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RO 到底想要造夢還是造孽! 良意和初心呢? 還是幫你加油!


srsbike wrote:
七、八月 GOGORO到中部後,雀躍之喜溢於言表
不分晝夜看盡該公司草創、新創、研製、發表新車等等
大大小小的座談、理念、採訪、行銷作為、新聞、影音、討論、評析…


燃起了對GOGORO的 敬佩和欣賞、想望的熱情……

心裡 OS :這種好公司和創辦人一定要盡己一點心力支持他們~(恕刪)



你在反諷嗎???
srsbike wrote:
七、八月 GOGORO...(恕刪)

這篇不推一下不行
寫得太精闢


該承認的缺點就要承認
不然之前老是看到馬屁推銷文
講缺點的都被刪文


港都狼仔 wrote:
過保固才是考驗
連輪胎皮都走特殊規格的實在很難期望其它特規零件會有多佛心的價格..(恕刪)

整台車目前看來幾乎是100%特殊規格零件
真是可笑的公司
什麼都要賺,問題是品質、售後服務有到達那種程度嗎

還好椅墊外面有公司會做
不然連椅墊都特殊規格、只能和GOGORO買就搞笑了

ASANA wrote:
因為你剛買新車,所以很快樂,

等你開始付費維修的時候,你就知道你的快樂會剩多少,

兩年過保之後,如果馬達掛掉了,你再來告訴大家你到底快不快樂...(恕刪)


有沒有不會壞的車 有勞樓主推薦一下......
這台車在剛上市的時候我有去試乘過
當時接待的還是店經理
試乘完之後
我覺得車子有些地方不太滿意
他說這是工程測試車
消費者買到的會比較完善
我實在無法認同這樣的方式
後來前幾個月的時候
因為想買台機車
即使知道之前有摔車後高額的修車費
我還是再度去試乘了
發現之前試乘的那些小問題都改善了
不知道是不是我對這家廠商有期望吧
還是覺得不夠好
最近又看到S版
還有原廠認證周邊
其實都做得很不錯
但是我想買的念頭卻是越來越低

有幾個部分是我降低購買的原因
1.月租費的問題
我因為諸多原因偶爾需要跑海外
用高月租對我來說不划算
用低月租又覺得不夠用
2.耐用性問題
3.實用性問題
還有像是ABS那些電子輔助為什麼不加裝
甚至連輪胎都是特規什麼都無法改動

另外
我對於這家公司的行銷手法很反感
雖然說很多廠商效法apple
但是你們忽略了一件事
你們不是“apple"
現在不是,以後也不會是
什麼S啦什麼認證周邊啦
手機我會兩年換一次
不過機車我不會
我真的很想問問他們到底知不知道騎機車的人心態是什麼
還有一些行銷手法
就是希望消費者大量使用甚至是浪費的使用來增加他們的銷量
然後又一邊講說節能環保
每次看到這種內容我就想笑
那種換電就像印表機一樣賺耗材費
什麼貝舉就搞得像玩遊戲一樣
我相信這家公司是廣羅人才
但我也認為這些人應該都很年輕吧
你掐著消費者的脖子當然一開始會得到一些利潤
但是越來越不會有人敢靠近
殺雞取卵的行銷方式
雖然在台灣很常見
如果GOGORO要繼續創造泡沫的話
那就會和其他為數不少濫用行銷手法的台灣廠商有一樣的下場
買這台車的人
多半是嚐鮮心態
現在這樣的行銷方式
到底還能撐多久

但是說一句良心話
這家公司機車可能都是賠錢賣的
而且以這樣的銷量
本應該很吃緊了吧
既然說了良心話
也說句難聽話
這產品不是賣不動
而是銷售理念有問題

這家廠商裡面應該有很多聰明人
所以他們沒有從笨的角度思考
也應該有很多經濟寬裕的人
所以他們沒有從貧乏的角度思考
要說是打造精品嘛
結果又這麼的廉價
要說環保嘛
又鼓勵消費者多使用
說它實用嘛
結果座位車廂都很小
要說經濟性嘛
又有月租費和特規零件還有耐用性隱憂
其實我猜想這家公司應該還有一些其他的構思
但是就打算慢慢上市
自以為保持熱度與話題性
事實上一個新東西市場都還在觀望
搞這些只是讓有興趣者繼續等待
然後浮現出越來越多的矛盾點
開始失去潛在消費者

在我來看
這車我不是買不起
而是我覺得這錢花得沒價值
我已經觀望這台車很久了
最近S版上市
讓我確定了"這家的車我不買"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se3p wrote:
這台車在剛上市的時...(恕刪)

我覺得GGR越來越像蘋果了
這種留言只有蘋果能辦到啊
特地上網打了那麼長一篇說為甚麼不買..
七七三 wrote:
我覺得GGR越來越像蘋果了
這種留言只有蘋果能辦到啊
特地上網打了那麼長一篇說為甚麼不買..


對啊
尤其是有不管好壞都護航的死忠支持者這一點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Wang S.C. wrote:
GGR 是一部好車,

任何一台新車都會比一台騎了十多年的老車好騎 非常.非常.非常多


抱歉 俺無法茍同

老車不等於難騎

除非不會保養 or 先天設計不良

最有名的gy6系列就知道

老豪邁/迪爵

可以騎到5萬km以上才大修

新版的gy6勒 一萬就吃機油

幫qq

srsbike wrote:
七、八月 GOGORO...(恕刪)

樓下會有一堆人表示『台灣就是市場小、開公司就是要賺錢、消費者不能讓公司虧錢、就算賣得貴也要覺得廠商很佛心、因為市場太~~~小了』,也會有另外一堆人表示『不騎電動車就是不環保啦!』
小弟接觸的幾個供應商有的表示,有接到GOGORO的單,而且不是用於首批交車的零件
是正式量產之後在找第二供應商進行cost down的round

應該可以呼應所謂樓主的2015/2017年式的妥善率問題...
我買車已經一年了,
沒有看過經營普通重型機車的企業,
像GOGORO那般24小時的服務,
如果你們是用機車界的比較級去評估,
誰能做的到?
還是你們只是在這裡調侃電動機車的缺點?
PPC 王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