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以後公司行號,公家機關,甚至路邊的機車格都有充電座時,還需要ionex?或是睿能嗎?

導航狗 wrote:
張飛的主力客層是工具車,就是外賣、宅配這類搶時間的,他沒有那個美國時間等車慢慢充飽,寧可多花點錢換電,趕快繼續拚經濟...(恕刪)

所以設了在多充電站還是免不了要換電,但是因為機制不完備所以像ionex一樣只能給公司行號換電,台灣跳過充電直接換電而且一般人也可以換電,就像大陸跳過塑膠貨幣直接電子支付一樣。
有人就是逢台必反,有系統的換電設施被評的一無是處,硬說大陸充電比較先進。
講不過了就譏gogoro進不了大陸,這樓才歪掉了。
一般通勤,家用,有這些就夠了,跨縣市的交通工具目前油車才是主流,電動機車要換電式的才行,睿能已經先行給大家看到了,光陽推私有與公有,就是要滿足平常用與偶爾騎長途的需求用戶。睿能以後車款內建充電模組其實和光陽的方案一樣,這樣的好處就是不用一直加大電池來增加續航...。因為平常真的就是統計出來的平均一日用車里程13-14公里...一顆13ah電池真的是綽綽有餘。期待家家戶戶有充電,停車場位位有插頭的友善環境,電動車不普及也難。
10幾年前到深圳出差吃飯就都是點菜送到家,大陸跟台灣差異很大!
導航狗 wrote:

所以我說邏輯出了問...(恕刪)

那是你的邏輯出問題了,因為你只用「價錢」評斷,而不是「價值」。我舉例說,Gogoro 若採用低功率的馬達進軍大陸,可以大幅降低成本,但是產品依然可以採用較高品質的材料與設計做出區隔。搭配換電系統做出失竊率降低的產品。當產品品質有所區隔,可以拉著不同客群,當然還是有他的市場。在中國,雖然很多人買平價車,但也很多人買高級車,只要他們覺得值得就會買單。二輪車也是一樣,而且其價差也不過是以萬計而不是百萬計。這根本就不是能力問題,而是供需問題。你沒做出那個客群帶的產品,當然也看不到那個市場。


所以你只會用「最低價」看待市場競爭,這會是不合格的計畫規劃者。眼界不夠就無法從紅海中看到藍海的潛在市場。
大陸高品質電動機車,超多的

※ 人民幣:台幣 = 約 1:5



看看,高級的一台都 2萬台幣左右而已,哈雷那台比較貴4萬

更低價的小綿羊電瓶車,幾千台幣就有。
聽過一個故事,有人騎去上班,下班發現被偷了,
二話不說直接再去買一台,小綿羊電瓶車太便宜了...

註:大陸法規,電動機車最高時速不得超過45,拆限速器被抓到開單的,罰多少不清楚。所以別說這種的都是中看不中用。GGR 就算賣去大陸,限速器也是要調 45的。

**************************

電動三輪車,4萬多台幣

含電池,三輪碟煞,懸吊避震,電動窗、電動雨刷
車尾攝影機(液晶螢幕)、音響/喇叭、皮椅(前後兩人座)

車頂有太陽能板,號稱曬一天發電量輔助可跑 30公里。靠電池續航190公里











***********************************

電動4輪 才是誇張,7~15萬台幣



大陸的車價很便宜,
要啥造型都有,寶馬奔馳迪奧保時捷.....
也有他們本土品牌自有外型的

但車牌很貴,人口爆炸所以車牌有管制發放
車牌要用抽的,或花錢買,一線城市的車牌,比普通轎車還貴。

有的城市管制上路日,車牌末尾單數 星期 一、三、五可上路,雙數 二、四、六 可上路,週日不管制。


台灣買一輛機車的錢,在大陸可以買一輛迷你小4輪了,唉....

fedora wrote:
大陸高品質電動機車...(恕刪)


高品質? 自己去百度貼吧查查,有幾台不被罵到臭頭的?

沒有售後服務,品質低下的一堆。 趕快買來開箱啊。

fedora wrote:
.大陸法規,電動機車最高時速不得超過45,拆限速器被抓到開單的,罰多少不清楚。..(恕刪)


你不只罰多少不清楚,限速多少也弄錯了。

你貼的這些車,不只解限速問題,車長 車寬 車重 馬力 沒有一樣合格。

守法的企業在這種不守法的市場跟本無法生存,號稱唯一可以合法上牌的小牛二號有人買嗎。

fedora wrote:
大陸高品質電動機車...(恕刪)

台灣全面電動化後應該就會有各式車款,目前爭議的是純電池換電系或是光陽提的充電為主換電為輔,那個有利推動。按國人機車使用里程,家家戶戶,公司行號,公有停車場都有插座...電動車一定是普及後的現象,台灣法規也要修正,未來不能用cc數來管車輛(都吃電),目前用馬力來分只是延續cc分類法,電車的形式又不是只有汽車機車,腳踏車,3輪車,2人座4輪車...都會加入市場,台灣人多停車位不足,一直推賣休旅大車...路上停滿了車,事實上只供幾十人用。如果停3輪的可能多5倍,停機車10倍...。
前面有人說:要殺入紅海
結果掏寶隨便點幾個來看,只能說:相形見拙

先不說馬達性能,大陸對於電動機車,法規有限速,馬達再強、速度再快也沒用。

就說零組件等級、外型。

那些電跑車,骨架、輪胎、輪框、避震、全輪碟煞,都是貨真價實的,照片就那樣,所見即所得。

那些零件,如果要在台灣買,十萬怕是都買不起來。人家整輛機車才2萬左右。

請問台灣如果前輪要碟煞,要加多少錢?
大陸破萬元台幣的機車,根本沒鼓煞的,全部輪子都是碟煞。

就是很坑啊,眾人皆知,說實話也不行,還不讓說實話了.....


************************

台灣法規並沒有開放有車頂的三輪車,引進也不能上路的。

即便2035年後禁售汽油機車,全面電動化,如果法規不修,多樣化的車型設計,是不會出現的。

一天到晚說要發展綠能,車頂都不給用,太陽能板要裝哪?

難道要裝這樣:

那麼小片,發不了多少電,而且很醜。





政府的想法:機車就是貧民交通工具,有礙觀瞻,活該日曬雨淋,想要有車頂,門都沒有......去買汽車吧。


電動汽車,對岸便宜的15萬元不到(台幣),台灣怕是要 40萬起跳....

售價先乘以2倍就對了,更狠的 3~4倍都有。

之前就有一款熊貓小車,對岸賣不到20萬台幣,有代理商引進台灣,變 40~50萬,說多了幾顆安全氣囊,所以比較貴........氣囊是襄金子的嗎,這麼貴~

不加入國際貿易協會,會員國零關稅互惠,打破貿易障礙,永遠就只能買貴松松的國慘貨了。進口車因為被課高關稅,代理商又要豪賺,更貴。


***********************

突然想到:換電池,在大陸是流行不起來的

因為他們有:油電兩用,增程器(汽油發電機)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禁摩(禁止汽油引擎機車,只准騎電動的)
但是沒有禁 發電機

電動車,需要吃電力才能跑

汽油發電機 (92/95無鉛)= 電力來源 = 到處加油站 = 無限續航!



若不想外掛發電機,難看

買「油電兩用」車 吧。外賣的人人都說好用。

凱子才換電哩,發電機加個汽油,無限續航了。





外賣款,加大踏板,輕鬆放置外賣物品。

電動倒車,輕鬆倒退。

手機充電孔。外賣你知道的,電話要隨響隨接,夠貼心。




油電兩用 = 電動車 + 內建隱藏式發電機(整合在一起了),妙不可言!

多少錢?
一輛台幣 2萬多,免月租費。


換電要怎麼賣啊,拿什麼才能競爭

用高品質去競爭?
像這樣的,品質還不夠嗎
也就外型見人見智,配備都上擋次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