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ro如果推出預付充電套餐,而不要月費,我會考慮使用。用車的人百百種,月費套餐只比較適合每天用量大趴趴走的人群吧。那部分人群裡面有多少%不計較車價高過普通摩托車?有些人喜歡gogoro,平時是汽車代步,也滿願意花錢買gogoro,用途只是想週末親戚朋友家帥一下。目前月費制度,想也知道花不下去。儲值則較為符合這類人的使用習慣。
軒轅浩 wrote:有人經營公司是先想綁規格,賺錢優先,為了產業發展是夢話~....(恕刪) 老說自己住國外 其實骨子裡還是台灣人的思想光陽總有一天會變成柯達 不願放棄眼前利益其實喪失搶占下一世代兩輪市場的優勢不如儘快讓大家便宜買電車 習慣電車不像現在 自己不敢進 結果一大塊餅落入別人口中
狗宏 wrote:這家公司的人想法都怪怪的,專打高空-主流、趨勢,就一台代步工具而已,又不是太空梭,一般消費者想的是實用、方便、省錢吧 因為必須認清一個事實貧富差距在不斷擴大, 市場會走向多元化而不是單一化
farmer886 wrote:我也想知道台灣啥時候能像大陸那樣:約台幣一萬塊左右就能買到性能不錯的電動機車(電瓶車)能在家充電,維修點相機車行一樣多,電池壞了替換方便,維修也方便。 大陸的電瓶車從最明顯的車胎,安全時速等都是 "電動自行車" 的等級先搞清楚 "電動機車" 和 "電動自行車" 的差異吧!!!!親眼目賭騎到40km左右的電瓶車,刺破輪胎當場摔車光車胎機車和自行車等級就不一樣因為安全車速是差很大的大陸的電動自行車並不是不好而是和台灣常用的機車還是有明顯的不同就外觀來說,大陸的電動自行車 "外殼" 愈來愈大看起來和台灣機車是很像,但車殼內的本質還是不一樣的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用電動自行車取代的以我的狀況,電動自行車根本不符合我的需求一日來回40km,均速 60km/h 最高時速 80km/h公司有上百台的機車,根本不會有插頭讓你充電
moacetyl wrote:關於作者,我只有一個疑問,如果先前的行銷方式,以及公司的前景看好,為何要離職?...(恕刪) 無法對台灣消費者心聲還有市場問題即時反應 自我理念太重又跟陸學森的上頭壓力衝突 過於行銷自己產生功高震主然後就被離職了以上全都是小弟作夢夢到的 各位大大不要當真啊
zhluo.tw wrote:很多家庭騎車載小孩上/下學+假日去市場買菜的一個月里程數並不高,但就是需要機車的方便性我老婆的機車就是如此,常常半年還沒滿一千公里......(恕刪) 你說的沒錯,我家的e moving也是這樣,所以當初一上市就買了,到現在四年多了(還是五年?),還在7000公里.事實上,很多這樣的機車,只是拿來短程接送小孩或是買菜.跟一些用"一部機車凸歸呆丸"的想法差異很大.這類小型的機車還是適合都會區使用,真正要跨城市,那不如就開車或是換上大型重型機車了吧.
EthanTs wrote:真是奇怪用手機, 上健身房, 看有線電視, 用固網上網, 每個人使用程度不也是有分級繳不同月費?但有細分到使用幾分鐘繳多少錢嗎?GOGORO 採用繳月費就不行? 到底在哎甚麼哎?不爽不要買, 沒人拿著槍逼你買! 真是奇怪有線電視、固網上網都是吃到飽的耶...手機上網也有分用多少算多少跟吃到飽的選項阿...計程車都可以照里程跳表收費了為什麼號稱高科技的電動機車不能比照辦理呢?
惡魔的右手 wrote:真是奇怪有線電視、...(恕刪) 這個問題討論到爛了....因為電業法限制不能賣電!!!除非電業法修法,否則此題無解!所有以前交換電池的,都是用換一次電池多少錢來算(騎三十公里也是那個錢,騎十公里也是那個錢)..
看了那麼多狗狗肉的文章,反正睿能自己不發電,也是用臺電的電在充電,也就是火力發電下的產品,那現在換狗狗肉也就跟環保無關,先讓愛護者幫忙攤提成本,等睿能覺得賺夠了,說不定佛心來了會有像國道計程一樣的計費方式,到時候再來跟油車比看看每公里的花費有沒有優勢,但重要的是台灣的電力原本就很拮据啊,還不知如何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