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換電相關專利,來交換 "唯一" 公規划算嗎?

政府原本有意,要將睿能的換電系統,設為 "唯一公規" ,不過卡在專利權利金而作罷。

因為睿能覺得, 用換電相關專利,來交換 "唯一" 公規不划算。

我個人是覺得這是一場划算的交易。因為,成為公規,至少可以得到,"經濟規模" ,與 "避免其他廠商成為公規" ,這兩項好處。

不知道各位覺得划算嗎?
文章關鍵字
yurue wrote:
政府原本有意,要將睿...(恕刪)

只有你划算,我覺得擁搶的比較快。
你跟睿能一樣,不想付出任何代價,就想成為 "唯一公規" ,坐享獨佔市場的利益。

tjptw wrote:
只有你划算,我覺得擁...(恕刪)
當然不划算, 若釋出全部專利, 大家就可以不付費用自己做, 而不買我的成品, 那我賺什麼? 而且別人若製作出成本比我低的成品, 反而會搶我生意, 那就虧更大了, 所以要成為公規沒問題, 釋出部分專利也可以, 但關鍵的專利一定要收權利金的, 不是嗎?
公規? 我若是睿能股東, 談都不必談, 都已經花那麼多錢蓋換電站了, 才來說要搞公規, 去你的公規.

今天如果同意政府用的我的當公規, 也只是給政府一個面子而已
21家電機車廠,有20家說 充電車才是主流

不用管換電車,有沒公規啦

6分鐘就充飽了
<<只是不知道要幾年後才能實現>>
感覺政府只是因為睿能的供電站較多
因而選擇睿能當公規
如果在睿能未蓋充電站時
或許睿能還會為了普及率考慮
現在已經500座充電站了
實在沒必要放棄專利來求得台灣的公規
說實在的
在台灣設充電站類似一個實驗性質
若成功了可以直接複製在其他國家
當然睿能應該是有辦法讓投資人相信會成功啦
如果我是睿能, 我絕對不放專利, 以取得政府的公規

睿能的如意算盤只是想開放電控系統給別人做車, 電池及換電系統還是用睿能的
就算公規不過, 未來也不會有人可以取得公規
也就是只要睿能反對, 政府就無法進行公規的制定(起碼這次就是因為有人反對,公規才破局)

接下來睿能因為已經募到資了, 加上已有五萬台車在路上跑, 預估2018年底約為十萬台, 1000個換電站
其他廠商想要做換電, 從現在到年底能夠弄個200站就非常了不起了

消費者如果選擇換電車種, 在車輛性能差不多的情況下, 會選擇換電站多的, 還是少的?

之前選用換電車種的消費者因為沒得選擇, 所以睿能的銷量才慢慢提升到, 直到G2才一口氣提昇起來

但新的廠商已經沒有這種機會了, 因為睿能的換電網密佈的情況下, 選換電的人, 不會去選一個少少換電站的廠商!

所以如果我是睿能, 我絕對不會放換電相關的專利去換取政府的公規
因為當台灣佈滿了我的換電站, 第二家要出頭, 真的很難了
因為一旦買了車, 感到換電不方便, 就只能賣車, 到時候又得損失一筆
yurue wrote:
你跟睿能一樣,不想...(恕刪)

你問這個問題之前,你有沒有想過,睿能現在大股東是誰? 外資
如果你是股東(外資),你會願意把專利拿來換一個市場這麼小的島國當公規嗎?

腦袋很重要.... 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無償做慈善事業
台灣專利換台灣唯一公規。

不是拿 全球專利換台灣唯一公規。

johnko.lin wrote:
你問這個問題之前,你...(恕刪)

如果你是股東(外資),你會願意把專利拿來換一個市場這麼小的島國當公規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