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不到12000元平價電動機車


惡魔的右手 wrote:
我想所謂的機車規格...(恕刪)

你不去試騎講再多都不能體會,穩定性的差別,
二手電動機車加買新電池不會超過3萬,鋰電的電自現在都3萬以上了。
當然一個是新車一個是舊車,可是新車能新多久,最終可使用年限二手電動機車可以比電自久。
01的文章多爬一些,超過5年的em很多,甚至早期前一代的電動機車超過10年了也在服役中,
你有看過有人分享3年5萬公里以上里程的電自嗎?
cbeck wrote:
你不去試騎講再多都不能體會,穩定性的差別..(恕刪)
完全同意~

没騎過的油車人士總以為電動車都差不多!
殊不知電自、綠牌、白牌不只有性能上的差別而已,
騎乘感與穩定性完全不同等級,
自己親自去試騎很容易就能區分其中的差異了!

我雖有一台五年多机車外型的電自,
但入手GGR2後還是勉強自己最好一周騎一次並充電,
電自除了跑不快之外
(拔掉限速器,我的滿電實際最快也只有40幾,快樂表可顯示到58,約打八折)
騎起來輕飄飄、遇路面不平也易晃,
跟GGR2相比真的感受天差地遠!
胃口被餵大後很難回去騎電自的!

如果還不信,
建議去一般電動車行與GGR門市分別去試駕一遍,
一定可馬上感受到那好幾萬的差別~
當然了,
如果你不是熱血一族只想短程代步用,
電自也或許夠用!
電動自行車:指經型式審驗合格,以電力為主,最大行駛速率在每小時二十五公里以下
且車重(不含電池)在四十公斤以下之二輪車輛。
問題就在車重,才40公斤先天骨架體質就不良
而電動機車除了EM50.EM80這種小型車空車重只有50多公斤
其他大一點的車,空車重都有70幾公斤,骨架強度自然差很多
你真的有騎過大賣場的腳踏車嗎? 腳踏車用大力踏是可以騎快...但是看輪徑速度會不一樣,我以一年騎一萬公里的經驗告訴你,我的腳踏車只剩車台沒壞過,其它斷的斷,裂的裂,破的破,還好我有能力自行維修,所以車子設計上是什麼就是什麼,超出的部份都是在玩命~
Tang543 wrote:
你真的有騎過大賣場的腳踏車嗎? 腳踏車用大力踏是可以騎快...但是看輪徑速度會不一樣,我以一年騎一萬公里的經驗告訴你,我的腳踏車只剩車台沒壞過,其它斷的斷,裂的裂,破的破,還好我有能力自行維修,所以車子設計上是什麼就是什麼,超出的部份都是在玩命~


拎北騎腳踏車已經25年以上,沒騎過5000元以上的腳踏車
但是沒有遇過哪台腳踏車的極限時速會低於25KM的...兒童版腳踏車例外

變速腳踏車隨便騎都可以超過時速25KM好嗎? 只是體力問題不會這樣騎長途
人類百米賽跑的冠軍時速都超過35KM了...

惡魔的右手 wrote:
拎北騎腳踏車已經25...(恕刪)

身體是你的,錢也是你的,喜歡買什麼車都可以,大家只是經驗交流而已,不推電自的人都是以前騎過電自現在改騎電動機車的人。
你覺得電自一樣可以騎很快你就買電自,電動機車就是用料比較好、成本比較高,不要想用電自的價格來買電動機車。
省錢的方式很多永遠比不完,你覺得電自便宜有人就會說賣場腳踏車更便宜,甚至你說的跑步也可以時速3O以上什麼車都不用買。
我那台16吋的輪徑GPS均速約22公里,20吋的輪徑約27公里,沒有26吋車,但估計可以上到32公里...但是要長時間均速跑除非是選手,還有年輕人(體重輕,精力好),40歲被叫阿伯的人騎個均速15~20公里就累死你了,另外,16吋車從拉拉山一路滑下來時速度也可以到45以上,只是你會有一瞬間上天堂的感覺(突然被什麼嚇到煞不住時...),機車之所以叫機車,就是當你滑下來速度50公里多時還是覺得你可以操控的住車子,不用害怕煞車會彈出去,車子會失速... 所以騎的是重機也是機車本身設計上就在80~100公里速度時還是可以操控它,所以騎什麼就像什麼,需要騎到40以上請買機車款,60以上請買GGR,100以上請買重機,如果只有25公里以下需求,買電自不錯,想運動買腳踏車,最環保就是走路~~
151515151515部分文字....恕刪..

車維修..整復中.........................................
部分文字....恕刪..

車維修..整復中


olleg123 wrote:
我就納悶
為何台灣沒有生產這種電動機車
是電池原因?
這台我在2010年大陸買才RMB2350 不到台幣 12000
騎到今天還可用.....換過一次電瓶RMB600
短途市區很好用
若是台灣市場有這種價位的.....那又何須政府補助?....
相信一但有這種價位電動車,很多市區使用者應該有機會汰換
況且大陸這類電動機車已很普遍,生產應該也不是多大技術問題
怎台灣生產或是進口都要好幾萬,到底差別在哪?
是機車市場生態
還是真的技術品質有差別?
電池若改為鋰電池,差價有那麼多?
為何市場大家一直都在論Gogoro
我認同Gogoro的科技性
但科技應該帶來實用性以及價格優勢
.....................................................................

隨後 我陸續詢問專業人士
(機車行和腳踏車行)和查詢相關資訊...

推測可能是承軸滾珠或細微金屬擊響音;
...大概是俗稱(珠碗公)滾珠..略鬆或未上潤滑黃油..
...以及零件銜接"關節部件"組裝鎖固強度不足
...或輪胎+胎壓相關..等等問題肇因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