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蘋果曾經發表過一項叫「Tap to Pay on iPhone」的服務,然後先在美國上線。
簡單說就是讓iPhone變成感應支付的收款機,消費者可以把感應式信用卡,或NFC手機,靠近店員手中的iPhone,就可以嗶~感應付款,等於用iPhone代替收款讀卡機的意思。
這項服務即日起也在台灣上線了,而且名稱蠻有趣的,叫「iPhone卡緊收」(查一下資料,台灣是美國之外第二個引進的市場)。
想用iPhone當收款機的店家,即日起就可以跟合作的支付業者申請了,第一波是提供給使用中國信託,以及TapPay支付系統的商家,如55688台灣大車隊、台灣大哥大,以及「蟬說」豪華露營Glamping、明易足體養生館、二手3C交易平台「US3C」、藝文共享服務「The Bridge Art」...等商家也會陸續導入,之後還有「FunNow」、「iCHEF x 客立樂」、「intella英特拉」等店家也會提供。
接著台北富邦銀行今年稍後就會加入,使用台北富邦收單的店家可以留意看看。
這服務說來跟店家比較有關,對消費者來說,現在我們的付款動作是左邊那樣,以後可能就會看到右邊那樣的情境。

雖然是放在iPhone上感應(透過NFC),但消費者不是侷限只能嗶Apple Pay,只要是感應式付款,如應式信用卡、簽帳金融卡、Samsung Pay、Google Pay…等NFC感應電子錢包,都可以使用。而使用Apple Pay的消費者,不只可以iPhone貼iPhone付款,也可以用Apple Watch貼近感應。
店家這邊,
首先要去App Store下載由支付系統提供的App,中國信託銀行系統就安裝「中信行動刷卡」,TapPay系統就安裝「TapPay付款吧」,照著App的指示流程,申請帳號跟iPhone卡緊收服務。TapPay目前有活動,店家申請成功後,可享前三個月免月費的優惠。
iPhone XS 或之後型號,並更新到iOS16.4以上的iPhone,可以當「iPhone卡緊收」的收款機。
因為iPhone可以到處帶著走,導入「iPhone卡緊收」後,就可讓店家不侷限只能在櫃臺,而是在任何地方都可結帳,如桌邊、廣場市集、出入口、路邊(外送業者)、車上、佔地大的活動...等,都可以讓客人感應支付,這服務也很適合短期活動,比方音樂祭、快閃店使用。
且因為是透過NFC感應,即使當下收款iPhone訊號不佳,還是可以完成感應這個動作,總之就是可以打破收款場地限制,也應該可讓消費者減少很多要走去結帳,或排隊的時間。
其實現在也有蠻多餐廳導入桌邊/ 行動結帳,不過現在常看到的是店員拿著一台mPOS機,以後我們就有機會看到店員掏出iPhone了。
除了到處都可收款外,不用額外的硬體(POS機之類的)也是iPhone卡緊收給店家的優勢。
另外蘋果也強調安全性,提到,透過「iPhone 卡緊收」,客戶的付款資料受到與Apple Pay同級的技術保護,讓交易有隱私且安全。在「iPhone 卡緊收」 進行的所有交易,都使用安全元件進行加密和處理,並且與 Apple Pay 一樣,蘋果不會知道交易者或交易內容。
但想到,還是很多零售店需要掃商品條碼紀錄進銷貨系統及計算價錢,再結帳,這種的似乎就不適合iPhone用卡緊收了…應該要讓iPhone鏡頭也能掃商品條碼跟其他種支付的QR Code才更完善吧。
#感覺可以少點聽到請支援收銀的廣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