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Gogoro的里程費變成0.5元的方法

Gogoro 的訂價策略有這麼難懂嗎 ?

現在收費方式都是為了養護換電站跟電池消耗的成本,才設計這種電池月租,狂騎超收的制度

不然,在台灣要衝量、要規模經濟還不簡單,學 4G 吃到飽,不用一年就可以規模經濟了

但是產能、換電站數量跟電池 ( 品質/成本 ) 都跟不上車輛掛牌的速度,你覺得這樣有錢賺嗎?

鍵盤行銷都很簡單啦,你乾脆說買公司賣給 Panasonic,這樣電池成本更低

而且 Gogoro 不斷強調減少廢氣排放,然後你還要人家衝量

電動車本來就不是設計出來長途大量使用的,搞懂電動車的設計初衷再來談量吧
計程車也是照里程收費喔!!!
如果你能接受計程車的計費方式,為什麼不能接受GOGORO的訂價策略?
電費長期補助下 加上選票 造就台灣電費的畸形

吸引外商投資 或是 造就高附加價值外銷 這都沒話說

但把能源包裝成商品買賣 從中賺差價

政府是該審視這一塊了



不要買就好了
買台機車在那算一堆 有更多更重要的事可以做

lgh1968 wrote:
睿能能設計出Gogoro...(恕刪)


何不買普通機車或電動車?
海灣藍 wrote:

是嗎?

敢真正動手, 改裝電動車, 一定是"少數中的少數"

安全問題 ?
安規問題 ?
會不會爆炸 ?

平凡人, 敢碰嗎?

而且
脫離了GOGORO 換電系統 ?

拚命改裝, 破解? 只為了能在家在充電????? 那去買 中華E-MOVING 就好了, 還更有保障...(恕刪)

現在還有原始人?
電池會爆?那麼改的人大概連拆車都有問題
安規?
改引擎的人有認證過嗎?安規是認證要賣的
安全?
結構沒動,安全會怎樣?
車會飛?
如果不是這台車經過摧殘過後兩年不到都變堪用品
早就亂改了
臺灣人的習慣很難理解?
一代拆了外殼,肢解後才發現整個車架都是互相支撐……
一拆就全散
這……要怎麼改?
留下的都是原廠控制
改外觀?不管市面那台車,改外觀都是不合法規
只能說浪費時間
我只知道能源費用,Gogoro是油車2倍多。
很貴,唯一逼迫gogoro降價方法只有兩個。
第一是有另一家夠資格競爭廠商出現
第二是現有車主聯合起來罷租三個月甚至更久。

不過你覺得可能嗎?
芒果冰拿鐵 wrote:
我只知道能源費用,Gogoro是油車2倍多。
很貴,唯一逼迫gogoro降價方法只有兩個。
第一是有另一家夠資格競爭廠商出現
第二是現有車主聯合起來罷租三個月甚至更久。

不過你覺得可能嗎?...(恕刪)




我覺得該賺給人家賺,不是一直說要支持台灣新創企業嗎?

如果gogoro一直虧損,最後沒賺錢倒閉,對全台有什麼好處?

只有我們這些車主損失而已,對別人又沒損失。

只會少掉換電的生活,通通回到傷腦筋自充時代而已。

維持好換電品質,我們隨手換了就走,想一想多花點錢得到快速方便很值得啊!

每月花個幾百就可以騎上幾百公里。

每月花個2xxx元,就可買到G2。

總要給個電站維護與電池消耗費用,這樣的花費還好吧?不是跟手機差不多?

跟高不高尚、貴不貴、值不值得.......沒什麼關係,批得言重了。

雖然樂見換電競爭者出來,但是競爭者遲遲還不出現,會不會是另外自行建置這些換電站成本太高?或是與gogoro洽談不划算?

回到老話......交給市場決定,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同意樓上. GOGORO 的日常騎乘花費是比一般燃油車輛來得高, 畢竟後者已經發展近一個世紀, 從車輛到燃料都已建立起很成熟的產業鍊.

可是, 這個費用的差距, 不是萬元, 而是百元的差距, 每個月多負擔幾百塊錢, 得到與燃油機車截然不同, 很富有樂趣, 可以讓已經開車幾十年的我願意回過頭來騎機車, 這個負擔, 非常值得.

老實說, 我每個月的手機月租費還遠高於 GOGORO 月租費呢!

惡魔的右手 wrote:
GGR的電池一顆成本1萬元有找你信不信?
空車不含電池的成本,2代塑膠殼1.5萬元有找,1代鋁合金2.5萬元有找...(恕刪)


這種成本的算法, 就等同一套電腦軟體的成本 = 一張空白光碟片 + 包裝盒的成本.

如果開公司是這樣計算產品成本的, 公司倒十次都不為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