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電動車月租費的機制


Tang543 wrote:
因為加油站很多,偏...(恕刪)


光是近幾年出來的125車種 油門隨便轉都有150公里以上的續航力這點
除非電池科技進步讓續航力增加 否則電車就難以取代油車
當然可以佈滿換電站的是市區沒問題的 郊區或一些偏遠地方就沒辦法
Tang543 wrote:
不過政府目前補助建設1半,偏遠區沒有說會加碼,所以應該還看不到民營業者。

覺得應該沒那麼快
可能要等到都會區電動機車市占率有三四成之後才會開始吧
到時候就算政府沒有動作,偏鄉民代應該不會坐視不管
最遲最遲2035年前一定要完成

Tang543 wrote:再說國外加油站很多是自助式,其實要24小時也不是難事,只是偏鄉區都很早睡,24小時應該用不到。

自助充換電站就沒有什麼限制開放時間的必要,就算深夜沒人用也應該不需要刻意去限制,除非設在有營業時間的區域內(例如公所內)
不然深夜不開放頂多只是省下燈光的電費而已
杰哥含糊 wrote:
目前很多電動機車都是...(恕刪)


現在手機資費不也是這樣嗎?吃到飽或是其他方案的……如果自己不能接受,就不用手機了嗎?
如果連這點錢都花不起,乖乖使用其他方案不就好了?!
kingshe wrote:
現在手機資費不也是這...(恕刪)

你們怎麼這麼喜歡用手機資費在堵人的嘴勒?電動車歸電動車,手機歸手機。
而且
你不知道手機有預付卡嗎?
你不知道手機有預付卡嗎?
你不知道手機有預付卡嗎?
杰哥含糊 wrote:
你們怎麼這麼喜歡用...(恕刪)

現階段就是電池因素,所以電動車的里程價格還是比油車高一點
但其實油車除了要考慮保養的因素,還有油價

最近這幾個月的油價波動很厲害,最近才終於要降了
不然95每公升破30元那時候也是大家很有感

電動車基本上雖然現階段是類似方案那種,但它的電力成本的波動其實不大
至少波動不會像油價這麼多

然後前面提到的建置成本,確實兩者之間都是有建置成本的
但不論是中油或是台塑,他們建置加油站的時間至少已經有10年以上
基本上他們在台灣的加油站建置已經趨近飽和
再加上底下還有全國、福懋、台灣優力(已倒)、統一等加油站
這些加油站除了跟中油或是台塑買油,建置加油站的費用有些不是中油或是台塑出
所以現階段早就不太需要去計算建置成本了,要算的大概只有運輸成本

而電動車,不論是換電站還是充電樁,都是最近這5年內才開始在台灣興起的東西
初期本來就會有不小的建置成本

然後,你提的一開始先說換一組電池大概多少,然後再以使用多少就付多少這樣下去付費
這點也是普遍人士所希望的,但電池本身的價格,就算你我都覺得可以負擔好了
其他人也會這麼認為嗎?很難講

我們不能否認,當前的電動車技術,要完全取代油車是不可能的
可能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有辦法
但就目前的收費機制,以目前的銷量來看,至少還是有人接受的
AKSN74 wrote:
現階段就是電池因素,...(恕刪)

建置成本不是應該要算好折舊攤提個二 三十年嗎?總不能因為一開始成本比較高就收比較貴阿,加油站建置成本更高,還有煉油廠的成本等等,他一開始也沒有說成本高所以比較貴以後回本了再降價,這樣一開始用的人一定幹死,被當盤子。
另外現在用月租的方法電池也是我們在付阿,睿能總不是慈善事業幫我們付電池我們只付維運成本吧!

boyssea wrote:
廠商存在的目的是賺...(恕刪)


沒錯!!
廠商存在的目的是賺錢,又不時慈善事業,沒賺頭搞屁,就是ETC一樣,都是精算,最吃虧都是消費者!!
杰哥含糊 wrote:
你們怎麼這麼喜歡用...(恕刪)

杰哥含糊 wrote:
建置成本不是應該要...(恕刪)

能接受就買就辦
不能接受就
不要買不要辦

該知道都知道了
在那裡鬼打牆

杰哥含糊 wrote:
建置成本不是應該要...(恕刪)

那是因為電動車目前還是一個各家都在摸索的階段
它的市場是如何,哪種模式最適合,都還沒有一個決定性的方案,不論哪家都一樣
而且油車的話,它已經是百年的技術了,早就有很多前例可以參考
因此它可以去預估那個成本,包含國際油價的波動
可是電動車還沒有這麼多前例可以參考

然後你說電池成本,也確實我們有在付出,每個月付的月租裡頭
都包含了電池維護、電費、還有其他各項的維護成本在裡面
但我認為這對目前的電動車來說沒什麼問題
反過來說,油車每公里的油錢花費,也會受到油價波動還有車況而有所影響
而且各位是否知道,目前的油價公式,中油賣出去的汽柴油其實都是在虧損的?
那也幸好中油是國營企業,如果今天是全民營的話搞不好會是地獄級的漲價

杰哥含糊 wrote:
建置成本不是應該要...(恕刪)


一個才出現4年的新系統要如何算折舊成本, 你可以算給大家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