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廠商不會吃飽撐著花倍數的錢做營運,卻只有睿能有先見搶佔了市場就因為其他廠商不想建,所以,他們失去佔領市場的先機了充電,需要更大的停車空間及更多的充電樁,都是要占用時間空間,便利性不足若是發展到騎回家才充電,那還是需要回家充電,才能再出門啊!便利性不足,所以,需要換電站才方便科技的發展,換電站整體汰換,這些成本轉做儲能系統,重建的新電池將轉為下一回的儲能系統,將不斷的轉大錢
睿能現在就可以出國拚第一了阿現在就可以馬上把換電站蓋到國外發大財阿還在台灣等什麼?ch22502000 wrote:沒錯,廠商不會吃飽撐著花倍數的錢做營運,卻只有睿能有先見搶佔了市場就因為其他廠商不想建,所以,他們失去佔領市場的先機了充電,需要更大的停車空間及更多的充電樁,都是要占用時間空間,便利性不足若是發展到騎回家才充電,那還是需要回家充電,才能再出門啊!便利性不足,所以,需要換電站才方便科技的發展,換電站整體汰換,這些成本轉做儲能系統,重建的新電池將轉為下一回的儲能系統,將不斷的轉大錢
樓主真的有研究過世界各地的機車市場或走到過很多國家了嗎?每國的環境不一樣,不是台灣適合其他國家就適合更何況如果只是能源輸出,不是機車輸出,其他國家的能源供應商不會自己搞嗎?為何一定要GOGORO不可?好啦,我們怎麼可以一直抹殺大家做夢的勇氣
ch22502000 wrote:1.唯有經台灣消費...(恕刪) 目前全世界換電機車最大的樣本數就在台灣台灣睿能的經營模式應該是目前規模最大的換電案例日本的國家隊本田最近說~電機車的轉型不如想像中簡單在印度需要有幫手如果日本國家隊能收編睿能在印度使用GGR系統採用降速、低月費的方式也許能在印度推得動
你有看過東南亞市場上賣的日本四大廠的車嗎??你以為日本進口台灣,加上嚇死人的關稅的價格就是日本250cc以下車在全世界的公訂價?日本的機車市場比台灣小阿,日本四大廠的重心從來都不是日本市場阿...haoah wrote:日本多處於寒冷氣候不利於電動機車發展而且在250cc以下一般通勤用機車無價格上優勢所以我敢斷言台灣狗肉絕對有和日本一搏的實力
jonson0409 wrote:有人說美國距離...(恕刪) 美國的越州車是騎去逛街的嗎,人家一騎上千哩...換電有個問題,想看看放在外面的換電站上面積滿雪,可以充電嗎,有沒有想過鋰電池的工作溫度?在車內好控制,在外面的換電站難。或許魯大說的,他冬天去柏林沒有看到ggr的原因吧?我想如果武嶺或是合歡山莊也設換電站,冬天冷點也不能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