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車汰購 台北明年(2021)每輛補助5千

pineman wrote:
這是拜18650這類類似1,2,3,4,5號乾電池的充電鋰離子電池標準化量產降價所致,只有gogoro支持者會把它講成gogoro一家的神奇偉大能力,真正了解背後原因的人也只能笑笑。

怪了,這麼神奇的電池為什麼還是無法幫助IE 125銷量突破天際?這麼神奇的電池都推出幾年了兩陽為什麼還推不出能看的電動機車?Why?Why?Why~~~~?
對付等級太低的對手,當其是路邊野狗完全忽視牠即可。XD. 看其發言是否站在消費者角度即可知其心態
pineman wrote:
這是拜18650這類類似1,2,3,4,5號乾電池的充電鋰離子電池標準化量產降價所致,只有gogoro支持者會把它講成gogoro一家的神奇偉大能力,真正了解背後原因的人也只能笑笑。


鋰離子電池標準什也非常之久了
若要以價格這條件來說
那把時間縮短到gogoro上市的最近5年

請問一下
為什麼gogoro銷量還是遠遠遠遠大於其他的問題

gogoro沒神偉大的能力
是其他的機車品牌
爛透了
cyt7241208 wrote:
請問一下
為什麼gogoro銷量還是遠遠遠遠大於其他的問題

gogoro沒神偉大的能力
是其他的機車品牌
爛透了


我引用的舊文章裏就有說明了,顯然你沒去仔細看,只看了圖就來回文了。

再引用一次給你。仔細看連結看99樓,特別是其中的第2點。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751&t=6092818&p=10

錯誤的補貼加上資源錯置(PS1)引發的短期現象,你沒有等到最後直接下結論,就會得到文中說的只看第一節就認定AOL,Yahoo是最後的網路巨擘贏家,以及瑞幸是咖啡界新王者等結論。先等到公司獲利再說都不遲,這是第一個檢查點,不管用什麼方法,特斯拉已經有連5季獲利(新聞),雖然有些人會覺得不是來自賣車本業,但能獲利就是過了第一關,當然後面還有很多關的挑戰,例如傳統車廠看到時機成熟後大舉進入(PS2)。

很久以前問的問題,再問一次。不論汽車或機車,台灣以外有哪一間世界知名廠商目前在做換電的?(指消費者以去換電站換電池為主,像綠牌emoving這種充電為主,但電池有一定規格可由消費者自行抽出來替換的,不是這裏所謂的換電)我等很久了都還沒聽到答案,麻煩你們了。

PS1: 政府補貼預算有限,應該花在正確的地方。像Tesla是充電,沒電還不能像機車用牽車的,為什麼台灣已經開始賣了也有人敢買?因為特斯拉其實是推家充為主,快充補電為輔,所以政府要推動家充設置才是長期正確之路,改善設置家充者遇到的阻礙(資金、法令、管委會),自然形成良性循環。如果特斯拉這類有美國市場及資金做後盾的電動四輪巨獸最後都起不來,你一直問台灣機車廠在電動機車這塊(不燒錢導致)數量上賣輸gogoro,稍微有點常識就可以知道這其實是個無意義的說法。

PS2: 國際傳統車廠目前只是小舉進入,還沒大舉進入,疫情應該也會拖緩一些進度。連四輪這種歐洲把禁售年份訂在2030附近的都還沒大舉進入,台灣的傳統機車廠,硬問人家為什麼不燒錢,你們怎麼不先捐錢讓人家燒?他們是營利事業,不是慈善事業。後發先至的例子google超過yahoo就不說,光facebook比google晚,抖音又比facebook晚這些現象,比比皆是,而且越晚推出者通常越快開始大幅獲利,這就是時機早不如時機巧。gogoro的時機巧嗎?我目前不這麼認為,燒錢幾年還不看到獲利契機的,就不能說時機巧。
friendeo wrote:
怪了,這麼神奇的電池為什麼還是無法幫助IE 125銷量突破天際?這麼神奇的電池都推出幾年了兩陽為什麼還推不出能看的電動機車?Why?Why?Why~~~~?


我先回覆#43樓的文後才看到這篇,但已經由#44樓的回文回覆了相似內容,以上這篇就不另行回覆了。

只是要多問一句,為什麼大家看了(我覺得是根本沒看)我之前引用的舊文,這麼簡單的答案都不能自己發現,需要別人再三解釋?
pineman wrote:
我先回覆#4...為什麼大家看了(我覺得是根本沒看)我之前引用的舊文,這麼簡單的答案都不能自己發現,需要別人再三解釋?(恕刪)
你不把自己的文 全部 引用 出來 ,不會有人會看的,就算會有 ,人家也不知道你講的 重點 是指哪裡

其實你要說的是時機對吧,歷史上 有一大堆 創新的產品 ,可是能成功的都是少數
wonderzero2 wrote:
你不把自己的文 全部 引用 出來 ,不會有人會看的,就算會有 ,人家也不知道你講的 重點 是指哪裡


真的想瞭解我的說法,自己會去看。相反地,只是想一直強辯的,跟你保證貼再多次也沒用(因為我引用的那一篇是今年5月的,而去年我早就講過一樣的內容了)。他們這兩位以前應該以前早就看過我的說法了,你以為他們真的不知道?會不知道只有三種可能:1. 記憶力需要加強 2. 故意當做看沒過,第3種就不說了,請自行想像。

其實你要說的是時機對吧,歷史上 有一大堆 創新的產品 ,可是能成功的都是少數

其實還有能否長期持續獲利,對於尚未達到此目標,甚至連單季轉虧為盈都還沒達成的,講什麼都太遙遠,而這點是辨別一間公司是潛力新星還是曇花一現的一個蠻好用的方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