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8月機車銷量劇減32% Gogoro 2 躍升125cc最暢銷車款。

來源: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905000232-260202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905000235-260202

內文節錄:

受到民俗月與中南部水災影響,加上基期偏高,8月國內機車銷量僅7.2萬輛,較去年同期重挫逾32%
創今年以來最大跌幅。光陽、三陽分別在Nice 100、Vega 125新車效益發威下,市占率逆勢攀升。

根據監理所領牌資料統計,8月國內機車銷量為7.2萬輛,年減32.1%、月減10.0%,年減率為今年以來最高;
累計前8月國內機車銷量達54.8萬輛、年減7.8%。
業者分析,8月中旬起進入民俗月,加上長達3周的的豪雨災情
重擊機車銷售的傳統大本營-中南部市場,影響民眾上門購車意願。

展望後市,在去年平價車大賣墊高基期下,業者預期接下來每月機車銷量都將遜於去年同期
全年機車內銷總量預估,也從去年的100萬輛下修至80萬輛


銷售氣勢扶搖直上的電動機車,8月也踢到鐵板,除民俗月、823水災干擾買氣外,受到「Gogoro2 Delight粉紅突襲」,及光陽「Many 110 EV」兩款新車出貨不及影響,單月電動機車總領牌數僅6,880輛,較7月下滑4%。

Gogoro上(8)月新車領牌數約5,800輛,遠不及接單量8,000張,不過Gogoro2家族所有車型領牌總數達5,424輛,超越所有市售125cc燃油機車,躍升為8月台灣125cc等級機車單一最暢銷車款

Gogoro解釋,8月新車訂單衝上8,000張高峰,但其中有不少是衝著剛發表的「粉紅突襲」新車色而來,面對突然湧入的訂單,生產對應不及,使領牌數字出現落差。

至於新投入電動機車市場的光陽,同樣因為生產初期產能無法立刻拉高,加上電池等重要零件供應不順,Many 110 EV車款直到月底才交付首批車給經銷商。但短短數天光陽電動機車就領牌573張,躍居8月電動機車市場二哥,實力讓對手不敢小覷。不過,光陽強調今年電動機車事業仍處於開辦初期,會以通路、Ionex充換電站的布設為首要工作,不會刻意追求銷量快速成長

【新聞】8月機車銷量劇減32% Gogoro 2 躍升125cc最暢銷車款。


===================================

總體而言,今年八月尤其有豪雨銷量真的降低很多
即便有新車的光陽三陽依然減少年減3X%

gogoro則是因此比上月出貨少,但卻依然年增22%
訂單數量則是達到新高

gogoro 2 成功躍升為"125 cc單一銷售最佳車款"
不再只是除了GP125以外的 "中高階125cc車款" 最佳了
油車是產能夠大,所以銷售量會受民俗月影響。

睿能是因為產能要排隊,才會給人這樣的錯覺吧。

不過,或許水陸兩用的關係,後續訂單應該會持續湧入....

上個月買一部中古黃牌大羊,4年車騎3000多公里才9萬出頭,比一些150新車價還便宜

新車價格貴到離譜,我是不會去買新車的

WilliamSnail wrote:
來源:https:...(恕刪)

這也是新聞,是怎樣?賣越多虧越多?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903000424-260102

WilliamSnail wrote:
來源:https:...(恕刪)


"至於新投入電動機車市場的光陽,同樣因為生產初期產能無法立刻拉高,加上電池等重要零件供應不順,Many 110 EV車款直到月底才交付首批車給經銷商。但短短數天光陽電動機車就領牌573張,躍居8月電動機車市場二哥,實力讓對手不敢小覷。不過,光陽強調今年電動機車事業仍處於開辦初期,會以通路、Ionex充換電站的布設為首要工作,不會刻意追求銷量快速成長"



話拐個彎說也行, 明明八月最後一週才通過電動機車購車補助認可列入清單中, 否則那七萬九千八的綠牌原價連本版某個咖都在價格公開後轉彎希望改買黃牌電動重機=不會買=講幹話!

一到七月光陽電動機車生產量764台: https://greencar.epa.gov.tw/introduction/emobile.aspx?type=6

而電動機車產業網到8/31當下光陽電動機車補助累計到了1075台: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752&t=5558114&p=1

就當一到七月生產量=掛牌補助量好了, 實際增加僅311台, 加計昨天9/4(統計到9/3以前含假日累計1090台,預期領有補助的many ev吧不到330台)

所謂"短短數天領牌573張"若是真, 或許要回溯到8/1開賣時累積訂單因只差補助認可過關才能提列一次消化, 但看來不受補助還有二百餘台掛牌, 比方特定社群裏確實有些非車行的其他行業店家在開賣時透過車行購車沒聽到要求補助或可能電動車雙修

月底才交付首批給經銷商, 不是該一次一千五百台嗎? 只有不到六百?

至於電池等零件供應不順當產能無法拉高理由? 笑掉大牙! 一則供應鍊期初供貨順暢都無法掌握還讓重要零件供應商牽著走?! 光陽是第一天玩電動機車嗎? 二則照當時媒體報導內部訊息光陽自己要搞到八月中過後才投產, 自己壓生產交貨時程

還有充換電站位置店家到現在諱莫如深, 只會敬請期待?! 免費發個1500顆快充座給經銷商有這樣難? 還是快充座要經銷貼一點? 或是免費給經銷快充座但要求認購一台ev才可以?

mx3000 wrote:
這也是新聞,是怎樣...(恕刪)


當然沒有人會做賣愈多虧愈多的事情...
賣愈多當然是收入更多
虧損是投資擴大(擴建交換站, 產線 ,店面...)

開一家便利超商初期幾年也都是虧本的很正常...
不可能初期就把建置成本賺回來

mx3000 wrote:
這也是新聞,是怎樣...(恕刪)


國發2015投資不過三年就要人家轉正或平掉?

狗2還是2017年中以後推出才開始大賣, 在這之前整整二年靠狗1撐, 每個月頂多千餘台初頭, 衝不上去, 狗2開始後半年才有每月均約三四千台成長

人家不是只有造車在賣, 電站投資也是支出, 沒達到三十萬輛前都在燒

~~~國發基金不以帳面盈虧作為操作目標,而是以國家政策為主,預計明年要準備50億元上繳國庫...如果隨著投資項目盈虧而出脫股票,就變成與民間創投基金爭利,這不是國發基金成立的目的,如果以單一公司表現來衡量國發基金,也不盡完整~~~

所以別的廠商聰明啊...
人家一開張就說要賺錢了,當然不願意掏自己口袋出來蓋
政府不補助,充電站我就慢慢來
等政策牛肉出來了再去搶
至於買車的車主你就乖乖提上樓吃自己的電吧

看到GGR的對上個月8000多台的說明,感覺GGR還是在躲10萬台取消補助這個門坎。請問下如果若今年超10萬台,明年取消補助又少於10萬台,後年是否恢復補助(條文第六條對這部份沒有詳細說明)?

WilliamSnail wrote:
【新聞】8月機車銷量劇減32% Gogoro 2 躍升8月125cc最暢銷車款。



我很欣賞Gogoro, 但電池焦慮困擾著我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