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再國內互打? 官方帶頭鼓吹成立電動機車國家隊?!

tony46 wrote:
核4先建好吧,不然...(恕刪)


台灣:我們要成立電動車國家隊 放眼世界!

老共:你甚麼國家隊?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我要打你!

台灣:...我們其實叫台灣隊(縮)

老共:你這是搞台獨!分裂國土!我要打你!

台灣:........我們是中華台北隊(再縮)



核四? 對岸先按奈好再說.....
鋒芒內斂,特立獨行
其實 "現在" 這個 "時間點" 政府已經不用出來主導所謂 "國家隊"成立了

其實政府也沒有"力量"能強迫"私人企業"在產品規劃上走向同一個規格

只能"居中" "協調" 或 "輔導"

三陽吳先生確實是務實的一派,所以才能看到三陽目前的成績


三陽再過去失落了超過10年以上,吳先生也知道三陽沒有像光陽一樣手上有那麼多錢可以花

但時間不等人,快與睿能建立好關係合作才是首要目標
(我判斷三陽應會與睿能合作,對三陽有利無害,因為跟睿能合作就等同於光陽被邊緣化)

雖然我不喜歡光陽,但他要走自己的路,其實也是為了公司未來的發展

"光陽不想要所有的命脈掐在別的手裡"

(這裡指的命脈是---電池充放電技術 馬達技術 使用者數據)目前光陽這三件完全落後


因為光陽知道,若是向現有的廠商規格靠攏,最終的結果光陽會變成


"機車代工廠"


說帥董拉不下臉來也好,倒不如說他有得到董事會的支持才敢這樣做

現在光陽手上是拿小刀對抗大砲,今年有可能達到市佔率的目標嗎?

雖然討厭光陽,雖然光陽輸了,但給他一點掌聲。




光陽以後在電動車市場要再起也不是不可能,因為以後馬達會有更多廠商在做

電池,電控系統也會隨著量大而成本降低,光陽以後不用跟睿能買,跟其他人買

就可以了(若光陽目前不與睿能合作是這個原因的話,那還有道理,因為光陽

手上有銀彈絕對可以撐到那個時候)












這種新聞看看就好 如果要合作當初就不會連搞個公規都失敗了

雖說GG電動車賣第一 但跟燃油車一比還是天差地遠

畢竟電動車一個月才賣幾千台 燃油車一個月卻能賣5.6萬台以上

怎麼可能捨近求遠

光看各廠的促銷車就知道 一堆不用補助 現金四萬多就能買到的車

逼得最後是GG妥協自己降價賣 所以我覺得合作還是不可能的

看看GG 原本一台十幾萬的車 改到現在最低不用四萬就能入手

如果燃油車在狠一點再降價的話 GG應該就要出局了

不過各廠都很聰明 慢慢吊著你 讓你賺不了多少錢又不會倒

看看GG負債越來越多就知道 已經負債百億了

都在等換電站蓋得差不多在準備出手

當然 這些只是個人看法 有沒有准以後才知道













小客5509 wrote:
不用再國內互打?...(恕刪)

國家隊是假議題
現實是根本沒有國內互打而是一家獨大
我看是交通部找個名義要補助圖利私人財團

你想太多啦,只要涉及龐大利益............永遠沒有和平的一天...........

carloszhang wrote:
國家隊是假議題現實...(恕刪)


政府目前已經沒有能力可以主導這件事情了

因為目前的走向"確定" 睿能會越來越大

不用 "刻意" 整合這些私人企業了

因為市場(消費者)已經把GOGORO當成電動車代名詞了

就像20年前政府無法出來"命令"市場只能使用VHS的錄影帶

政府現在最好就讓市場決定一切就好了

carloszhang wrote:
國家隊是假議題現實...(恕刪)


一家獨大的電動機車暨能源業者, 不錯阿反正又不是公規本來就是自然獨大, 想靠原來那二家? 十年都不會有電動機車"系統"建樹啦

人家願意努力搞而別的業者認為太燒錢, 如此搞到一家獨大得到應有的回饋是有錯還是罪該萬死?

至於官方想作點業績就像其他大大講的, 反正也只能輔導, 整合到何種程度還是業者各自間的合縱連橫強迫不來,

暨然如此服膺產業上的物競天擇囉, 誰會愈趨於強大還是弱勢? 路都是自己選的最終結果也是業者自己要扛的


小客5509 wrote:
一家獨大的電動機車...(恕刪)


政府若要出來"主導",反而會讓目前"弱勢"的那一陣營的支持者

有話說,最常用的說法是------------>圖利某特定財團

若政府完全不介入

讓市場自然而然選擇自己想要的產品

就像目前看到的結果


反而政府不會被某些有心人士說成---------->圖利某特定財團


皆大歡喜


目前睿能也確定成為"自然公規"
沒錯,給了下台階,應該就要見好就收~⋯
趕快著手準備爭取利益位置才是上策!
鄉間河太急 wrote:機車龍頭自搞規格硬推IONEX系統卻銷售欠佳,自損形象又燒錢
何不乘這次機會配合政府組國家隊政策,利用這個台階下,反而對公司形象能大大加分.(恕刪)

小客5509 wrote:
該說是終於見到有guts...(恕刪)


組成國家隊的前提:
1.電池規格與參數公開,至少由3家以上合格廠商生產
2.政府禁止電池月租由單一廠商壟斷
3.開放電池買斷制,並全面開放家用充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