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son00 wrote:
不必收購
政府開放多家電池商,生產電池,提供不同的月租費方案
讓消費者能選擇用哪家業者的電池
gogoro就負責收權利金,還有賣車
政府都要把他的電池設為公版,也想要推電動車了
要這樣才能搞大,gogoro能收到更多權利金,還有賣更多的車
只有獨門生意在做,電池只能換你家的,你高興說多少月租就多少
很多人當然就沒興趣,對吧
我辦手機門號有中華電信,有台哥大...等可辦
我可以選擇辦任一家的門號來用
如覺得不好用,合約到期後,還可以NP(攜碼)到別家電信業者
要開放才能把市場搞大
如果還是要做獨家生意,那我想要憾動兩陽一葉的燃油車市場
有困難度
或許有人會說,用不同家業者電池,那車子壞呢
那我辦台哥大門號,手機壞是找台哥大還是手機業者
我買光陽的機車,買Toyota的汽車,車子壞要找中油/台塑,還是車輛業者
本來就應該是這樣
其他業者,不管是電池廠商,或是電動機車,可以透過共通規格去交換電池
不但睿能可以賺到錢回本,消費者也方便
倘若什麼都要收歸國有,那跟對岸那個國家有何不同
電池站就可以像現在的手機基地台一樣
不管選了睿能電池站,或是未來可能有光陽/三陽/山葉/宏佳騰的電池站(或是其他公司)
你選了他們的方案就到這些站去更換
來不及或是臨時沒辦法到本來的電池站廠商更換,就收"漫遊費"
甚至,未來若嫌睿能的電池貴,就換成其他廠牌的電池月費就好啦
未來就會像電信資費那樣,有不同的方案,不用拘限於只有睿能的方案,甚至還有NP....
而其他機車廠商就專注於如何讓車子跑得更好更遠就好了
而若電池商有更好更新的電池技術,只要在相同的接口規格之下,還可以有類似3G=>4G的升級方案
這樣的發展不是皆大歡喜嗎?
解決了電池問題,真正的重點在於電動車維修體系的建立
除了核心零件外,是否可以授權其他廠商做相容的零件,開放其他廠商幫忙做零件
就像現在的車子一樣,除了正廠零件以外,副廠零件的品質跟價格是否可以獲得更好的平衡
眼前對於電動車,政府也應該對於電動自行車要有所管理
太多外勞騎著外型很類似普通機車的"電動自行車"到處趴趴走
如何界定"電動自行車"跟"電動機車",以及對於"電動自行車"是否需要更嚴謹的管理,就有賴政府的作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