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您的想法。我把地上的路跡拍進去,是為了說明這條已經成為很明顯的路,再加上不是叉路口。這麼做比較像是在表彰社團的事蹟。建議該社團注意一下,愛山,也要護山。68102020 wrote:3插路口處綁個人是...(恕刪)
戀上微風 wrote:其實我不反對綁這個...因為有一次莫名其妙鬼打牆 要不是喵到布條 我看我會在那找路找很久...明明有布條的地方比較好走 我卻往高難度的地方挑戰 .. 這單一個案很難說。我在寒溪上翠峰湖某處超偏僻的廢棄林道有看到這個單位,雖然有時不太需要步條,但我想會開這團的,基本上應該不是一般普通社團,雖然一下鐵馬又一下登山的,但我相信還是有涵養的。而確實目前路條不太有指引方向的功能(資訊太少),但在迷徒或黑夜之中,真的有一點穩定功能。有時候看到路條可能會覺得綁的不夠好,但可能有盲點,可能之前有些狀況或阻擋之類的,所以呢,解鈴繫鈴,在綁的時候多一些思考,也不較不會受到指控,當然以國家公園,在一些岩壁香青之類的陡坡,巴不得多一點,單單有里程樁真的在某些濃霧或光線不好時刻,不夠用。就讓路條適得其所。
在有些地方...布條反而會誤導人有時在一個地方找不到路跡,突然看到個布條就跟著走但有的布條是去較冷門的路線,沒注意的人就跟著走,結果就完全偏離路線了所以布條要綁對地方,冷門路線的布條最好上面也要註記,以免...跟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