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本文作者為 Gogoro 前行銷副總彭明義,現任職於聯發科

花了一個下午多瞭解了一些網路上對於 Gogoro 2 的反應,整體而言是比初代登場宣布售價時的猛烈砲火少了許多,還是有很多人在戰電車 vs 油車,充電 vs 換電,補助 vs 圖利等議題。雖然大叔我人已經不在局內,還是想雞婆地分享一些看法:


https://www.inside.com.tw/2017/05/29/gogoro-2-blows-the-horn

尤其是這段在認同不過

2.在今天,買電動車輛的主因絕對不該是「較油車更低的整體擁有成本」,特別是在台灣,你有太多替代辦法以無比低廉的支出滿足便利出行的需求

這段也有點酸味
這家公司的人想法都怪怪的,專打高空-主流、趨勢,

就一台代步工具而已,又不是太空梭,一般消費者想的是實用、方便、省錢吧
從漢人來了島上以後一切都變了,黑暗籠罩了我們的前途,從我小的時候,族中的長老就有一個疑問,我們該怎麼做?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
Gogoro 2進入市場會開始考驗電池交換站的承受力, 接下來才有機會吸引第二家電動機車廠商生產共用電池機車. 那些主力是油車的機車廠絕對不會幫助敵人長大, 中華應該是加入Gogoro聯盟最佳人選..

e moving本身主要是可以在家充電的機車, 本來的市場跟Gogoro有明顯區隔, 加入Gogoro聯盟生產一款可以在都會區使用Gogoro電池的機車對公司本身應該只有加分..
以目前汽油車的價格來看
GOGORO其實並不算貴

我相信很多人卻步的原因,還是在於那個每個月都要繳交的月租費
個人認為
目前費率過於單一化,真要普及於大眾的話,應該制定出合乎每個人的收費方式。可參考電費,水費及瓦斯費等帳單。
若電池及換電站是一個基本支出,評估出電池壽命以及換電站成本,應該可以推算出一個合理的基本費
在這基本費的架構下,按照每個人的使用里程,計算當月的月租費
或許更符合講求CP值的台灣人的性格吧


想當初TESLA 剛出來的時候,酸民更是多到爆,各大傳統車廠沒人把他放在眼裡,
現在呢?
等到平價Model 3 問世後,所有傳統車廠都剉著等了,跟Gogoro 2 有異曲同工之妙

Gogoro 跟Tesla 一樣是建立產業生態系統,屆時充電標準,電池規格都被接受後,就成為產業標準,
具有先行者高獲利優勢,其他競爭者只能跟隨

jimmy1234530 wrote:
在這基本費的架構下,按照每個人的使用里程,計算當月的月租費...(恕刪)

399方案,免費里程150KM超出的每公里1元。
一臺機車如果每個月騎不到150KM,那真的就不用買車了,光是車子折舊就不划算了。
費率問題騎多少收多少就沒那麼多問題了
一堆人是在不爽沒騎完的里程被吃掉而已

cbeck wrote:
一臺機車如果每個月騎不到150KM,那真的就不用買車了...(恕刪)


很多家庭騎車載小孩上/下學+假日去市場買菜的
一個月里程數並不高,但就是需要機車的方便性
我老婆的機車就是如此,常常半年還沒滿一千公里...

tan5564 wrote:
本文作者為 Gogoro...(恕刪)


寫了一堆,其實2的熱賣就是接地氣了,開始走普羅消費導向,接下來就是費率的再度調降,才可能永續經營

關於作者,我只有一個疑問,如果先前的行銷方式,以及公司的前景看好,為何要離職?




jimmy1234530 wrote:
以目前汽油車的價格...(恕刪)


改成換電時收費好像也是可行的道路,就跟你油車沒油去加油站就要付錢一樣,你加的多就付得多,加的少就付得少

不過GOGORO現在有很大的成本都在電池上,基本上也只是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就是了

如果能夠換成國產電池,相信電池費率可以有更大空間下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