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uyu0938 wrote:
出處:台灣智慧移動產(恕刪)
事實上全台灣電動汽機車用的電加起來,跟台積電用的電比起來根本是九牛一毛。要降低發電廠的汙染,該做的應該是把台積電等高耗能產業趕出台灣吧
台積電一年用掉至少124億度的電量 (這還是一年前的統計數據)。
我們假設一台電動機車一年要用掉1000度的電好了,把台積電趕出台灣,這省下來的電量夠1240萬台電動機車用喔,而且是很離譜的一年騎到1000度電的里程喔(一年騎到2~3萬公里以上)。
p.s. 輸配電的損耗,充放電的損耗上面的計算全部都納在裡面了
難不成台中發電廠一直吵說要啟動2號機發電,是為了應付Gogoro換電站拓點?
要說是台積電、Google對政府游說施壓討電用,我還比較相信
結論就是這個討論串根本是假議題 真要降低電廠汙染,應該是要把台積電趕出台灣
阿不然是在叫民眾相忍為國騎又吵又會排廢氣的油車,然後電廠的電全部給台積電等高耗能產業爽爽用,電廠廢氣民眾一樣要吸好吸滿的意思嗎
Google斥資200億 傳加碼在台蓋資料中心
【台積電蓋電廠2】3奈米新廠是吃電怪獸 超過台南市民生加商用總和
Ja100cky wrote:
我只知道台灣老車不少(恕刪)
看你裝啥濾罐 3M的有很多選擇.
其實口罩有防PM2.5得就算可以了.
GOGORO商店就有
淨對流
這家公司的要說好用.
說真的耳掛式的都有密合度的問題.
類似英國RESPRO那種的才密合度高.
但RESPRO跟耗材濾片都很貴
比較便宜版本的是NEOSHILD 缺點就是他濾片是活性碳,過濾不了PM2.5
國產有衛風的,濾片是可以防PM2.5但口罩主體很容易變質.
1個月那個泡棉就開始變質了會搞得你臉黑黑的.
跟他們反映了也不知道有沒有打算改善
detail0830 wrote:
汙染物總量上,平手 (還沒有定論)
...(恕刪)
沒有平手啊.燃油車哪來的乾淨!?
本來不是很想打,但好像不稍稍長篇大論講下不行了.
本來很單純:使用情境比一比就好了
電動車:不管你用多久,開多遠:沒有廢氣排放
燃油車:要看你油耗.你停車怠速也在排放廢氣.有人嗆說有怠速熄火,但他們都沒用過.也被嗆了,多少車主上車就把他關了.有沒有廢氣排放?這無庸置疑吧.
然後就要扯電動車要充電,那電怎來?那發電廠的排放總比燃油車多吧?
對,總排放絕對比燃油車多.但發電廠發電都給電動車用哩!?
發電廠的排放數據都是公開透明的.電動車用幾度電,那就分擔多少汙染.
依舊遠遠低於燃油車的使用排放
這裡就又開始扯電力輸送的損耗率跟充電的效率.
一算,終於看起來多了一點了,但還是低於燃油車
你知道從哪裡開始就完全失真還不自知嗎?
從扯發電廠開始.電要發電廠供應,那燃油呢?
發電廠的排汙數據公開透明,那煉油廠呢?
輸電網路有損耗,充電有效率問題.
那運油沒損耗?加油機沒損耗?
一直以來很多看似喔~挖掘真相喔,電動車有這麼多東西沒算到要算進去才能跟燃油車比汙染.
結果燃油車你一直都只有拿使用情況的數據,沒有像電動車這樣還跟你算燃料的生產跟運輸?
你說怎可能是平手?怎可能是沒定論?
任誰都稍稍想到就知道燃油車整個供應產業鏈有多髒多汙染!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PT-教士 wrote:
一堆不是住火力發電廠附近的假掰環保文青在那邊嘴
帶種的來龍井住個半年試試呀?
然後只會嘴能源轉換效率這種假掰的東西
對,帳上寫的好像很漂亮,然後1度電可以跑幾公里好像也很美好
要不要來嘴一下油車和電車在重負載狀態下(重油門或爬坡、載重)的能量秏損比例啊?
汽油車就算開的人有病,都全油門在灌的,油秏最多就是最佳油秏的一半。
電車?
你碰到個爬坡或中時間激烈操駕的,那個續航力大概只剩原本官方數據的20%吧
我就住在台中火力發電廠10KM內耶!!!
也有騎gogoro
夠資格發言了吧!!!!!!
台中火力發電廠3km內
晚上非常臭
晚上非常臭
晚上非常臭
晚上非常臭
不是發電廠是其他的工業廢氣
5km以上就沒味道了
台中三井在工業區北邊
若是在南邊就糗了(這大多都是北風)
電動車的現在里程差異大
是因為沒有變速器
沒有變速器是電動車的優點,但效率就會差了點
才重新起步的電動車 (100年前銷量曾大於油車)
再幾年絕對會不一樣
telsa 3~4年會有400w/kg的能量密度電池芯
特斯拉馬斯克:容量擴大 50% 的 EV 電池有望 3~4 年內量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