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當時台灣的APP商店還沒上架這個遊戲。時間一過我也都忘了去注意這件事。
直到上周帶小朋友去在百貨公司玩具部看到AppMates賣的實體Cars2小車。
才驚覺原來台灣連小車車都已經開賣了。 那軟體一定已經上架了。
回到家一搜尋才知道自己資訊大Delay,已經不少人下載下來玩了,
而且還有人已經買到小車車玩得不亦樂乎。
大概查了一下網路的相關圖片以後,當晚我也下載了AppMates Cars2的遊戲。
遊戲是免費的,不過小車車倒是賣頗貴的,我記得百貨公司好像賣0.9K吧。
所以興起了我想DIY的念頭。
當晚下載後,我參考網路大家的小車的背面,大概估算了一下。
我馬上用家裡有的料理用鋁箔紙與一小塊珍珠板隨便做一個。

從上面圖片看到我真的很隨便做。

帶著忐忑的心情,因為隨便做的,我也不知道會變成什麼車,或是會不會成功。
心中想著....希望是閃電麥坤,我家兒子最愛閃電麥坤了。
沒想到一放到遊戲中...還真的可以用可以操作。
不過不是閃電麥坤...答案揭曉...是閃電麥坤的對頭法蘭契斯科(超哥)


不過至少實驗成功,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思考了一兩天後,今天跑了一趟電子材料行。
買了寬度5mm寬的導電鋁箔膠帶(一卷大概100左右)。
又跑了一趟文具行買了一片5mm厚的珍珠板。

把珍珠板裁了幾塊約3cm x 2.5cm的大小,
然後又開始做實驗,把鋁箔膠帶貼上,測試。
反覆測了一陣子,終於測出了五台不同車子了。
這是這五台底部接點。

正面我都用鋁箔貼紙接起來,這樣一隻手指頭也可以玩。
只要放上去不同的珍珠板,遊戲馬上可以偵測出不一樣的車子。

因為我兒子很喜歡閃電麥坤,所以其實我一直以要測試出閃電麥坤為目標。
但是一直不成功,每次都會變成別的車子。或是辨識不出來。
後來我仔細比對網路圖片,發現閃電麥坤的比較短。
用大概2.8cm x 2.5cm的珍珠板,
然後在上面中間貼出0.5cm的長度鋁箔。
下面兩個鋁箔間隔是0.7cm。
上面鋁箔底部與下面鋁箔頂部距離為1.5cm。
成功了以後,我就拿出我兒子的TOMICA閃電麥坤小車車,
準備把珍珠板加在底盤,並用雙面膠固定,也用鋁箔貼紙黏出一條導體到外殼。

下圖可以看到鋁箔貼紙從珍珠板裡面貼出來,這樣才可以在玩的時候透過手指導通下面的觸發點。

見真章的時刻來臨了,把車子放到iPad上。

雙手放上去,握住兩旁我們貼出來的鋁箔貼紙。
果然成功了,可以看到閃電麥坤頭燈光線亮起來了。

下面是操作的影片。
不知道會不會因為這樣讓我兒子沉迷電玩。
那我應該會被太座殺頭....@_@
[10/05補充更新]
我把目前我測試出來的車子量了一下。
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如果還有其他人測出其他的車子,麻煩也分享一下喔!!

昨晚小朋友玩的不亦樂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