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0214 wrote:消防局不會救山難 汐...(恕刪) 你講的基本上我贊成.不過看到這段:jiang0214 wrote:為何不在直升機上用廣播器跟康姓人員說明救難單位的處置讓其安心 這應該很難辦到吧!在事發時少苛責;事後檢討卻是必須的.台灣不大,成立一兩支高山或海洋的特殊救難隊再借助民間力量應該就夠了!
專責化的成效有目共睹,不管是特搜、專責救護隊或是救助隊,其專有領域的能力遠高於一般消防隊員不過~台灣的縣市有相當的比例,員額不足...超不足...人就遠遠不夠,要談論什麼??一個縣市的人口應該要編制五百名消防隊員,只給你350個人該如何專業化?一個預算不足就能打趴所有理由....一個直轄市的消防隊只有11-12個隊員,(不包含正副主管)有一堆的消防業務...還有每天都不少趟的救護案件,一天往往上班只有5~7個隊員,一定得有一個人值班...白天通常也會有人出去消防查察...或者公差送公文...碰到個救護勤務再出去兩個人....要是來個火警...通常能把幾台消防車開到現場就好了過分仰賴義消到現場協助的消防體系,我真的覺得蠻奇怪的@@....
恩恩登山其實是件很危險的事喜歡登山的人,保險應該買多點平常自己的體能應該也要好好加強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這次新聞中的主角這麼幸運畢竟康先生正值壯年另外,不管是哪個家屬,面對親人即須待救時一定都會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救援可是,也要想想救難人員的安全吧平常親人喜歡從事較為危險運動的人就應該有某種心理準備這年頭,連在外面開車,走路都可能遇到意外更何況是山上馬路上發生意外,打電話救護車很快就來但山上不行阿!直升機也不是萬能,不能比照電影中的情結或是影片中美國海岸救援隊那種超強的救援技巧這裡是台灣,多數救難人員也是一般人而已最值得尊敬與給予掌聲的還是這些救難人員常常都要被罵,而是要冒著危險去救人
能說什麼呢~~~自已太閒要去玩~落難,有人救就很好了~~心裡急是一回事,但怪東怪西的請問人家欠你嗎…很不該應該~~有本事就自已親朋好友去救呀~~要不就閉嘴~~台灣社會這種人超級多~~~~~一直說要修法成出事者付費~~到底要多久才通過呀~~
現在的媒體太嗜血了,標題都寫的誇張。受難家屬應該要有同理心,警消人員也是冒險出勤,如果一個不小心?也是人命一條。況且現在的救災直昇機有些年齡老舊,坐在上面也是提心吊膽。所以多些鼓勵、少些責難是不是比較好?
自由你還看啊這家報紙根本看都不想看不過你說的很對跟中指蕭老爸一樣你弟弟沒那屁股跟別人爬什麼山都派多少人出去救了還雞雞歪歪有本事錢自己付救你好像欠你一樣那不就還好沒人死不然是不是你又要劈更大還要求成立山難救助隊
專責救災單位?很好的構想,等到那天審預算的時候,突然發現一整年都風調雨順,一年派不上幾次用場,那下場是:砍掉預算,單位縮編,合併,挪作他用,到時候又是變成多功能單位,罵聲連連。專業專責就要大家有花錢的想法,不然多功能單位的CP值也是可以考慮。話說回來,家屬的心態真是要不得,再加上不專業的新聞,台灣還不夠亂嗎?對了,康某是經理還是工程師,怎麼新聞有兩種版本?職位比較大比較引人注意嗎?
選擇性忽略的人還真不少樓上已經有人整理過幫貼一次http://www.ttv.com.tw/100/11/1001111/10011114665504L.htm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810921/IssueID/20111112http://udn.com/NEWS/SOCIETY/SOC2/6713070.shtml
首先很為康性同胞平安歸來高興!但是也為覺得,登山,海釣,應該制度強制買保險!保險金成立山難海難救災用!為什麼一付應該政府花錢包山包海救難?!絕大多數人不登山不海釣的!漁民出海為社會,海難花大眾資援救災,還沒話說!少數人的特殊娛樂登山海釣,應該使用者分攤費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