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拉拉拉 wrote:
1.最重要的,占整車成本最大的電池生產技術在別人手裡
2.換電系統N前年就有人提出,完全沒有新意,本田想做就做,光陽的充電站也可以立刻改為換電站,任何人都可以做,根本沒有入門門檻
3.高功率馬達早就滿天飛,高性能電動機車沒有技術上的難度
4.月租費不足以支撐換電系統運作,等錢燒完就等著倒閉
5.現階段油車仍然盛行,民眾未有做好換電動機車的心理準備,如果這套換電系統是在正式禁燃油車之後,由於電池成本昂貴,或是仍然無法做到快充,民眾認為充電式還是不好用,只能選擇換電式的情況下,睿能就可以因應市場來訂出正確可以營利的月租費,也許換電系統本來月租費就會很貴,但是到了只能騎電動機車的年代,民眾還是只能接受高額的月租費
1.所以光陽有此技術嗎?
沒有
2.光陽之前還是提充電的,現在聽到GGR拿到換電公版生意才說要換電?
原來是100步笑50步阿
3.高功率馬達早就滿天飛?
結果光陽電動機車的時速多少??續航力才多少??
4.既然這麼強調月租不足以支撐換電
那怎不先等GGR倒掉再接手,現在就吵者政府改用光陽的
5.說穿了不就是因為政府下決心未來禁賣油車
才會引發光陽轉頭搶電動車的生意??
而且光陽油車技術有何進步可言??對我而言除了車價、維修費以外都沒進步
要靠杯GGR壟斷的可能性,那光陽從以前到現在就是靠政府的保護壟斷燃油機車生意
就算GGR在未來真的壟斷電動機車市場了,光陽也沒資格說GGR
總結下來,這些到底是GGR的致命點??還是光陽的致命點??
馬8年完全不甩電動機車的品牌,是能開發出技術?
一個AK550從概念車到量產販售花幾年了??
人家政府要的是現有的技術、設備,還等你在那慢慢開發、Debug??
更別提光陽在台灣還是壓垮機車路權的最後一根稻草
GGR有在那邊說台灣機車騎士的心態未到位嗎??
GGR有說台灣市場不夠大,所以賣國外比賣台灣當地還便宜是合情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