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很多人一生輸就輸在對新生事物上


Tang543 wrote:
所以買東西就是買新...(恕刪)

以下資料沒驗證過。

能開採的鋰礦約1500萬噸,目前每年耗3.5萬噸,但如大規模使用電動車後,需求約暴增30~100倍。
同上,如採礦技術提升,目前1500萬噸>總量的4000萬噸,約可提升近3倍,再加上未來回收鋰技術,以及電池製造技術提升...有人說約可用40年。

而石油依目前消耗約可用40年,但因頁岩油技術已經成功...
天然氣原本比就更晚耗盡,年限忘了...
鈾約60年...
煤炭約200~300年...

所以很明顯鋰會比石油等更早耗盡。

但~如果採用油電系統,讓引擎吃油,或是天然氣,或是氫氣等燃料,然後搭配鋰電池等電池,二者合一可大幅度延伸資源耗盡的年限。
我家小妞蛀牙了~
陸先生跟馬雲在創業初期都是創新者
而光陽的柯老闆是守成者
創新者可以為了追求夢想想辦法說服投資者
而守成者只能運用手中限有的資源
兩者是有不同之處

我覺得現在的睿能是敢衝的
而光陽只能防守
假如光陽用自己的規格
萬一失敗了
至少還能轉到睿能的電池

若是連挑戰都沒做直接認輸
這跟小廠有什麼兩樣

但是光陽的電池格局應該做大一點
睿能雖然在電車上剛探出頭
光陽才晚了幾年
也不應該差太多

現階段睿能已經做白牌電車
紅牌、綠牌電車或許是下一階段
而光陽的電車目前尚不明確
要知道產業轉變很快速
大陸方面的電車市場也是進步神速
NOKIA怎麼曉得智慧手機一夕之間就搬倒自己的王國
光陽要就拿出真正能應戰的方案
不要讓消費者有拿二軍出戰的感覺
六月份看光陽怎麼出手
大家拭目以待
這樣好不會拿去賣馬雲
NOKIA活得好好的,去年手機銷量還比HTC多
剛剛路過看到計程車上還有廣告呢
整天說拿家有持續獲利的公司當負面教材,GOGORO獲利了嗎?
魯拉拉拉 wrote:
1.換電系統N年前...(恕刪)


這個就是為何要有人出來 信心喊話 及 G粉 不斷的打壓其他方案的原因!

因為只要 撐不下去 了! GGR 就沒有第 2 條路了! 而之前購車的 G粉 就全當白老鼠了!

就像 GGR 老是說自已是第一家 換電 的廠家,其實也不少廠家在搞,只是有沒有搞起來一樣!

而像 網拍 一樣,最開始的 ebay、yahoo、露天、蝦皮、淘寶..... 一代一代的不斷的變化! 有誰能完全說這市場一定要「它」說的算! 看來只有 某一些特定團體 才會要求這樣搞啦!



還有人說所有的車子,都一定要用 GGR 的系統!

我們可以這樣想像!

今天開始,全台灣 電信 只能剩下 中華電信一家,因為他家的頻寬最大,不管你買什麼手機,都只能用中華電信!
還是和現在一樣,百家爭鳴! 有不同的廠家和方案,給消費者自已選擇最好的方案!

還有人一直在扯油車! 油車爛、油車差 就一定比不過 GGR , 那這樣 GGR 又何必擔心什麼呢?
還是大家最後發現! 電車根本不是都要那規格,找自已合用的就可以了! 速度慢一些、只要一個電池,可以回家充電不必綁約....

選擇自已想要的,不是比較自由嗎?
傻綠班的鴿 8:17 ━━━━━━━━●━━━ 14:50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GOGORO會成功是他把商品給精品化 加上政府補助讓每個人都有能力購買
這會成功的
光陽就只是會把商品給大眾化 某一時期可以做 但是時代改變後就跟不上腳步 有時候要走在最前面才會成功 遇到後來居上的 這種大公司反而翻身困難
幾年後虧損連連撐不住 然後倒閉

魯拉拉拉 wrote:
5.今天睿能還靠著第三輪股東投資的錢在撐著,看起來一片榮景,但是背後是月租金不敷支出,第四輪融資斷的話,就馬上宣布倒閉,為什麼狗迷還這麼有信心?


如果銷售沒起色
或許投資者會壯士斷臂
以目前每個月5k左右的銷量
年銷量樂觀上看6萬
若以30萬就能打和開銷
到今年底總銷量或許有12萬
萬一再推出新型號或是加上電池加盟商
再幾年就打和開銷了

國外投資者不缺資金
缺的是投資什麼會回收資金而且賺錢
他們看的是這個產業的未來性
照現在每年6萬的速度
最晚到2021年底就可完成打和開銷
而且越後面銷售速度會越快
睿能是賣電的
台灣若可行
或許也會推廣到世界各地
到時候複製管理方式就能回收資金了

而且這個既定印象若深植人心了
就只會購買能支援睿能電池的電車
當然這是在其他車廠不努力的前提之下
不過到目前為止
還看不出各車廠有努力的地方

大陸電車不是很蓬勃
有空真的要麻煩大大多分享大陸進步的地方
一直發文打壓睿能也沒什麼好處
換電如果不受喜愛
就不會有6萬車主支持了
真的要買充電車
恐怕大陸充電車還比台灣的充電車更好

在台灣用習慣換電車了
如果有其他廠推出白牌換電車
我相信也是有其市場
但是換電密度就很難比的上睿能了
這也是要面對的事實
任何成功地人都一樣
就是家世與運氣這兩樣
努力認真的人太多了
就是沒有家世與運氣
成功了
隨便一句屁話都會被當成至理名言
失敗了
多說一句話都會被嫌到臭頭

禮誠工作室 wrote:
這個就是為何要有人...(恕刪)

你的舉例不錯
GOGORO不斷鼓吹台灣要公規才能打世界杯,大量媒體行銷,但這件事根本是假議題
台灣電信公司如果只剩中華電信一家,難道下個世代的5G就有制定能力嗎?
全世界這樣多廠商就GOGORO最聰明,他的技術力好到有話語權了嗎?
cdx wrote:
這樣好不會拿去賣馬...(恕刪)

要不要看之前nokia的市值是多少
西元2000年是2500億美元
在2013年以73億賣給微軟
現在有活著是沒錯
銷售也漸漸有起色
但是要爬回2500億的那個規格已經有困難了

nokia這個就是借鏡
產業要不斷轉型與升級才能在該市場持續存活
再怎麼大的產業如果都不動最後都會被新創公司取代
如果自己不走在時代的尖端
就等著被潮流淹蓋而已
禮誠工作室 wrote:
這個就是為何要有人出...(恕刪)

開始要回收梗了嗎?
扯油車爛的是你們其中一個的分身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