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銷售量已經接近市場3成了
這個速度相當快,現在不動以後還來得及嗎?
allenhuang1971 wrote:


全台機車數量多少...(恕刪)
油車是累積三四十年的量,能這樣比嗎?應該比當年度的銷售量與銷售率。假定十年後電動車當年度銷售9成。油車一成,這樣不就是滅油車了嗎?

這樣看起來,幹掉油車也會是這十年內的事。
想當年全球第一大廠Nokia
也不積極發展跟推廣智慧型手機,堅持走自己的路

如今...

其實沒必要花時間
在即將走入歷史的僑外資企業上

空有歷史傳統
卻只見股東權益不見客戶權益也只是枉然
hx135cb750 wrote:
有沒思考過,世界第一...(恕刪)


本田?

你可以去搜尋一下神電....

我想本田只在等什麼時候成本降低到多數人可以接受的範圍
hx135cb750 wrote:
有沒思考過,世界第一...(恕刪)


當年世界第一的底片製造商柯達,也是不信數位相機會取代傳統底片,堅持走自己的路,結果現在已經消失

當年Motorola 、NOKIA也是不信沒有實體鍵盤的手機怎麼會有人要用,現在只能躲在角落畫圈圈

你還信世界大廠永遠都是對的?

石油挖完前燃油車不會消失? 石器時代結束難道是因為石頭用完了?

汽車普及難道是因為馬都絕種了?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设法使用常见的工业聚合物来制造固体电解质,有望使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增加一倍,这种固态锂电池在过热时不会爆炸或着火。目前团队已经在纽扣电池中进行了测试,他们将寻找商业伙伴将这些固态电池推向市场。

新技術一直被發掘出來
目前鋰電池的能量峰值約250 Wh / kg(特斯拉的Model 3電池組)

新材料使用
將鋰電池提高到500 Wh / kg

在一樣的體積下增加電動車續航里程
或者使用更小電池組達到一樣的里程
只能說油車早晚被淘汰的
我的看法

光陽不是不推電動車, 而是沒有東西可以推出

光陽不是不研發電動車, 而是受限一些專利及缺乏創新

光陽不是不想進攻電車市場 只是 心有餘 力不足

如果光陽不推電動車, 為何帥董三不五時就推出新車來吊人胃口

如果光陽不推電動車 為何會向政府陳請, 取消油車落日條款

如果公司有一個吸引眾人目光, 可以輾壓性的擊倒對手的產品

其實道理很簡單

目前還沒有能力贏過 GOGORO 的產品 ( 技術力, 專利, 創新 無法贏過 )

光陽也知道, 先入市場者, 可以制定規格, 可以引領風向, 甚至創造傳奇.

但 前提 要有產品, 才可以行銷, 才有故事性, 才可以吸引眼球

我推測

光陽一直都有再研發 只是還沒研發出來 或是 端不上檯面

各位可以看看光陽電動車推出的時間軸, 就可以理解
yagami7215 wrote:
當年世界第一的底片製造商柯達,也是不信數位相機會取代傳統底片,堅持走自己的路,結果現在已經消失..(恕刪)


1995 年的今天,柯達發表 DC40,擁有 756 x 504 解析度與 38 萬像素,是當時市面上的第二台消費型數位相機,當時 QuickTake 100 與 DC40 都是由柯達所研發,使用相同的技術可以拍攝 24 位元彩色影像。

DC40 2002-2004年我我在數位相機IC(TI DSC21 DSC25)代理商上班時同事還拿到公司給大家看過. 1995 Casio QV-10另一位同事也帶來給大家看過


"石油挖完前燃油車不會消失? 石器時代結束難道是因為石頭用完了?
汽車普及難道是因為馬都絕種了?"
被淘汰的理由是不方便,不好用吧?
光陽「不想」全力發展電動車道理很簡單,因為會打到自己。騎機車的人數是固定的,面臨的只是選擇,選了電車油車銷售量就縮小,這對銷售龍頭而言根本拿磚砸腳,有什麼理由發展電車?
油車禁售,那是不可能的事,牽涉到太多產業了。具體的作法倒不如參考一下德國,某些區域禁止燃油車進入,讓污染排放不要集中到城市。
一個新科技取代舊科技,需要的是市場,市場的原則很簡單,就是有沒有比較方便,比較好用,比較便宜。也許換電提供了一個接近燃油的經驗,但是目前離取代還遠得很,因為單一次里程是燃油車一半不到,而且月租費仍然比用油貴,現在會賣的多,是因為騎電車的感覺比較好,電池的問題還需要一段時間克服。
我是擂茶 wrote:
我的看法 光陽不是不...(恕刪)


你把我想講的都講完了,簡單一句話: 在另一個領域比不上別人,只好自己的左手跟右手取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