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西班牙800公里朝聖之路Day 1. 【獨.行】:2013年|一個女生「西班牙800公里」朝聖之旅(1)
其餘天數更新在Day 1連結裡
-----------------------------------------------------------------------------
2011西歐六國單車跨國之旅Part 1. 【凝視.荷蘭】:2011年|一個女生「西歐六國」單車跨國之旅
其餘部分更新在Part 1連結裡
----------------------------------------------------------------------------------
2018冰島單車環島之旅#Day1-Day14 :在夢想的路上:一個女生的「冰島」單車環島(Day1-14)
其餘天數更新在Day 1連結裡
-------------------------------------------------------------------------------
FB臉書粉絲頁:在夢想的路上
=================================
蝦米?!這家庇護所竟然有冷氣
Day10:Los Arcos –Logrono(26.9km)住宿:Red de Albergues(11歐)
朝聖之旅來到第十天,已經習慣每天早上天還沒亮就出發,每次從小鄉村的庇護所出發時,路上都沒有半個人,要把自己丟進黑暗的路上,其實有點小恐怖。雙眼、雙耳隨時保持警戒狀態,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閃失,畢竟,朝聖的目標除了要全程徒步到聖地牙哥的教堂外,就是一定要全身而退,不能有任何但書。
幸好通常走沒多久,就能遇到其他朝聖者,天色也漸漸亮了起來,一天的開始就是我徒步的開始,學著與自己相處,學著調整徒步的節奏,享受一個人朝聖的日子。
▼今天吃錯藥,居然提早了40分鐘出發


▼太早出發了,天還沒亮,第一次連頭燈都派上用場了

▼前方有兩名朝聖者,但前進的速度又是出奇的快

▼一天的開始,伴隨著漂亮的雲彩

這些年獨自走遍世界各地,常常可以在山上或路邊看見堆疊的石頭堆。但是關於堆石頭,有少數的幾種說法,印象最深刻的非得西藏莫屬了,大概是寄託自己的祈禱或者祝福及希望。
▼也把自己的希望寄託在此

當你慢下來的時候,仔細看看路邊的一草一木,真的都非常有意思。可惜,平時我們的生活節奏太快了,快到無法靜下來好好的感受這一切……
▼偶爾想要特立獨行


如果……有一天覺得自己的生命像未發酵的麵糰,味道和營養所有成分都在,卻缺了讓麵糰發起來的東西,那麼,你可以選擇像我一樣,出去走走吧!一直走,繼續走,直到世界的盡頭!
▼繼續走,路的盡頭是一個好大的聚落

兩年前,當我第一次獨自在歐洲單車旅行時,在法國的鄉間小路,我遇見了最愛的小麥田,不同的是,當時的小麥圈是巨大的圓柱體,這次在西班牙的鄉間,竟然是長方體。
▼方型的小麥堆

▼不小心失焦的兒子獨照


今天的太陽溫柔多了,因此我移動的腳步也輕盈了許多,少了高溫的徒步之路,一切都在掌握當中。徒步的第10天,除了有一次莫名的扭傷小腿肌肉外,雙腳沒有任何水泡,沒有任何受傷,每天晚上也沒有抬腿放鬆(對!我心臟很大顆),真的要感謝我這雙任勞任怨的「大力金剛腿」,帶著我繼續
▼覺得自己很像在參加尋寶遊戲,每天都在找「黃色的箭頭」

走了這麼多天,第一次看到路邊有公車的站牌,但沒看過任何一輛公車從身邊經過,看來這種公車站大概也是一天兩班而已。不過,身為一個固執的朝聖者,是不可能搭公車的!公車之於我如浮雲啊~
▼很像龍貓公車站,都沒人!


今天的目標選定在這個Logrono,很好!目前還有20.7公里要奮鬥。
一路走來,我是個佛系的朝聖者,對於任何資訊都是可有可無,回到最原始的一切都跟著指標走,隨便大概也可以猜到Viana應該是個小鄉鎮。
▼指標要帶領著我走到20.7公里外的Logrono

▼看起來像土芒果,可惜摸起來很硬,還不能吃!


這20.7公里完全急不得,算算也得花費至少7小時才能到。走久了,對於時間的長度越來越模糊,有時候聽聽歌,有時候看看風景,氣溫不要太高的話,時間過得倒是非常快。(顯示為秋天出生的怕熱體質)
從我旁邊超車的是個「北歐式健走」型朝聖者,手拿兩支登山杖看起來頗專業,但身上居然沒有大背包,很是奇怪。
備註:後來才知道,有些朝聖者會把背包寄送到下一間庇護所,所以才有辦法輕裝上陣。
「北歐式健走」與一般健走的差別在於左右手需分別拿一支健走杖,健走時利用上半身肌肉與手臂的力量對健走杖施力,並藉由持雙杖接觸地面的方式撐地往前推進,達到健走的目的。
▼歐洲流行的北歐式健走

▼指標被畫上了人臉

路上的指標很清楚,只要無腦的跟著朝聖的標誌(箭頭)走,到目前為止,我還沒迷過路,沒有問過人也沒有使用任何導航設備。
▼無腦的朝聖走法

▼很好~還有16.7公里

如果現在騎著單車旅行,看到這種10%的下坡標誌,心中一定會放起煙火,衝啊!!
但是走路就沒這麼開心了,下坡還是乖乖的用腳煞住速度,免得膝蓋壞了,這一切就前功盡棄了!
▼10%的下坡路段,一切小心!


▼接上一條超小的路

終於走了2個小時,前方出現了房子,是一個叫Viana的小鎮到了。有時候鄉間小路走太多,會很想要走進人群裡,偶爾會想要回到文明的世界感受一下熱鬧的氛圍。
▼暫時回到文明的世界

▼難得路邊有桌椅可以休息,就來開箱午餐好了

稍微吃點東西後,不知道哪根筋不對,看到路邊的資源回收箱,我居然把一路上都沒用到的睡墊「放生」了,後來想想,應該到庇護所才留下給有需要的朝聖者啊!到底?!
▼說到底,我根本看不懂要丟在哪一種顏色的回收箱啊!


走進小鎮,中央的廣場錯落著好多路邊攤,我也好奇地走進去看看。
不能買任何東西增加自己背包的重量,所以最後挑了兩顆好大的桃子,至少可以放在肚子裡,不會增加任何負擔。
▼歐洲的菜市場常常是長這樣’

▼老闆,我要兩顆很脆很脆的桃子


今天雙腳的狀況不錯,一邊吃著桃子,一邊聽著中文歌,路途感覺不再那麼遙遠了。距離只剩下一半,再加快點速度,預計下午4點就能抵達目的地。
我記得曾經在一本書上看過:有人說,人生只是一場大遷徙,所以停下來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世界上的時間是沒有「停止鍵」可以讓人按下的。
我一路都沒有停,走在朝聖的路上,每天都像上班打卡一樣,維持清晨五點半早出和傍晚五點左右晚歸,唯一不同的是,每天的家是一間間不同的庇護所-我跟著內心感覺住的「暫時歸宿」。
▼剩下一半的路程

▼在鄉村和小鎮不停的轉換中

路上偶爾會有這種石頭堆出來的箭頭符號,每次我都在想,是哪個浪漫的朝聖者排出來的?!
▼不要破壞箭頭,讓它指引著下一個朝聖者吧!


經過了這個沒有停下來的小鎮,接上了一座木製的天橋,西班牙政府為了朝聖者過馬路的安全,特地弄了這座天橋,真的很貼心。天橋的旁邊還有牽單車上去的木板,畢竟有些朝聖者是選擇騎單車完成800公里的。
而這時你應該會想要問我,身為一個無可救藥的單車旅行者,為什麼沒有選擇騎單車完成朝聖之路?!
最開始我確實有過這種念頭,我很喜歡騎單車旅行沒錯,但我更想要挑戰全程徒步,因為我這輩子還沒有一次走過800公里這麼長的一段路,如果可以順利走完,那種感覺我很想知道是怎樣。

▼天橋上沒有朝聖者

下了天橋,我在路邊的牆上看到了這張廣告:四國遍路
我仔細的看著廣告裡的介紹,總共1200公里要經過88間寺廟,這是我第一次知道日本的四國有這樣的一條1000年歷史悠久的徒步路線。我正走在「西方版」的800公里朝聖之路,有機會一定要去試看看「東方版」的1200公里朝聖之路。
走完西班牙朝聖之路後的2年,我還真的踏上了日本的四國遍路,當然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第一次我知道日本的四國遍路就是在西班牙

▼時間快轉後,距離今天的目的地只剩下4公里了,灑花!

▼看不懂,就當作是一個無意義的指標好了

▼牆上的塗鴉很有趣,每次都讓我覺得很想笑,這些街頭畫家很有才


最後的一哩路,迎來了今天預計落腳的地方,看起來是個不小的城市,也許該來去買個手機上網卡了。
▼前面有一個好大的城市啊~

一進到這個城市,指標馬上出現了前方20公尺有個「I」(旅客服務中心),但我並沒有走進去。時間還很早,除非已經緊急到非得求助人來幫忙,不然我想要一路上都憑自己的直覺去找庇護所。
▼前方20公尺有個資訊站

不得不說西班牙的朝聖之路,沿途的資訊真的多到看不完。我連第一天買的那本朝聖小冊子都很少翻開來看,全憑路邊的指標和地圖
,該說自己心臟很大顆,還是運氣很不錯,總之,到目前為止,我還沒遇到太多突發狀況。
▼完全是用直覺來決定要住哪一家庇護所

「CHECK IN」後馬上把背包丟在庇護所,走了半小時才到手機商店,沒想到下午五點才開門,等了一下終於開門了,店員小姐滿口的西班牙文,蝦米!可以講英文嗎?!
我們雞同鴨講了老半天,她終於懂我要買的卡是什麼。
影印好護照,簽好名,重點來了,我的手機Sim卡匣居然打不開,搞了老半天,還是不行,後來旁邊有個懂英文的女生,跟我說可以去隔壁的中國商店,還帶我去找店員幫忙開,幸運的打開後!回到手機店,裝上Sim卡,居然只有3G訊號,但無法上網,店員小姐也攤攤手,這時我都快翻桌了。
沒辦法,只好再走半小時回去庇護所,再用Wifi上google大神去找資料,最後終於解決問題,可以上網啦!(撒花)
▼在這家店買到上網卡…..真感動


在外面來回奔波了一個多小時,回到庇護所迎接我的是牆壁上那台讓我快哭了的「冷氣」。在台灣習以為常的冷氣,到了西班牙的朝聖路,竟變成如此稀有。
這一路走來,這是第一次住到有冷氣的庇護所,沒想到誤打誤撞,運氣還真不錯!(但是後來,就再也沒遇過有冷氣的庇護所了)
▼特地挑了個冷氣下方的床位

▼有冷氣,一切都好說!


雖然這家庇護所是20幾人一間,隱私性不夠好,但是看在有冷氣的份上,我還是很開心。
整家庇護所的設備非常新穎,堪稱為五星級且充滿設計感的浴室,讓我在洗澡之前又陷入了選擇障礙:好多間啊!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每間都想洗~

▼這間黑色酷炫工業風!

▼這間走橘色海島度假風

洗完澡,隨便吃了晚餐,整晚就在冷氣的吹拂下,想起了臺灣,想起了台北-那個「整個夏天冷氣沒離身」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