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大跌了,你認為電動機車還有未來嗎?

7萬元一台,成交價更低。之前看到有人買的是6.8萬,很像還有6.5跟6.3的。
鉛酸跟鋰電的價錢本來就有差別,而人家的市場大,已經一堆城市都禁好幾年的油車了,自然成本便宜很多了

控制器功率60v30a跟72v30a頂多2000w的功率而已,速度約40km/h左右而已

而且他的馬達才35mm磁鋼800w而已

zeroking25 wrote:
鉛酸跟鋰電的價錢本來...(恕刪)


台灣CANDY規格相差無幾,您可以扣除電池後看看CANDY還要多少錢,
大陸兩倍半以上的價格,大陸空車不含電池折合兩萬台幣。

台灣光陽CANDY定價超過八萬五,網路價77500,扣除電池後空車會是兩萬嗎?
Candy 2.0規格是2000 W,這台是800W?
只看規格太粗淺了 難道身高體重一樣 兩者的體能就會一樣嗎?

先看空車規格
可以省的有那些? 馬達 控制器價差差到好幾千都有

看不到的部分
人工組裝費 雖然台灣人低薪水 但是仍然比大陸絕大部分賺得多
車架 沒拆開哪裡能比?
懸吊 不是說雙槍有氣瓶就能賣一樣的價錢 大陸一對150人民幣 台灣一堆廠商賣好幾千破萬
前叉光是正副廠內管電鍍層 另外油封的壽命就可以差很多 這你看規格也看不出來

再怎麼便宜 先通過台灣自有一套的安全審驗辦法再說 這都是額外一般人看不到的成本
看看哈特佛進了一堆大陸檔車來 結果燈系驗不過還不是改成檔車萬年圓燈
看看大重機進了一堆歐盟合格車 結果噪音 油耗 環保排氣衰退係數打槍各水貨商無數次
不然為什麼重機可以賣得比國外貴50% 一般人自己搞不定阿

另外含電池全車兩年保固 備料等隱形成本也無法計算

可以罵廠商黑心 不否認台灣黑心品也很多
但是比較應該有實際資料真憑實據 而不是隨便掏寶拉規格出來就好棒棒
台灣也是有賣外型的機車廠 但是車主後來成為維修高手的機率太高
比規格 比外型 比價錢都很厲害 但是車王一堆 這個也是成本





golden888 wrote:
Candy 2.0規格是2000 W,這台是800W?


回去看台灣光陽CANDY,應該是高速馬達2000W功率,加上變速齒輪組減速,
我一直以為是透過變速後輸出扭力相當於2000W。

不過,看法不變,完全不值得超過85000台幣的定價,以此性能來說,這是天價。

這台也很漂亮,但跟友牌超像的。

要比要用同級車來比,800W電自,空車價2萬。
Candy的只是單速而已,是使用減速齒輪,沒有多段變速的效果
比價不過是消費前的標準作業程序的一部份而已,不論是本國自己跟自己比或是拿對岸或其它國家的電車價格來比~
重點是:電車有沒有替代品?消費者為什麼不買該替代品而要買電車?誘因在哪?目標市場又是誰呢?年輕人?中壯年?老人?上班族?軍公教?工人?
依樓上網友提供的數據,還有電車一台要賣到八萬多?這…都快成奢侈品了吧,還需要政府補助嗎?即便是花兩萬買一台電動車,就我個人而言,是完全找不到有哪個切入點可以說服自己的,廠商仍有很大的行銷空間尚待努力~

但說到「補助」,那又是另一層面的問題了!
是誰說可以領補助的?政府為何要推動這項產業?背後有什麼更大的戰略考量嗎?難道不能讓該產業靠自己的力量從競爭中擴大市場?目前的關稅和非關稅障礙保護的還不夠嗎?還是有政客企圖用盡千方百計,表面上保護國產商,但長期而言卻不斷在浸蝕、弱化產業競爭力?

泰國、越南等我們常視為相對落後的國家,由於國際大廠的實體投資與經營,他們的造車工藝漸漸不是兩陽一葉可以相提並論的了,我國政府的大戰略在哪?靠光陽代理kawasaki重車就能提升我國的造車水品?架高審驗門檻,藉些拉抬國產車售價就能讓國產商永續經營?政府對產業,是一直保護?還是一直弱化?我開始懷疑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