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續航里程、駕駛感受、外型跟售價,最後選了Skoda Enyaq Coupe,踏入純電的世界
其實當初去本來是看休旅車版的Enyaq 85,因為後車箱容量比較大
但實際經過Enyaq Coupe兩天一夜試駕,最後決定入手Enyaq Coupe
其中一個原因是Enyaq Coupe續航里程為609公里、Enyaq 則是573公里
這36公里的也是個不小的差距,長久累積下來也是很可觀
我也知道實際開會因為路程、載重或黃金右腳的差異
不過官方測試續航畢竟是在相同條件基礎下的測試,總歸來說多少還是有參考價值
業務是說兩台的風阻係數不同,Enyaq Coupe最低0.23、Enyaq則是0.25

另外一點是我跟家人實際看過也都覺得Enyaq Coupe的外型比較好看
斜背造型很有跑車感,車頭造型也跟休旅車版不同,也比較帥氣
而且下半部分少了霧面防刮材質,看起來順眼很多


當然斜背造型也讓後行李廂空間就少了15公升,不過實際使用感受差別不算大
棧板下方的空間也已經有分隔區塊,收納很方便

Enyaq coupe的頭尾燈很有水晶的立體感,走靠近的時候還會有迎賓動畫
每次要開車都會很有儀式感
而且也有標配離車上鎖,鑰匙在身上走遠一點就會自動上鎖
剛開始要適應一下,怕會不會有個萬一沒鎖上,不過現在已經習慣了



車上很多功能都是有實體按鈕的快速鍵
像是冷氣口下方那排輔助駕駛、駕駛模式、倒車顯影、中控鎖、冷氣調整、前後除霧
有些按了之後雖然還是要進到螢幕調整,但不用在車機選單找來找去就很方便
方向盤上也都是實體按鈕,也就不會有還要低頭確認是哪個觸控按鈕的問題



冷氣的溫度調整雖然還是在中控螢幕裡面,不過是會一直顯示在螢幕的下方,不論進到哪個功能頁面、或是進到Carplay,都會常駐在下面
基本上風量都固定在4就很剛好,只要調整溫度就可以

中控螢幕的左上方、靠近駕駛那側也有另外5個功能的快速鍵,實際用也是很順手
這5個也能替換比較常用功能,我大多數只會用到後面三個,充電、冷氣常駐跟車內循環
AutoHold我後來也設定快速鍵,是因為發現在倒車、或是需要比較細微移動車輛,如果踩煞車就會啟動,變成還要輕踩油門才能繼續移動
關掉AutoHold就不用每次還要再去點一下油門,只要放煞車就會繼續移動
(放煞車滑行的概念)

如果這些快速鍵還不夠用,從螢幕上面往下滑 (跟手機一樣) 就能有更多快速鍵
功能順序也是可以自訂排列
Enyaq可以連接有線或跟無線的Carplay,按鈕下方也有一組手機無線充電的位置
不過這個要小小抱怨一下,因為只要放比較高的飲料或是寶特瓶,就會幾乎擋住無線充電的位置,如果要拿手機會變得比較礙手
無線充電目前還沒遇到手機過熱的問題

還有一點也是當初試駕沒有發現,連接Apple Carplay並且在導航模式下,方向盤前面的螢幕也會同步顯示簡單的導航資訊
不確定是不是只有蘋果的導航可以同步,還是安卓也可以

標配全速域的Level 2,ACC不只可以跟車到停、並且啟動AutoHold
只要手還握在方向盤上,如果前車往前移動,ACC還可以繼續自動跟車,不用按任何按鈕
高速遇過好幾次大塞車,有這功能很輕鬆
車燈基本上都是自動模式,有次下大雨要開前霧燈,才發現改為是”惡劣天氣燈”
除了前面照得更遠,左右兩側也有增加照射範圍,比傳統霧燈還要更遠更廣

目前以我自己的使用方式,基本上可以說沒有遇到里程焦慮
家裡、上班或出差附近都有充電站,快慢充都有,目前大概一個多禮拜充一次,而且都是在上班時間充,不會耽誤到工作或其他行程
這段時間也才發現原來台灣已經有更多民營充電站,站點位置都還算不錯
甚至各大旅遊景點也都有大型充電站進駐,出遊的時候可以利用遊玩的時間補電
唯一要考慮的大概只有各家的電費差別,目前充過最低5.6塊、最高12塊,以這樣來算充滿一次可能會差到400多塊以上




這段時間也發現民營充電站的品牌根據點都越來越多,之後再分享各地站點的使用心得
以及暑假難忘的台北>墾丁不充電長里程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