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SOCIETY/SOC2/7274854.shtml

標題下的也挑臖..但真實多了~

以下,請別再討論"是否浪費國家資源"的問題

純粹提出另一角度的報導,以端正許多人的錯誤觀念

1,當事人是合法入山的

2,颱風時,待山屋遠比下撤遇風雨安全許多

3,這一次事件,各單位及當事人都處理得當

4,救難系統是值得肯定的

-------------------------

唯一出現問題的…
是水果報及自由報記者的天馬行空¬_¬
聯合的報導淡定多了

自由時報的報導(目前在yahoo首頁上),標題和內容還是很刺激腦神經啊!
jonchannile wrote:
當事人是合法入山的...(恕刪)


合法入山並不代表她的作法合理.

夏天長程縱走怎可不注意颱風訊息, 在山上的每一天都應該盡量找機會和山下聯絡或收聽收音機.

7/28 入山, 當晚應該夜宿馬洋山一帶, 7/29 應該到中霸山屋. 說實在的, 此時若知道颱風消息, 一天就可以安全下到觀霧. 而且如果知道颱風會侵襲, 也該了解在暴風雨中, 通過素密達斷崖的危險性,不可能繼續推進. 如果還沒到霸南山屋就可得知颱風, 也可以撤到九九山莊避難, 九九山莊太陽能板後方手機可通, 可與山下取得連繫.

海上颱風警報一發佈, 警察分局和國家公園管理處就會根據入山和入園所填的聯絡電話一一聯繫,這是他們的職責.


根據聯合報報導, 葉老師說:「我無意浪費消防資源,只想默默下山!」

這只是葉老師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 她颱風天在山上縱走, 所轄管理單位又聯絡不上她, 註定她是不可能默默下山的, 因為警察和管理處的人員也都有職責在身, 大家都已經被驚動了.

happyrunner wrote:
合法入山並不代表她的...(恕刪)


你的說法也不代表正確
是這個意思嗎?^^

幹嘛把原本的白話文再解釋一次。

都已經安全下山了
搜救也啟動到最小規模
證明當初張媽媽的努力
讓搜救機制漸入佳境

新北因應日益增加的登山人口
新編消防搜救隊伍,並訓練

-----------------------

誰都不希望誰在山上出事
這一次事件
往好的方向想
很多事都在正軌上,大家都安全了
是吧?

jonchannile wrote:
你的說法也不代表正確...(恕刪)


那就請你指正吧!

我上述說法,以登山者立場來看,有何不對!
jonchannile wrote:
http://udn...(恕刪)


以上我都同意

既然合法上山,那有任何問題麻煩責任自負

如果不幸發生山難受困,

但因天候不佳無法搶救,或是真的找不到人

麻煩家屬別在那邊怪東怪西

您的家人是人,搜救大隊也是人

人家沒必要冒生命危險幫你的家人.

請問內行人,如果規定登山客必須攜帶衛星手機是否可以解決這類問題?

happyrunner wrote:
那就請你指正吧!我上...(恕刪)


你說得很好啦^^
開你個小玩笑(不好笑~)

一看你文章就是有在登山的朋友
SORRY呢~

hungmj wrote:
請問內行人,如果規定...(恕刪)



還是有差別~
雖然有遮蔽物會收訊不好,
但總好過手機...

費用雖然貴
但總算是讓人安心許多的登山好物
沒辦法

這些人沒事時怪你雞婆

死人時怪你救難不力不專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