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Sunbody】錐麓古道,太魯閣原來你長這樣!

時間來到十一點,炙熱的陽光從頭頂上灑落,把灰色的岩壁照得閃亮,像是銀色的牆面,是大理石的材質吧!頭上的汗水不時滴落,用手臂抹去,再從背包拿出水瓶節制地啜飲一口。「呼~終於看到了!」站在古道上,看著前方的錐麓斷崖,看著下方的太魯閣峽谷,夢幻的步道-錐麓古道。

錐麓古道介紹

錐麓古道為合歡越嶺古道殘存遺跡,早期為太魯閣族各部落間聯繫要道,原路徑只有30公分,僅容得下並立的雙腳。日治時期為了有效控制山區住民,因此設立蕃務署並在山區建立駐在所,同時大量修築警備道路,於1914年至1928年間,共修了十四條山區警備道路。錐麓古道也於此時拓寬至1.5公尺寬,以便通行或載運火砲。

錐麓斷崖是古道全段最精華之處,長約1.2公里,與福磯斷崖隔溪對峙,可欣賞太魯閣峽谷最壯麗的景致。錐麓古道沿著斷崖橫切過去,落在海拔約750~780公尺左右。

錐麓古道全長共計10.3公里,但由於多處路段已崩毀,目前僅開放燕子口至紀念碑(斷崖駐在所舊址),約3.1K處,全程亦陸續修復中,進入需依入山入園申請之方式(文末有申請教學)。

資料來源:太魯閣國家公園錐麓古道/台灣古道維基百科

巴達岡部落遺址與巴達岡二號吊橋
【GoSunbody】錐麓古道,太魯閣原來你長這樣!

搭乘第一班的台灣好行,七點準時從花蓮火車站出發,約一個小時後抵達燕子口。「應該很輕鬆吧!」心想來回只要走6公里而已,隨身只帶了一個麵包、一條香蕉和一瓶水,就這樣踏過了錐麓吊橋。此時右側的山壁突然揚起了一片灰塵,「落石!」泰坦說著。看來需要隨時保持注意。

「實在是太熱了,休息一下吧!」連續的陡上坡,二十分鐘後身體早已濕透且汗水不斷滴落,需要調整一下呼吸。原來從燕子口到錐麓斷崖處,需要爬升六百公尺,真的是完全小看了!七月的陽光是耀眼且炙熱的,卻也把樹葉照得更加翠綠,還有路邊的蕨類也是。Tiffany藍的蝴蝶出現在草叢間,又突然一隻猴子從樹林中跳出,然後瞬間消失。「看來生態還滿豐富的!」。

沿途會經過兩個重要地標,巴達岡部落遺址和巴達岡二號吊橋。
【GoSunbody】錐麓古道,太魯閣原來你長這樣!

巴達岡(BATAKAN)是太魯閣峽口至天祥的中繼站,昔日有衛生所、蕃童教育所及警官駐在所,甚至還有旅館可容納30位旅客。巴達岡為「桂竹」之意,另有「突擊戰地」之意。據說昔日巴達岡住民因颱風毀屋而遷至立霧溪下游避難,不久返回故居時發現已為托洛克(今霧社靜觀)族人所佔,乃削桂竹為槍,與佔住者決戰才奪回故居。

資料來源:太魯閣國家公園合歡越嶺古道調查與整修研究報告

【GoSunbody】錐麓古道,太魯閣原來你長這樣!
巴達岡二號吊橋下方有一處小小的瀑布,雖然聲音是清爽的,但還是敵不過35度氣溫的現實。瀑布流出的溪水只有短短一截,應該是變成伏流而隱藏在大理石岩層中了吧!「有二號吊橋,那一號吊橋在哪呢?」是的,早已成為遺址,也許需要更多的資料去比對才能找到位置,但這也是身為古道才有資格擁有的賣點吧!「走在充滿歷史的步道,看的不只是沿途風景,還有對過去生活的想像!」
【GoSunbody】錐麓古道,太魯閣原來你長這樣!

錐麓斷崖,太魯閣峽谷原來你長這樣!
【GoSunbody】錐麓古道,太魯閣原來你長這樣!

在燕子口看的太魯閣與在錐麓斷崖看的太魯閣,是截然不同的!

「再拍一張!」站在佈滿碎石的道路上,雖然警告標示要大家快速通過,但還是忍不住多拍了幾張照片。古道輕輕地劃過錐麓斷崖,而立霧溪與中橫公路則靜靜的躺在下方深處,這四五百公尺的高度落差散發著強烈的震撼力,原來這才是太魯閣峽谷的全貌啊!

短短的數百公尺,卻有著無窮的魅力,這樣的壯麗應該已無相似的地方了吧!而步道通過斷崖後,在此進入森林區,即目前開放的折返點-斷崖駐在所。對了,走過錐麓斷崖時會經過一個隧道,壁上雕有地藏王菩薩佛像,保佑著來往的行人,下次拜訪時可以抬頭注意看看!

斷崖駐在所是一處小小的空地,剛好被樹林包圍著,環顧一圈並沒有發現遺址的蹤跡,挑一張木椅坐下,配著扛上來的麵包和水,休息一下,讓自己再次被大自然包圍著吧!「如果來杯咖啡該有多好!」像是一個客人任性般的要求。錐麓古道,下次還會再來吧,我在心裡想著。

完整高畫質文章
錐麓古道,太魯閣原來你長這樣!
更多登山健行文章
阿朗壹古道,你未見過的原始海岸!

【GoSunbody】錐麓古道,太魯閣原來你長這樣!
【GoSunbody】錐麓古道,太魯閣原來你長這樣!
錐麓古道目前只能開放到3.1K處
雖然來回只6.2k
對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人
不是輕鬆的行程
很推薦有機會一定要去
可看到不一樣的太魯閣
真的很推薦,完全不同的視角

前面的爬坡會有點累 哈哈
我也跟你拍了差不多的角度~
只是多了雲霧~~


板大去的天氣真好

我去的時候有起霧

視線並不是太好

比樓上大大po的還要霧




太魯閣不去玩一次真的會很可惜太美了
hoholin11 wrote:
時間來到十一點,炙...(恕刪)
不能A進B出了喔,那就可惜了點

丁 wrote:
錐麓古道目前只能開...(恕刪)
好漂亮~加入口帶名單!
沒想到還可以用這種方式看太魯閣
第一次追鹿是1993年間全程並過夜,當時有幾個要走在岩壁外頭,過立霧溪也是膽戰心驚。
2008年第一天開放,有申請快速全程,午後在荖溪溪乘涼。
2011年有帶小朋友走全程。

不過依目前大地變遷,其實精華段也夠了。

六年前的3D漂浮影片,六年後Google VR眼鏡可支援觀看了。

3D 飄浮 錐麓古道精華段

錐麓古道

紅青眼鏡

Youtube APP按右下方眼鏡

這個就可用cardboard vr眼鏡看


第二片這樣不好,按左上方返回看看。

調成這樣比較好。




想要更刺激一點,可以這樣,不過這是八年前,合法申請進入,現在,應該門都沒有,園區空拍都要申請了。
https://youtu.be/zs3PXR3qFmA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錐麓古道風景真的很漂亮很值得去,雖然有點危險但是從事任何活動都是要小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