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本來的Nokia 6500 Classic經典機用得好好的(別笑,我承認我有年紀了,但是我還是帥又有型好唄),雖然是續約來的但使用一年多一條刮痕也沒有,又輕又薄質感又好,再加上沒有上網需求,所以即便是萬年不變老介面也不在乎,反正我就是打電話、傳簡訊大概這樣的使用狀況而已。
話是這樣說啦,但到身邊朋友一個個跳入智慧手機、唉什麼呸什麼的一大票,每次在臉書看到他們打卡、或者又在哪個好玩的點傳來個機車訊息、有需要時隨時拿出來查個資料啥的,其實我也很想試試看(畢竟我也年輕過啊,啊~~~~~)!但是礙於我不想花萬把塊在手機上,所以即便心裏有點癢但遲遲沒有入手(其實最大原因是我剛敗了鏡頭:C家的APS-C鏡皇,整個乾到爆啊~
)。反正就是五月的第一個周六,我那通訊行的同梯好友打來問我相機能不能繼續借他的事,剛好說到手機這個點,這小子說最近有支門檻很低的智慧型手機(好便宜的鮑魚怎沒找我~),問我有沒有興趣先拿一支用,反正跟我借的相機也沒那麼快要還(機車!老實說要續借就好了還來這套!)。好吧,反正我也想用Android手機,以物易物也不賴,好用就留著不好用就罵他,哈哈哈~
好啦,順便測試這顆新鏡頭順便發開箱文,來囉:

很簡單的外盒,還有一起給我的觸控筆,外盒質感還不錯,有當初當女友買GRD3的fu~

觸控筆是用螺紋與筆蓋結合的,這樣應該比較不會容易遺失吼?整支是金屬的,這個質感不錯;但是後來發現整支手機放在包包裡的時候,有好幾次這支筆會脫開旋蓋,是不是把它做成有磁性的雙重保障好一點啊?

打開打開,最上面是一層泡棉。

拿掉泡綿以後,就看到有貼著保護膜的手機了,旁邊還有比較硬的吸震泡棉保護。

拿起手機還有一層紙版,下面都是配件。

配件(從上排開始)有充電器主體、插頭腳座、電池、大小頭USB線、耳機、保固卡跟快速指南,然後我現在才注意到手機的型號是G1317S。

耳機有送海棉套,然後整體的質感跟以前我買高檔隨身聽很像~

我不太懂這個充電器主體為什麼要這樣做,節省空間嗎?還是可以多國切換電源插孔用?然後下面是USB的線材孔;說到這個USB線可以拆下用電腦充電的設計不錯,兩用的功能!不過這又讓我想到一個點:那可不可以拿到車上用,反正也是用USB頭啊?改天來試一下。

3.7V/1260mAh的電池,跟10元硬幣的大小比較。

由於還沒付錢(說老實話我沒想要給我同梯說...),基於我做人是有品的這個前提,還是小心點的好;正面45度角來一張。

素素的背面也來一張,感覺沒有正面漂亮...

手機正面的頂端來一張,右邊是電源按鍵,左邊是3.5mm耳機插孔(應該沒看錯吧)。

右側面來一張!上面是音量控制鍵、下面是拍照的快門,中間的凹槽是記憶卡槽,使用micro SD,可是包裝裡沒有附給我(可惡的同梯還要我自己跑一趟去凹)。然後我要吐槽:音量按鍵很鈍、要按很用力且不是按了就出現顯示。

底部中間是小頭USB的充電孔/傳輸兩用,右邊是吊飾孔。說到這個吊飾孔我就有點氣餒,附送的觸控筆上面的細繩明明就沒有很粗,為什麼我在這邊穿了半天穿不過去,結果細繩裏的尼龍線還直接給我跑出來,是我手殘嗎?然後,不用觸控筆的話有些畫面要點選不方便、掛在那邊的時候要放手機有時候又卡到,誰教教我怎麼放比較好啊?

手機的左邊光溜溜,沒有設計按鍵也沒有任何突起凹陷。

來吧來吧,撕掉保護膜來看看廬山真面目吧,啊嘶~~~~~


哈哈哈!看習慣了小螢幕,一下子看這支有點不太習慣,查一查好像是3.2吋的,240x400畫素的螢幕。

電池還在充電,所以還沒有開機的畫面,然後充電的時候最左邊的燈會亮紅燈,充飽會變綠燈;Logo上面是通話揚聲器,其他的還要去翻說明書。

手機正面都沒有實體按鍵,最下面左邊應該是主選單、首頁、第三個我不知道(螢幕上的功能放大?還是看地圖?後來知道是搜尋),第四個是返回,我應該沒講錯吧?

YA,有三百萬畫素相機柳,然後M字上面那個應該是補光燈吧,閃光燈應該會大一點?下面的小孔洞應該就是外播時的揚聲器吧。
趁著電池還在充電,順便唸一念這些手機廠,記憶卡不給我能體諒,但是為什麼都不給座充跟皮套了?搜尋了一下這支手機的資訊,好像真的才推出沒多久,估沒多少東西好看,現在是叫我自己摸索就對了啦!好吧,趁著手機還在充電,我覺得我要講一下我原本的舊愛。

這就是服役一年多、當初很想要、到現在也還很喜歡的手機-Nokia 6500 Classic,有夠薄而且是金屬的上半機體,那個鋼琴烤漆很耐,而且人家還有內建1G記憶卡、還送皮套跟吊飾!

電池蓋板是塑膠的,但是質感處理不錯,再加上我使用還蠻小心的,幾乎都沒有刮痕出現。

用了一年多,除了數的出來的幾次關機,這背蓋我從沒拆下來過!

好不容易推開背蓋、拿下電池、抽出SIM卡,再見小黑,我要去跟安捉伊合體了~


話說新手機的電池好大!想想也是必須啦,那麼多功能、那麼大的螢幕要吃電,所以電池電量要夠大。
不過這倒是讓我想到另一個思考的角度,到底是因為螢幕要大所以手機變寬,還是因為不能變厚所以電池只能往橫向發展導致手機變寬?乾脆把螢幕作成左右摺疊的方式、要使用時往兩側翻開像書本那樣使用不就好了(謎之音:這麼會講,那RD就給你作就好啦~)?
另外要吐槽一點就是,這個背蓋的設計讓我覺得有點不夠安心,我按了老半天以後發現,在相機鏡頭下方還有一個卡榫,要確實按壓此處、整個背蓋才會很牢固的接合,害我以為拿到瑕疵品~


全部裝好以後,按下電源開關鍵,就出現了這個畫面。

WOW,光亮的小圓點還會從左邊一路跳到右邊,我覺得有虛榮心的fu~

開機大概不到一分鐘就跳到這個畫面,應該算快吧?解鎖後就是這個畫面,我覺得看起來蠻清爽的,時鐘、常用功能這樣的擺設好像大家都差不多?那就由上往下一個一個點來看好了。

碰觸時鐘之後就出現上方的預設兩組鬧鐘、還有下方的目前時間顯示,再點進去可以作設定。

怎麼給我出現這個畫面?是我沒插好嗎?不死心看一下剩餘電量,結果我找不到?只會顯示什麼功能吃多少比例,啊我是需要知道這麼細幹嘛?跟我講現在剩多少電就好了啊。

中間的天氣狀態顯示點進去後,畫面出現『下載所在城市天氣資訊中』,不過我等到下班都沒出現?原來是我沒連線啦,哈哈哈,自己蠢還怪手機(結果我連線以後也是沒出現啊,是哪邊的功能也要一併打開嗎?)。

點選聯絡人圖案,奇怪,怎我電話簿裡的聯絡人沒出現?原來是要先把SIM的資料轉過來喔?照著指示作,就可以把卡上面的聯絡人資料轉過來啦,就會出現現在的畫面。

點第二個簡訊圖案,也一樣要把SIM卡的簡訊資料匯過來,反正跟著操作一遍就對了。
而在Google Exchange功能部分,就是要進入G Mail、並且把附加的功能一併開啟(行事曆),由於是第一次使用,所以我接著又進行登入啦密碼啦一堆的。鍵入帳號與密碼,畫面下方就會出現下一步的選項,跟著做就對了。接著就是相關的設定也要設定一遍,弄好之後再進行下一步。
如果沒有Google帳戶的,也可以現在就申請一個新的,反正也是照著指示作就對了。

最右邊Market點進去,看到很多標示著免費的圖案,原來這就是安捉伊市場(Android Market)喔,看起來怎麼都像是遊戲的樣子?先看看下一個,有時間再來玩好了。

上面也有幾個選項,點第一個應用程式進去就是這個畫面,老實說裡面的東西我還是霧煞煞@@

再來就是遊戲,點進去有一堆免費遊戲,用來打發時間應該不錯!

最後是我的應用程式,因為我剛剛都沒打開,所以這邊是空白的沒錯吧?

最左下的通話圖案,碰觸以後就是這個樣子,數字蠻大蠻好按的,按出來的數字顯示也夠清楚。

最右下選單樣式的圖案是通話紀錄,可以顯示撥出與撥入或未接來電等資訊。

最下方最中間有一個像九宮格圖案的16圓點圖案,兩邊各有四個圓孔,然後在開機以後,是左右各二白色亮點的狀況。點右邊的白色亮點,左邊的白點就會往右移動、等於是把widget往右移動(看吧我也知道widget!)所以等於是說,開機以後的配置,是左右各兩頁的widget選項,以碰觸白色亮點的方式來移動頁面。
接下來就這些功能圖案,從最左邊的開始看起好了。

拉過最左邊頁,依序是攝錄影機、錄音程式、相機與圖庫,下方『輕觸即可選取音樂』碰觸後會進入記憶卡讀取資料。右邊拉過來就是開機以後那個同樣的畫面,這邊就不重複了。

然後這一頁的配置除了KKBOX以外好像都是股票?這個我沒興趣,先跳過;下一頁就是開機之後的主畫面。

把右邊第一頁拉過來,依序是數據連線、無線分享、設定與瀏覽器,下方是五個狀態顯示列,該功能作用時下方就會亮起橘黃色的顯示;不過為什麼狀態列的圖案是五個、上方的功能選項卻是四個?這樣我有點搞混了@@

拉過最右邊頁,什麼?沒東西?沒東西幹嘛還要一頁?這個邏輯我搞不懂~

螢幕最下方的四個按壓式的功能圖案(我不知道這個的專有名詞該怎麼說),按下最左邊的,會出現五個選項,由上而下由左至右分別是新增、桌布、搜尋、通知、設定,其中新增這個選項點不進去耶?桌布就是更改桌布設定,搜尋就是直接連上Google找、通知則是有簡訊或是行事曆的行程提示,設定則跟主螢幕畫面的設定widget一樣。

對了,中間有個4*4圓點的圖案,按下去就變成這樣,可以秀出全部的功能圖案,我就不一個一個講了。



再來按壓那個房屋形狀的圖案,就會回到手機的原始待機畫面;在來看到那個放大鏡圖案,按下後就是蒐尋,這不又跟剛剛第一個圖案下包含的功能重複了?我有點搞不懂這邏輯?至於最右邊的迴轉圖案就是返回功能。

再來操作位於右側面的音量按鈕,我發現要比較用力按壓才會有反應,而且按下去之後、顯示音量的橫長條圖案還不是立即反應,差點害我繼續更用力的按!不過按壓最下方快門鍵的時候,就會直接進入拍照/錄影模式,這個就蠻實用的。
那接下來就從最左邊頁開始看起吧!

最左邊頁的最左邊功能就是攝錄影機,點進去以後就是這樣,上面還有幾個功能可以選。

最左邊的功能是選擇攝影畫質的,有五個選項可以選。

再來是閃光燈模式,可以選擇關閉或開啟;所以是說可以開著補光燈攝影囉?

再來是白平衡設定,有自動、鎢絲燈、日光、螢光燈、陰天五種,可是我發現在室內的時候,鎢絲燈跟螢光燈兩種模式有時候會判不準@@

最後一個功能是色彩效果,有懷舊色調、負片效果,同時可以選擇影片品質的VGA或CIF,我沒聽過CIF是什麼格式?

攝錄影機之後是錄音筆的功能,數字部分是錄製的時間、下面指針的部分是音量大小;這個錄音程式還不錯,超大的時間顯示已經錄製的時間,下面那個指針顯示的是收錄聲音的音量,不過錄進來的音質普通,而且周圍噪音也會跟著收進來,好像是無解的狀況。

再來就是照相功能了,在上面一樣有五個功能選項,左邊第一個是變焦的選擇;然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為什麼這時候才提醒我要插記憶卡,我剛剛按下攝錄影機的時候就沒提醒啊?

插卡以後就變成這個畫面。

數位變焦從1到4倍有六種選擇,這邊要用觸控筆比較好點,因為我用手指去點,比較容易點錯@@

再來是閃光燈模式,有開啟、關閉、自動三種選擇。

再來是白平衡選擇,一樣跟攝錄影機模式下的選項相同。

這個拍照有座標標示功能耶,好新奇!

最後一個是曝光補償的選擇,+2到-2共五段。

第二頁的功能,看起來都是股票,這個我沒興趣也用不到,跳過~

再來就是關於無線上網的一堆功能了。

其實要知道有沒有連線,看手機與Google伺服器的連線狀況馬上就知道了;照片裏面還未連線,是因為我不知道去哪裡開啟連線(就說你化石還不承認)@@
好吧,至少手機告訴我說,我現在不能完成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網路連線,這麼明白的敘述我才懂嘛,人家是第一次使用智慧型手機,所以不知道怎麼操作也是合情合理的嘛!後來完成連線以後,螢幕最上面會出現3G的圖案,這就放心啦。

聽說手機要上網是要從這個Wi-Fi網路去設定是吧?好吧,那我找一下,新增Wi-Fi網路是吧,再來下一步。

這個又是什麼?我看不懂?
好了好了,經過一連串動作我終於連上網路、把信箱的問題搞定了,現在來看看我的信箱跟行事曆吧。

奇怪,行事曆怎變成這樣子?原來是因為螢幕大小的關係,當天有標示行程的就會在當天的空格裏,以藍色的小點標示,再點進去就可以看到註記的資訊了。

接下來終於可以進行我這老古板認為的上網啦,既然在01開箱、那就連到Mobile01來看看囉,在網址列打入www.mobile01.com,當啷:媽我現在在用手機上網啦~


這麼小的螢幕是要看啥?還好畫面最下面輕觸就會出現+跟-的符號,就可以將畫面放大來瀏覽,這邊的放大畫面我覺得速度還OK,不會卡卡的。

看了沒一分鐘整個卡住,原來是訊號不穩,只好重新再來一遍。

然後突然出現這個畫面,我整個看不懂是啥意思,只好又打去問我同梯,他說我連到別的地方去了,嚇得我趕緊關掉@@

重新整理過的時候,好像會因為要下載圖片等的有點久,就看到網址列那邊的圓圈圈一直在轉。

要轉換版別的時候,就真的要放大好幾次才能點選個別的版,不然實在是太小看不到,點下去也會點錯。

好吧,那就來看看可以放到多大!剛剛比螞蟻還小的字,現在跟手機最上面的LOGO一樣大了,我覺得字體的清楚程度還OK,反正不會看不清楚。這個螢幕看圖片我覺得還OK,沒有很細膩的驚艷感,但是也不至於霧霧的。

但是在移動頁面的時候我覺得不是很方便,像現在照片裡面,上面是文字下面是圖,如果我要拉頁面往上、是點著文字那邊往上滑,這樣是還好,如果是其他功能的時候,很容易就按進去那個功能,用觸控筆也是差不多的狀況,這個我覺得有點討厭~@@

左上方那個星星標誌應該就是類似我的最愛,不過手機自己內建了好幾個網址,不是我自己輸入的;不過奇怪的是,當我關掉Wi-Fi以後再開,我加入的網址不見了?是哪邊操作錯誤嗎?

好吧,先不管了,上臉書打卡先!一樣是輸入帳號密碼,等著通關設定;連線速度我無從比較,大概跟剛剛開01網頁差不多。然後,真的有打卡耶!就在要打狀態那個欄位的下面!哈哈哈,我要打卡啦!我換手機的目的終於可以達到了啦XD
來試試看跟電腦上臉書差多少;點進去每個朋友的狀態,即便是少了左邊的個人功能列、還有右邊的廣告/活動欄位,我覺得還是比桌上電腦慢一點,不過至少畫面看起來清爽許多,要看目前誰在線上的話就點上面那個臉書的英文,之後右下方就會出現聊天室;想一想這樣也對齁,不然小小的螢幕要擠進去那麼多功能是要放哪~

好吧,功能大致都玩過一遍了,為了怕上網費用暴增(我還沒去更改費率咧),還是先把上網關掉好了。找了一下,要從設定這邊進去更改,反正目前的狀態是啥、再點一次就是相反,開啟的變成關閉,然後再確認一次真的有關掉。

然後我這老屁股實在不知道這樣做到對不對,所以只好用室話打去問我同梯,他說這邊網路模式要作確認比較好。


確定網路模式是選定在GSM/WCDMA優先,不然如果有這兩個以外的網路模式開啟的話,這個月帳單可就要讓我噴血了@@

最後當然是要重新檢查一遍,確定網路功能有切斷,這下子可以放心了~
好吧,這一切對我來說都是新奇與不熟悉,那至少拍照我可以來好好玩玩,畢竟以我自己來說,我蠻重是照相功能的品質如何,所以我貼上實際拍攝的照片,只縮圖沒後製讓大家看看。

晴天夜間戶外約晚上八點、白平衡自動、關閉補光燈、右後上方有水銀燈,顆粒感還蠻粗的。

陰雨天下午約三點、白平衡設定陰天、來拍路邊水溝,距離約四十公分左右,這張的質感我覺得很不錯,有慢速快門的fu~

再一張一樣的設定拍樹,照片比實際狀況亮了一點點。

晴天早上約十點半、白平衡自動,拍出來的照片我覺得有一般消費機的水準了。

晴天室內、白平衡自動,照片比實際環境黃了一點。

陰天室內下午約一點,光閉補光燈、白平衡設定陰天,食物的色彩有點失真。

陰天下午約兩點、白平衡設定陰天、關閉補光燈,這張的真實度也很好。
以下幾張食物的照片,均為晚間約七點,室內光源是桌上的蠟燭,白平衡設定為鎢絲燈、關閉補光。

這張距離約十五公分,高腳杯的上緣有點變形。

這張也是一樣的距離,就只是顏色比較淡。

這張的顏色比上一張真實,好像黃色系的比較準一點?

正上方也大概是十五公分拍。

這湯的質感就跟真實狀況非常接近,但是色彩飽和度還是差一點。

距離約十公分拍攝,試了五六次都有點失焦,大概到十五公分左右就很好,然後後方距離大概一公尺多的玻璃杯出奇的美~


主菜的狀況跟上兩張一樣,就是色彩飽和度低一點。

這是不死心還是要近拍,發現十公分真的不行,但是十五公分就可以了,哈~

這是斜著角度拍、距離約二十公分,跟真實的狀況差異就是暗了點。

拍夜景拍夜景!手持能維持這樣的水準很不錯了吧~


右斜一點再拍一張!其實放大可以看到粗粗的粒子,但是想想也正常,拉高感光度本就是這樣。
相機部份的使用,我發現這應該歸類為晴天機,倒不是說光源不足的地方就一定不行,而是光源充足的時候所拍出來的效果跟真實環境的差異不大,如果光源不足的時候開啟補光燈,色溫比較容易跑掉,除非拿遠一點再Zoom In,可是又會有點抓不準焦距。
玩了一個多月,除了股票那邊的功能我沒去碰以外,幾乎都玩過好幾遍了。說實在的,要我用這隻手機能發揮到一半的功能就偷笑了,因為我根本就沒用過這類型的手機,所以任何可以進行傳統手機以外動作的功能,對我來說都是新奇而第一次的嘗試,更所以我哪裡會知道這隻手機設計的到底是好還是壞,如果以我來判定好用與否好像不太客觀.....。
基本上我覺得,在網路使用上一定是比桌上電腦慢的,所以我想只要讀取網頁的顯示有在跑、沒有Lag的狀態就算是OK;能匯入接駁網路功能,例如行事曆、收發信件、需要的時候上網查一下資料,對我這個智慧型手機的處女來說已經覺得很不賴,當然如果能夠跟電腦一樣快是最棒的啦~~~(幻想中)
但是有些地方,或許基於我沒有使用過、還是這個架構就是如此,例如不能將除了手機通話訊號以外的訊號連結方式作一個快速功能嗎?畢竟這還是一隻手機啊,如果對於平板電腦這樣的要求就有點牛頭不對馬嘴了是吧?

還有,聯絡人的新增方式很迂迴,以前的手機只要輸入電話號碼,就可以有直接的選項問你要儲存還是其他,但是現在我要儲存一組號碼進去,要先打號碼、再按房屋圖案左邊那個按鈕、選擇新增、然後跳出一堆格式讓我填,這真的很.....還是這功能就是要這樣?

還有這個功能,我也是根本就搞不懂要幹嘛的;既然在搜尋模式要使用語音搜尋的功能、就必須要使用耳機麥克風,那麼不是應該要提醒使用者嗎?怎我想了半天才知道是要這樣?感覺少了點人性化的考量。
綜合以上各點基本上算滿意,除了收訊比我原先那隻差一點以外、耗電的狀況我覺得還OK,都不上網的話可以撐兩天(手機充飽後到顯示需充電),玩了一個下午的網頁、電力顯示也還有一半以上,續航力應該是不錯吧?
以上就是GSMART G1317S:我的第一支智慧型手機開箱,謝謝收看~
PS:小弟是第一次使用Android手機,憑著一股熱血所以發了開箱文,其實是想拋磚引玉、請有研究的神人們指點指點,不然我覺得光看說明書或者是自己摸索很不知所云,也請有這支手機的大大們一起交流喔~
)下市前一波特價便入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