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在今年的蘋果開發者大會後段,蘋果介紹了一個可以用來線上協作的白板叫「Freeform」,可以自由筆記,或畫上任何東西,以及多人線上一起參與編輯,看起來有點酷。這功能中文叫「無邊記」,它隨著iOS16.2及iPadOS 16.2推出更新,也正式跟大家見面了。
其實不只iPhone跟iPad,Mac更新到Ventura 13.1後,也可以取得這功能,但個人覺得最適合使用無邊記的裝置,還是有Apple Pencil,可以更隨意手繪、拖曳的iPad們。
所以這回我就以iPad Air來試用介紹啦。
無邊記是什麼?

它是一個沒有分頁的白板,提供一整塊空間讓你塗寫、編輯,這塊白板可以在10%到400%的大小間縮放,範圍蠻大的,有相當多空間可以自由填上素材。
「無邊記」裡可以用Apple Pencil塗寫,可以貼上照片、影片、文件...多種檔案,提供符號、便利貼、文字框...等工具,空間又大又自由,所以用途很廣。
- 筆記是當然的,這很適合發散式、跳躍式做筆記,常需要東拉一塊註解,西加一塊補充的人。
- 可以用來畫會一直延伸添加的草圖、流程圖、心智圖、計畫圖、架構圖、邏輯圖、時間軸、人物關係圖、方程式、算式、化學式、腦力激盪、靈感筆記...等。
- 也很適合用來做inforgraphic這類資訊圖表的草圖。
- 尤其推薦給喜歡在構思階段,以塗塗寫寫來幫助動腦的圖像型思考人。
以上這些內容,如果需要跟人一起討論,「無邊記」也提供線上協作的功能,可以邀請其他人一起共用白板,對方在上面加加減減的編輯,也會同步呈現在所有人的畫版上,共享「無邊記」時同時開啟FaceTime之類的群組視訊,就可以配合白板,共同討論、腦力激盪之類的了。
不過這目前僅限在也有「無邊記」的成員間協作,也就是對方也要用最近更新的iPhone、iPad或Mac。
我自己試用時,除了用它畫了「無邊記」圖像介紹外,也做了以地圖為中心的富士山旅遊規劃,然後發現很適合這用途,因為一來它可以放很多素材,照片影片、連結、地圖...,網路上收集到的資訊幾乎都放得上來,二來它空間大,很多暫時要留下的資訊,比方待決定的住宿、比價、待查的交通時間...等,都可以先放在一邊,不干擾本文,之後要去自助旅行時,試試用無邊記規劃看看吧。不過收集資料時會開很多網頁,這在大螢幕的Mac上做會比較舒服。


長怎樣?
長這樣,一塊乾淨的空間,上方簡單放了幾個icon,但內含的工具不少。
有哪些工具,怎麼用?
下面的解說都是在「無邊記」上做的,也可以從中看出無邊記包含的工具跟用法。這些點擊都可看大圖。
★ 手繪塗鴉
首先提供了手寫手繪的的工具,面板上應該都算熟悉的工具,而且不是只能用Apple Pencil,手指也可以畫。其中還包含了隨手寫,而用隨手寫輸入文字時,也可以切換用語音輸入,現在蘋果這套語音輸入的辨識力蠻強的,可以善用。

另外也有用筆或手指圈選的工具,但用這方法的話,目前也只能圈選用手繪的東西,非筆畫的還不會一起選中,要全選過個別選擇另有方法,後面來說。

★ 便利貼
這工具也很好用,有一些暫存或是要特別強調的,就可以用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便利貼記錄,貼上可以打字,可以手繪,也可以排列前後順序。

★ 貼上符號
這是個頗豐富的工具,內建16類,很多符號可以用在筆記裡好看一些,且符號上也可以打字標示,這有用過蘋果Keynote的應該很熟悉。
但個人覺得最方便應該是這邊的多種線條工具,要拉虛線、箭頭、線段..都可以,要做工整流程圖會很好用。但目前還不能手繪形狀時自動成形。(覺得這蠻基本的,看之後會不會更新吧)

★ 文字框
這個有用過任何筆記App的應該也不陌生, 蠻方便是可以直接從網頁上複製,或拖曳一段文字貼上,而且顏色跟字體大小都可以保留。以及拷貝樣式貼到各段,也可以加快做文件的速度。

★ 貼上附件
最後這個貼上附件,是個龐大的工具,可以放進「無邊記」白板的項目很多,包含拍照、掃描、相片、影片、文件、錄音/音樂、各種連結...等,幾乎包辦常見類型,然後每一項都可以快速瀏覽,影片跟音訊更可以直接播放。

貼上連結的話,不管是來自網頁、YouTube還是地圖,都會顯示成一個可以辨識的縮圖。在這些縮圖上都還可以手繪註記。

可以放在白板上的檔案類型也很多。

★ 縮放
在左下角可以調整白顯示的範圍,小到以10%顯示全部,大到以400%觀看細節。

★ 選取物件
從上面的試做也可以看到,最後你會貼上很多種素材,若想一次性整理,可以收起所有工具,在空白處點一下,來做選取物件。你可以一個一個點,也可以手指或滑鼠拖曳一次多選(若有鍵盤,按著cmd鍵也可以一個一個選),然後把它群組起來。就可以一次性移動、調整大小。
或是批次編輯、排版。其實「無邊記」在拖曳素材想對位置時,也有自動參考線可對齊的功能,幫助編輯整齊文件。

一起上線 共同協作共同使用
無邊記也支援共同協作,但對方也要有無邊記才行,目前這還是蘋果裝置限定的功能。你可以用訊息或郵件...等方式傳送連結給對方,邀請他一起編輯,同一個白板最多可有100人一起,右上角會有參加者的頭像。
預設是參加的人都可以編輯白板,也可以再邀請其他人,當然主持人也可以視需要變更參加者的權限變成只能瀏覽,或知道連結的人都可以來看。

上線後,兩邊在白板上的作業,寫了什麼、貼了什麼,都會同步到對方的白板上,而且會用不同顏色的游標框跟出現一下的頭像,標示對方正在編輯這個地方
這裡用老師和學生在練習日文測驗做示範,紅色筆畫是老師,藍色筆畫是學生,可以注意看一下書寫時,有不同顏色的框線標示對方在畫哪裡,而且筆畫同步的速度也還蠻即時的。
正常這時候可以打個FaceTime比較有對講感,但我害羞啦就算了...

更多人參與的話就可以用來腦力激盪,或是小型授課了。
白板管理
做過的白板,目前就是以最近項目、已共享、喜好項目這樣來分類,或照時間排列,還沒像備忘錄那麼細膩,或可以自建分類夾、下Tag之類的,不過這感覺不是很難的功能,看之後會不會更新加上吧。
匯出成品
編輯完成的白板,可以匯出成PDF,或是列印出來。一張白板就是一頁,如果希望文件看起來是正常大小,可能將白板調到100%後,再去調整內容素材的大小。看放進去的素材有多少,以上面那幾張「無邊記」介紹圖來看,照片、影片、文件、形狀....等所有素材都用到了,這樣一份約23MB。
「無邊記」的內容大致是這些,有一點比較抱歉是,我並沒有用過很多白板或線上協作工具,所以不是很清楚「無邊記」跟其他同類相較不同在哪,但簡單爬過其他白板的介紹文後,整理出「無邊記」目前最主要少了的,可能是不支援以Widows或網頁共同參與吧。另外其他白板有一鍵投票、舉手發言...等的設計,可能那些更適合多人線上會議用。
另外就是目前放了很多素材的文件,有時Loading,或縮放時顯示得會慢一點。(就算是M1處理器+8GB RAM的iPad Air也是)
個人覺得「無邊記」特色就在簡單乾淨、iOS內建免費用、空間自由、範圍自由,對思考跳躍發散,沒法在一開始就組織好筆記的人,應該會很有幫助,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