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筒雨鞋試過很多雙,包括同品牌不同尺寸,試過你說的這雙皇力、達新、最後日日新最滿意。
我腳長26公分
皇力11
日日新11.5
專球42
舒適度要看鞋墊怎麼搭配
依我現況日日新長筒優於專球330,皇力最差。
抓地力也是日日新最好,皇力最差。
皇力缺點就是前腳掌版型太窄,不舒服。
Visitante
補充一下,我早期有用護踝,用個幾次之後就沒在用護踝了。
steven614
請問日日新長筒是6006這款,還是6008這款
紫米飯糰 wrote:
我今天去試穿了專球330...(恕刪)


樓主照片中那雙長筒,我覺得抓地力沒有專球牌那雙好
後來我在台北後站買了專球330,當作踏入雨鞋登山的首選。賣鞋的老闆滿專業的,除了雨鞋外,當場就提供相對應尺寸的鞋墊以及鐵片,滿足登山客需要。關於鐵片我不是很確定需要與否,畢竟前面也只有一個人提到鐵片。

價格上他賣專球330雨鞋290元,雨傘牌全足釋壓鞋墊200元,這與網拍的價格相當逼近,加上現場的專業服務,我覺得很划算。

讓我比較疑慮的,是雖然我買了稍大一號的尺寸,但是放進雨傘牌鞋墊後,穿起來感覺有點緊繃,這是正常的嗎?我還沒買護踝呢,如果加了護踝不就更緊繃?這樣爬山會舒服嗎?

Visitante
稍小,建議加大一號
webber1994
您好!可以請教一下是在後站哪間店嗎?感謝~
sylvia007 wrote:
樓主照片中那雙長筒,(恕刪)


嗯嗯,我照片是皇力牌的綁繩長筒,當初試穿不是很舒服,網友也說皇力牌不是首選,果然賣我雨鞋的老闆說,皇力這款綁繩雨鞋楦頭太狹長,穿得不是很舒服,後來達新牌也出了綁繩長筒,而且是寬楦頭,所以賣得比皇力牌好。

老闆還說,爬山的人會有長短筒兩雙雨鞋是很正常的,所以我就放心先購買短筒,日後視需要再加購長筒囉,反正鞋墊護具可以交換使用,這樣成本上節省不少。
我自己皇力倒是用的還可以,
我自己腳27公分,買11.5號,兩層迪卡農鞋墊+迪卡農運動襪。
大約花費1000元左右,腳可以剛好卡住。
鐵片是看個人,因為我一開始爬山是穿登山鞋,爬了70多座山後才改穿雨鞋,所以我不習慣軟軟的雨鞋鞋底,我習慣登山鞋那種硬硬無法彎折的鞋底

每個人習慣不同,找到自己喜歡的模式即可

我個人是覺得,當你一走就是20多公里時,鞋底軟軟的,踩到硬的小石頭時,其實還蠻折磨腳底的,真的是走到會痛,這時多了一個鐵片,那種小石頭的折磨會比較小一些,坦白說,走到20多公里時,穿登山鞋會比雨鞋來的舒適些,因為雨鞋的鐵片厚度其實還不夠,還是會感覺到路上小石頭對腳底的折磨,反而登山鞋不大會感受到小石頭的干擾

我們登山隊有一個領隊,他就喜歡穿軟軟沒鐵片的雨鞋,他覺得路上的小石頭可以幫他按摩腳底,頂好的

故樓主自己多多嘗試,走幾次後就會找到適合自己的穿法了
如果怕進水的話,長筒還是比較好,濺起來的水也比較不會噴這麼高
後來我穿專球330去爬了幾次山,只能說「雨鞋大勝球鞋」!!

我原本的球鞋算是入門級的野跑鞋,所以鞋底的刻度比一般慢跑鞋深,但是踩踏到青苔石階卻容易打滑。我朋友的3千多塊Timberland登山鞋踩到青苔石階,也一樣打滑。BUT、BUT專球330可以直接輾壓青苔石階,完全不打滑!通常雨後我不敢去爬北投的面向天山,太容易打滑了,但我穿了專球330直上沒問題!

但我必須承認我只買大一號雨鞋是不夠的,兩個鞋墊(專球內建+自己購買)穿一整天下來,腳背擠壓到疼痛,而且我還沒塞護踝喔,所以真的建議買大兩號,或者我現在只塞一個自購的鞋墊就好。

然後我現在有個問題:這兩天不是都下大雨嗎?有一次雨實在太大了,我穿短筒雨鞋出門,居然從上面開口進水,結果我的雙腳反而像是泡在水桶裡,適得其反更不舒服。我在想是不是買個綁腿來穿,就可以避免雨水從上面開口流進去?還是我乾脆直接買長筒雨鞋?但長筒雨鞋穿起來還不習慣,感覺腳踝卡卡的,如果是短筒雨鞋+綁腿,應該可以保持腳踝的靈活度吧?爬山的話,短筒雨鞋+綁腿的保護力如何呢?給個建議吧...
紫米飯糰 wrote:
後來我穿專球330去(恕刪)


我爬山多年,早年都花大錢買一堆高檔登山用品,快2萬一件的Gore-tex外套,7-8千的登山鞋,買了一堆,我是某家登山用品店的VIP,每次去都會有專人服務,對方介紹什麼我就買什麼。後來有幾年的時間沒在爬山,不少衣服、鞋子再次要穿時都壞了,Gore-tex內層整個剝落、鞋子PU層水解,早年看人家穿雨鞋爬山都以為人家窮,我因為一堆登山鞋水解後開始試著穿雨鞋爬山,自從開始穿雨鞋爬山後,就幾乎沒穿過登山鞋了,以前穿高檔登山鞋遇到爛泥過水坑都很小心,回家還要仔細清理,現在穿雨鞋都沒在管爛泥水坑,無視通過,回家水沖一沖,刷子刷一下就好。

我穿雨鞋的經驗是、短、中、長筒都要有,專球330我也有,有幾次穿去比較泥濘的地方,褲腳沾了一堆泥,泥土三不五時掉到鞋子裡,要一直脫鞋倒泥土,如果那次穿中筒應該就能避免。因為我幾乎都是自己開車去爬山,所以我車裡有放塑膠大箱和拖鞋,爬完山就把雨鞋脫了丟到塑膠箱裡回家再清潔,我爬山都是風雨無阻,平常走一般健行路線穿短筒,但雨大就會穿中筒甚至長筒,比較泥濘的中級山穿中筒,有時會穿長筒,看路線而定,爬大山就穿長筒了,綁腿很久沒用了,雨鞋本身就不透氣,在低海拔的山雨鞋加綁腿應該會很悶。

另外保護腳踝什麼的考慮,只能說現代人文明生活本身的身體素質不行,我小時候都打赤腳,剛開始登山也都打赤腳,什麼路線都能走,後來因為多數時間獨爬,避免赤腳受傷無人救援才開始穿鞋。我家裡有跑步機,平常沒事就把坡度調最大負重走,也會倒著走,訓綀自己的肌耐力。

另外登山鞋是硬底,硬底形變能力就差,抓地力就差,尤其Vibram黃金大底,本身的訴求是耐磨而不是防滑,我早期亂花錢買一堆高檔登山鞋都是黃金大底,爬山常常摔,當時還搞不清楚,想說都花大錢買最好,怎麼常常摔。雨鞋是軟底,鞋底很容易形變貼合地形,所以抓地力遠勝那些高檔登山鞋的黃金大底。但多數人因為文明生活,剛開始穿軟底雨鞋對於地面傳來的回饋感會不舒服,我自己平常在跑步機不管是跑步、快走、負重爬坡都是赤足,所以適應良好。
紫米飯糰 wrote:
後來我穿專球330去...(恕刪)

穿雨鞋不要太緊,稍微鬆鬆的穿起來比較舒服。
個人從未穿過據說能保護腳踝的高筒登山鞋,不知道是不是真有保護腳踝的作用?常常看到NBA球員穿高檔的高筒籃球鞋也是時不時翻船,難道高筒登山鞋就不會翻船?
爬山時偶爾腳會翻一下,長筒短筒都發生過,還好都沒怎樣,或許是經常在鍛鍊的關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