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chen.mobile wrote:
呵呵...政府補助錢是落入特定財團,還是會落人口實圖利廠商的!再者若依照1KM一元來計算,粗算一公升汽油可跑30KM,每天上下班以40KM來算,那整個月下來還是沒比汽油便宜,電池買斷自充或是換電,加入電池年限成本,若仍舊只能吸引短途買菜族,或是一些說愛護環境的使用者!精算族的算盤一樣算得精!沒有誘因就沒有利基!
政府補助錢是落入特定財團
=>> 這點根本不用去管, 您知道有多少廠商只是來騙補助或是根本做不出個鳥嗎
尤其這裡是台灣,我們根本阻止不了官商勾結,只能期許真的有東西做出來,且符合百姓的期待,而不是只有騙補助,
還在GGR1的時候,覺得真的是較有錢在玩的雅痞,GGR2就是真的有誠意了,就差在月租了。
算一公升汽油可跑30KM,每天上下班以40KM來算,那整個月下來還是沒比汽油便宜,
==>> 你完全漏算了, 機油, 火星塞, 空濾, 齒輪油, 普利盤, 普利珠, 離合器, ...且..
誰說電車一定要比油車划算? 汽車最早問世那幾十年, 有比馬車划算嗎? 要比較的是便利性, 舒適性.
*當然, 我們都期許, 有一天達到足夠的規模產量, 能夠和油車差不多的耗材或是更便宜.
PS:我也覺得,充換並行,讓市場決定,是很好的。
反正大家還有疑濾嘛~
話說當年全國學校電腦課程都只教微軟的OFFICE,沒人覺得圖利廠商嗎
劉德剛 wrote:
很久很久以前,
自動行駛的馬車問世,
而賣車的要提供燃料給車主,
後來其他製造自動車的廠商也陸續推出自己的車輛,也各自使用自己的燃料。
雖然市面上玲瑯滿目的燃料,
但有的車輛停產後,
所屬燃料廠商也無法再供應了。
這對買該款車的消費者太沒保障,
車子也無法使用其他車的燃料,
車主變成了燃料孤兒。
於是消費者建議政府出面,
訂出統一的燃料成分,
使各家車廠造車時,
以該燃料為基礎來研發,
使消費權益有所保障。
於是政府為了多數現有車主的權益,挑了市面上賣的最好的車子的燃料當作公版,以讓之後的消費者不再變成燃料孤兒。
於是其它小眾廠商開始嫉妒,
說政府圖利,
其他燃料還是有市場,
不能斷了他們的生路。
於是政府回問這些廠商,
請問你們的燃料打算要永續生產嗎?
沒有人可以回答出來。
不能認同你更多了, 就是這樣~~T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