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_dental wrote:
其實消防局救援在山難這一塊本來就缺乏訓練、高山救援幾乎都是靠民間單位支援才能完成任務(恕刪)
此言差矣。
台灣早就有特別搜救隊了,垂降山區救援山難他們也常做,不過此次山難就算特搜隊來也是一樣,那種山壁就是要爬啊,況且當地的山青對地形還比較熟。
tearain wrote:
康先生 所在的位置不在路邊的公車站好嗎?
接到定位直升機第一時間過去嚐試救援因地形天候不良 無功而返
再來就是地面人員搜救
fisheries wrote:
汽車機車險這些一般都是保人身傷亡,財損, 都是事後理賠
而登山也不在一般意外險的理賠排除範圍..
政府從來也沒有對山難對象理賠
完全不知道你在講什麼....(恕刪)
asuwish wrote:
以及預留山難救助金--如聘請你們認為更有效率跟更專業的民間救難隊...
這應該不過份吧!
總強過再編列更多預算跟人力物力 ...到頭來再花所有納稅人的辛苦錢 排擠其他預算
或許你平日有登山的愛好 喜歡挑戰自己的極限跟享受一般人無緣的絕景...
但萬一出了事
卻是要一群人冒著更大的生命危險跟難度 "火速""使命必達"的敢/趕來救你
你的寶貴生命無價 那其他人呢...
太多人的自私心態
只重視自己的權利/逸樂
出事 卻要別人負責到底
事後 又迴避得一乾二淨 逃避責任
康家對於這次的救難費用 表示一些看法
別再只是 弟弟的生命無價...

fisheries wrote:
汽車機車險這些一般都...(恕刪)
tayjih wrote:
也好像沒人理你
你說的自由時報的情緒字眼並不是自由時報的記者寫的
他只是如實轉述家屬的發言
新聞本該如實轉述現場的情景,今天他有扭曲家屬的話,才叫失職
不過台灣很多人,動不動把"特稿當新聞,新聞當特稿"
選舉到了,很多人常常把一些非關顏色的事情,套上顏色....
回頭看看版主的轉貼新聞吧,他畫的重點都是家屬與山友的話
然後卻在總結時,質疑媒體的心態,那不是很奇怪嗎??
新聞是記者要如實轉述看到聽到的,評論與特稿才能加入記者的看法...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