值。大笑

所以我才想要請教樓主當初是用甚麼方法測量的。
當然如果有 OBD接口是最好的,可以測量很多其他的數據。


至於樓主的數值疑問,
樓主 在一開始有說明 "今天利用上班時在又長、又直、又平坦的疏洪道路段",

我的推測是 時速35Km/hr時 剛好有風(逆風),而40Km/hr時 剛好有風(順風),
當然也不排除樓主在控制器的設定上有做什麼調整,造成35Km/hr 有一個低效區,
因為35Km/hr 時的相線電流明顯高很多,這不太正常。
當然也有可能是在40Km/hr 時,剛好是這個電機設計上的最佳效率區。
因為在時速30Km/hr 以下電機作功大多是對抗滾動阻力,
時速超過40-45Km/hr 之後變成風阻會比較大。

想知道問題點,只能多交叉測試幾次才能知道。

我認為是 40Km/hr 時的馬達轉速 剛好可以輸出最大扭力,所以效率反而比 35Km/hr 的時候好。
以 gogoro 3 來說,最大扭力 (馬達 / 輪上) 22 / 180 Nm 發生在 2,500 rpm 的時候,應該屬於中轉速的範圍。



樓主開這篇的目的,大概是想知道跟他通勤時耗電的差異,並求證 1AH 約等於 1KM的續航的說法。

而你的目的不太一樣,
你想找的是最高效率區,那就要想辦法測出滾動阻力相等於風阻時的那個值,這個不太容易。

如果是想要把"剩餘里程"或"估算里程"做到完全準確,這個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滾動阻力 和 風阻 是同方向的力,不會抵銷,所以無所謂 相不相等。
從沒想過 把"剩餘里程"或"估算里程"做到完全準確,畢竟變因很多,例如電池剩餘電量的多寡。
我只是想測量並了解 我車子的效率特性曲線。
Wei_1144 worte:所以我才想要請教樓主當初是用甚麼方法測量的。
當然如果有 OBD接口是最好的,可以測量很多其他的數據。


這就沒辦法了,樓主的控制器比較特殊,參數可調還能紀錄數值。

Wei_1144 worte:我認為是 40Km/hr 時的馬達轉速 剛好可以輸出最大扭力,所以效率反而比 35Km/hr 的時候好。
以 gogoro 3 來說,最大扭力 (馬達 / 輪上) 22 / 180 Nm 發生在 2,500 rpm 的時候,應該屬於中轉速的範圍。



這確實可能,
不過我想你說的應該是最大功率(馬力),
【人物專訪】:Gogoro 首席馬達大師
雖然這不是gogoro 3的數據,原廠給的動力圖,最大功率確實在2000 - 4000rpm時。


Wei_1144 worte:滾動阻力 和 風阻 是同方向的力,不會抵銷,所以無所謂 相不相等。
從沒想過 把"剩餘里程"或"估算里程"做到完全準確,畢竟變因很多,例如電池剩餘電量的多寡。
我只是想測量並了解 我車子的效率特性曲線。


這個部份我的說法確實有誤,
我指的相等,是說滾動阻力和風阻兩個曲線交叉的點,
可參考下面的最左邊 Figure A.9 圖
滾阻風阻

如果想知道自己車型的效率特性曲線,上馬力機應該是最快的。
可以參考
[殘酷擂台] Gogoro S性能版有多強? 實測給你看

eMOVING iE125 深度測試 (同場加映Gogoro 2 深度對決)
Echris worte:

Wei_1144 worte:我認為是 40Km/hr 時的馬達轉速 剛好可以輸出最大扭力,所以效率反而比 35Km/hr 的時候好。
以 gogoro 3 來說,最大扭力 (馬達 / 輪上) 22 / 180 Nm 發生在 2,500 rpm 的時候,應該屬於中轉速的範圍。


這確實可能,
不過我想你說的應該是最大功率(馬力),
【人物專訪】:Gogoro 首席馬達大師
雖然這不是gogoro 3的數據,原廠給的動力圖,最大功率確實在2000 - 4000rpm時。

這電車的輸出曲線還真的跟油車很不一樣!

我想你說的對,應該是指馬力。gogoro 3 的最大馬力 出現在 3000 rpm 的時候。
可惜 gogoro 沒有轉速表。不過聽說 gogoro 傳動系統的齒比是固定的,所以應該可以由行車時速 倒算出 馬達轉速。




Wei_1144 worte:滾動阻力 和 風阻 是同方向的力,不會抵銷,所以無所謂 相不相等。
從沒想過 把"剩餘里程"或"估算里程"做到完全準確,畢竟變因很多,例如電池剩餘電量的多寡。
我只是想測量並了解 我車子的效率特性曲線。


這個部份我的說法確實有誤,
我指的相等,是說滾動阻力和風阻兩個曲線交叉的點,
可參考下面的最左邊 Figure A.9 圖

定速的情況下,應該是 馬達出力 = 滾動阻力 + 風阻
在此情境下,我認為 滾動阻力和風阻 是同方向的力, 兩者是否相等 並不重要



如果想知道自己車型的效率特性曲線,上馬力機應該是最快的。
可以參考
[殘酷擂台] Gogoro S性能版有多強? 實測給你看

eMOVING iE125 深度測試 (同場加映Gogoro 2 深度對決)

謝謝您列出的參考資料,內容很豐富。

可惜我沒有馬力機,而且我比較想測量的是 實際騎乘情況下的 效率特性曲線,也就是 (馬達出力 - 滾動阻力 - 風阻) 之後的所呈現的特性曲線,這點之前沒有說明清楚,不好意思。

當初想測量這個,是因為剛牽車 而且暑假想去環島,所以很想知道什麼速度下可以有比較遠的航程。
gogoro 還有個有趣的變數
畢竟馬達是透過變壓與變頻來控制
表示
即便是同樣時速,馬達輸出功率還不見得一樣

體感上行車電腦會以維持時速為優先
所以當遇到上坡時,電腦會提升馬達的轉矩,以應付上坡
同樣遇到下坡時,則會降低馬達轉矩

另外就是加速至某速度後定速
可以發現一開始為了加速,電腦會讓馬達輸出較大的轉矩
定速後,電腦就會慢慢調低轉矩,以減少不必要的消耗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Ramsa worte:
gogoro 還有個...(恕刪)


那能請問gogoro的里程是如何換算出來.我一直以為gogoro馬達轉多少圈就是時速

馬達內有1組減速齒.輸出再減速一次帶動後輪
雁行千里 worte:
那能請問gogoro的里程是如何換算出來.
我一直以為gogoro馬達轉多少圈就是時速
馬達內有1組減速齒.輸出再減速一次帶動後輪


不明瞭你的問題
因為關於里程的部分,就如你所述
而我也沒有提到里程的部分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Ramsa worte:
gogoro 還有個有趣的變數
畢竟馬達是透過變壓與變頻來控制
表示
即便是同樣時速,馬達輸出功率還不見得一樣

體感上行車電腦會以維持時速為優先
所以當遇到上坡時,電腦會提升馬達的轉矩,以應付上坡
同樣遇到下坡時,則會降低馬達轉矩

另外就是加速至某速度後定速
可以發現一開始為了加速,電腦會讓馬達輸出較大的轉矩
定速後,電腦就會慢慢調低轉矩,以減少不必要的消耗

這就有趣了。

這表示我們或許可以藉由 負荷的瞬間加載或卸載 誘使電腦改變馬達轉距,達到類似變速的效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