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很多人一生輸就輸在對新生事物上

馬雲說:在創辦阿里巴巴時, 我請了24個朋友來我家商量,

我整整講了兩個小時,他們聽得稀里糊塗,我也講得糊里糊塗。

最後說到底怎麼樣?其中23個人說算了吧,

(陸:我一開始有試著去說服YAMAHA、光陽、三陽去使用這樣的平台,但是沒人理我。)
只有一個在銀行上班的朋友說你可以試試看,不行趕緊逃回來。

我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決定還是幹,哪怕24個人全反對我也要幹。

(陸:不過我有一個簡單的法則,當你認真敲門三次,如果沒人理你,那你就應該自己去做了。)
當時立即遭到了親朋好友的強烈反對!

其實最大的決心並不是我對互聯網有很大的信心,
而是我覺得做一件事,無論失敗與成功,經歷就是一種成功,
你去闖一闖,不行你還可以掉頭;
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一樣的道理。

(陸:20年來學會的10件事
1.不要輕易說不。(Never take “No” for an answer.)
2. 表達的技巧,是一種說服的藝術(The skill of presentation is the art of persuasion.)
3. 放棄備用計畫,展現你自己(Get rid of the backup plan, expose yourself.)
4. 記得你不是最聰明的人,多聽少說。(Listen more than you speak, remember you’re not the smartest one.)
5. 勇敢做大夢,但要注意細節。(Dream big, but pay attention to the details. )
6. 執行力很重要。(Execution matters.)
7. 不要怕失敗了(Don’t be afraid failure.)
8.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Everyday is one less day.)
9. 不要為金錢創新,要為影響力(Don’t innovate for money,innovate for impact.)
10. 我們每個人都有影響力(All of us can make an impact.))

很多人一生輸就輸在對新生事物上
第一看不見; 第二看不起; 第三看不懂; 第四來不及!


光陽柯董表示:
馬雲:很多人一生輸就輸在對新生事物上
文章關鍵字
額,我覺得回歸到消費者層面,先買就是搶得新事物的先機嗎?我覺得還好,畢竟產品只會越來越好

現在不買以後就會跟不上嗎?不會
,這個版上有些人就拿樓主這篇文章類似的內容說嘴,還有什麼三個階段不敢碰 不去碰 最後碰不到,之類的我也忘了。
如果像有些人拿著對新奇的事物來說不買電動車=落後這個論點真的蠻無聊的。
不然這麼多人沒買就是他們思考落後是受到舊時代的影響嗎?大家只是在觀望還有等待更好的東西出現了,如果有需要的現在就會購買和比較了
俺只是個路過的 wrote:
馬雲說:在創辦阿里...(恕刪)

柯董有可能對機車與機械沒興趣,只是接了家族事業

他應該沒有看不起,但看不見;看不懂;來不及!
後知後覺,用油車的技術與底來拼湊出一部電車根本毫無競爭力。
電車需要很多邏輯的軟體與機械工程整合,羊不願重新花時間與金錢在上面只是拿身邊現有的資源休改罷了!
只想用最快與最低的成本上市,連相關配套自己都說不清楚……
他們公司應該都是有點年紀的傳統機械工程師為主,無法創作出新的設計結構等等。
看那產品及充電站就知,還用機械式扣鎖將電池鎖住,按鍵試密碼等……如何競爭

跟對岸的廉價鉛酸電池車差不多……還跑到日本發表
阿呆阿呆笨笨笨 wrote:
如果像有些人拿著對新奇的事物來說不買電動車=落後這個論點真的蠻無聊的。

你是說那個完全兄嗎?

他的留言真的可以跳過去不要看啦~~他基本上幾乎可說就是狗酸的分身

用很偏激的語法去操弄人的仇視心態,不可否認,之前的確有些網友會用那種關鍵字

但是經過提醒後就不再出現了

這位完全兄我已經提醒他很多次了,他還是照用關鍵字,很明顯,造成對立才是他要的結果...

回歸您的主題,您應該也認是我這個帳號吧,狗酸中有名的擁護者

但是我也不會要人在活動區域附近沒授權或直營店面,活動區域中沒換電站的情況下推薦買GOGORO

這種情況下我會請問的人去買油車頂的5~10年再說

騎GOGORO的人基本上仇視油車的真的佔非常少數

畢竟開車也是油車,甚至家中也還有吃油的摩托車
桃枝夭夭 wrote:


你是說那個完全兄...(恕刪)

這上面不管是gogoro的粉絲或酸民多少都有這種偏激的人,我覺得給市場決定不就好了,有更多車子出來讓大家選才是大家樂見的吧,扣除少數信仰狂熱份子


其實還好,大家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多比較不吃虧,但網路上的言論如果不了解多少會受到影響,我覺得這裡的文多少都迷糊了真正消費者需要看到的東西
GT5 J wrote:
柯董有可能對機車與機械沒興趣,只是接了家族事業

他應該沒有看不起,但看不見;看不懂;來不及!...(恕刪)

他是看不懂且來不及
iot是未來的趨勢
未來無論什麼產品, 只要能放入電子零件的一定要有iot, 可惜很多傳產都當成兒戲
睿能這三年的發展就可以看到台灣電機車未來的趨勢...
只要第一家傳統車廠加入睿能系統.....
我想這電動機車的版圖就大勢底定了.....
睿能單純提供換電服務

光陽單純賣新車(不含電池),新車上的電池由睿能提供

消費者付錢給光陽買斷新車,後續保養維修也由光陽店家處理

消費者每個月付費給睿能,使用換電系統

以上廠商分工,各自負責,或許能有成功的機會

睿能必須無償授權光陽使用電池設備

俺只是個路過的 wrote:
馬雲說:在創辦阿里..
很多人一生輸就輸在對新生事物上
第一看不見; 第二看不起; 第三看不懂; 第四來不及!
.(恕刪)



台灣的那兩隻羊已經來到第四點了!!

所以才急就章地推出一些舊思維產品
想開一點兒 wrote:
睿能單純提供換電服務
光陽單純賣新車(不含電池),新車上的電池由睿能提供
消費者付錢給光陽買斷新車,後續保養維修也由光陽店家處理
消費者每個月付費給睿能,使用換電系統
以上廠商分工,各自負責,或許能有成功的機會
睿能必須無償授權光陽使用電池設備
(恕刪)


這裡面有些細節,就光陽單純賣新車來說,目前應該做不出來性能規格超越GOGORO2的車種,即使做出來了,成本也高居不下,那再用上睿能的系統,必定賠錢,只好從2方面下手,一是做綠牌車,避免跟GGR2競爭,二是不加入睿能,電池自己搞,利潤從能源這塊挖。所以要光陽加入睿能能源體系根本不可能。公規這事情不可能實現的。大家各走各的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