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駕前往武界部落從埔里出發走投71線,也能走台14線從霧社經萬豐部落,順遊奧萬大風景區形成環形旅遊路線。

武界地名由來取地下冒水出地面的聲音(Vokai),成為部落的名稱。並非網路流傳布農族與泰雅族早年爭搶獵區互戰,停火議合劃分界線而得名。

武界部落屬仁愛鄉境,是布農族分布最北的部落。武界壩建於日治時期,主要為濁水溪上游溪水經由武界穿山引水隧道導入日月潭,還有供水里溪發電廠發電之用。

武界壩經網路票選絕美秘境第一名,壩堤四面環山,湖面因陽光照射呈現淡淡的蒂芙尼藍色澤,整個水庫像超美的牛奶湖般,是台灣秘境水庫之一。

武界部落在武界山和干卓萬山間,四周高山環繞形成天然屏障,清晨常有雲海與雲瀑出現,飄渺動人,也稱為「雲的故鄉」。

國道6號愛蘭交流道下,來到埔里遊客中心旁3D彩繪書櫃屋,內有蔬果冰淇淋店,展售在地青農的農產品。

店家研發出義式蔬果冰淇淋,原料採用青農新鮮蔬果。創意口味有:隱修士苦瓜、桂冠地瓜葉、大祭司木瓜等…


地瓜葉冰淇淋吃起來有抹茶的味道,還不錯吃,下次來試試苦瓜的獨特風味 !

特色的吃冰工具,可帶回家作紀念。

吃完冰淇淋再喝杯冰涼的日月潭阿薩姆紅茶…

休息後再出發,路旁是往武界最後加油站。山上沒有加油站,來回40公里的山路較耗油,建議加半桶油才有安全感。

路旁有明顯指標,禁止中型巴士行駛投71道,沿途雙向通行,可安全會車。

投71線來到卓社隧道。早期交通不便,民眾從埔里到武界要走蜿蜒的山路耗時又危險。台電進行引水隧道工程,挖通近一公里的卓社隧道,將投71線截彎取直,路程減半,從此部落觀光產業興盛,卓社隧道成為武界部落門戶。

因為要運送水壩施工大型機具,台電工程處刻意挑高隧道高度。隧道內可雙向通行,務必放慢速度、開啟大燈注意對向來車。

武界部落的入口處,原牌樓改成一對布農族造型人偶,歡迎遊客到訪…


開始下坡,可以俯瞰部落,抵達期待已久的武界...

武界是傳統地名,有個正經八百的村名叫「法治村」,海拔700多公尺,人口約1200左右。

武界部落祖先原本住於卓社大山西北方一帶,日本人在濁水溪畔開鑿水圳,村人在糧食增產的誘因下,於民國十五年起陸續搬下山來遷居本地。

先到民宿放行李,看到渡假屋的招牌,就是了。

民宿露營場有兩棵高聳的大樹,便於識別取名「兩顆大樹部落餐廳」。

喜歡露營的遊客能在營火場搭起營帳,體驗星空下與山林共眠的感覺。

處處充滿著濃濃的布農族風情,彩繪、布農畫曆都有。


阿米倫是布農族卓社語(全部)的意思,原意我們都是一家人,彼此分享祝福。

在餐廳報到,分房領鑰匙,先把行李跟車子歸位。

餐廳也是兩天一夜行程集合、用餐、跳舞活動的地方。

晚上還有原民舞蹈演出,遊客要換上布農族服飾,一起同樂。

餐廳旁山坡有菜園,部分餐桌上的菜色來源。

枝頭早開的山櫻花,「武界櫻花季」每年二二八假期中盛大舉辦。

貨櫃屋房型將衛浴與房間分開,是布農族的禮儀之一。祖先認為,浴廁是排穢的空間,不能在房間內。

貨櫃屋房型略小,二人來住剛剛好。問題是半夜上廁所要吹冷風。

門口有專屬看星星的座位區。

小木屋房型暖色簡約,都有冷氣、夏天不悶熱。


有提供毛巾、沐浴洗髮用品等。

住在山上房門要關好,蚊蟲才不會飛進來共眠。

門外有手繪圖騰,因為布農族文字在遷移中掉到大海,改以圖騰代表文字。

手繪圖騰代表每天的生活作息,也只有布農族人才看的懂?

二天的行程先參觀日月潭引水道>龍紋石>一線天>部落市集>部落巡禮>晚餐>晚會舞蹈>烤肉搗麻薯>休息。
第二天>日出雲海>早餐>思源吊橋>武界壩(壩頂)>摩摩納爾瀑布>午餐後解散。

集合分配車輛後出發。

嚮導用對講機解說,讓遊客了解武界景點的典故與傳說。

我們這輛車是資深的老司機,老闆的爸爸,路上每個人都認識的打招呼,很威風。

先往景點「一線天」。因為要涉溪,低底盤的車子是不能涉溪的,最好由四輪傳動及底盤高的車輛,當地居民有提供收費載送服務。

四輪傳動的得利卡是代步工具。上車後先綁緊安全帶。

經武界橋下栗栖溪,最近上過新聞「一線天」峽谷,溯溪休息後原路折返部落。

橋下是每年入冬枯水期後水勢平緩,滿江紅、水綿等水生植物漂浮在水面。「滿江紅」是季節限定美景,因顏色千變萬化,每年都不一樣,被稱為「上帝的調色盤」。

濁水溪上游,坐擁險峻峽谷地形及開闊溪床,上方是「武巴公路」大地標「水管橋」。

武巴公路不是真正的公路,沿濁水溪床到巴庫拉斯的溯溪越野路線。在google地圖上查不到,純天然不平坦的礫石道路!

搭得利卡才不會敗興而回,一般轎車若執意駛下溪床前往,就會「巴比Q」了 !

不同視角看水管橋,感受工程的偉大與不凡。

嚮導解說日月潭70%的水來自武界,日治時代完成水庫隧道輸送源水至日月潭,當時是亞洲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

台電在民國80年進行新武界隧道工程計劃,92年完工耗資新台幣91億,全台第二大工程,是武界部落的新地標。嚮導說鋼管上的顏色是綠色?因為國際標準綠色代表原水(未淨化的水)。

溪床上活動要留意水量變化,水庫放水時要快速離開,避免不幸事故發生。

沿途的峽谷地形壯麗,因環保意識提升,改以越野機車挑戰武巴公路的危險地形。

水管橋下岩壁上有「魚型石」。高聳的岩壁,壯麗的峽谷地形,打造出最美的風景。

魚型石不是溪水沖刷形成的,據說引水拱橋灌漿時發生爆漿而形成,被遊客一眼識成景點。

魚型石就像張開大嘴的魚。

下車玩水,享受清涼午後時光。

岩壁下都是淺灘,脫鞋脫襪,小心翼翼的涉水前進。

溯溪車再出發,「武巴公路」每年都因雨季與洩洪改變路線,司機要在蜿蜒起伏的溪床上找能通行的路通行。

一個轉彎在芒草叢切入捷徑,終點是栗栖溪「一線天」。

在溪灘地略停,嚮導會解說這裡地形與發生過的傳奇,像是魚型石、還有尋寶「龍紋石」的技巧......

注意腳邊的石頭,因為地形擠壓的作用,腳邊石頭中會發現參雜大量金屬的龍紋石。

龍紋石含有銅礦等金屬礦物,特殊的石紋形成圖案故稱龍紋石。經過專家打磨後加上項鍊,展現不同原石的閃亮感,非常有質感!

白色是不值錢的石英礦石。

大規模的「尋寶活動」展開,計時二十分鐘。

最簡單是跟著嚮導走,被慧眼發現的龍紋石就會送給您…

龍紋石是有能量的幸運石,大家努力像大海撈針一樣找到屬於自己的幸運石。

不可能人人有獎,看您與龍紋石的緣份?很感謝老司機大哥,把他蒐集的龍紋石都送給我。

很快來到目的地一線天。

日前上過新聞的景點,路線很簡單,在地導遊帶領不會迷路。溪岸小空地,有簡易的休息站。

休息站有農產品販售,也有免費廁所使用。

最受歡迎是以馬告灌製的烤香腸。

走了一下午,聞到誘人的烤肉味,要好好犒賞自己。

工藝坊能把剛找到的龍紋石研磨,拋光打亮後的成品呈現最美的光澤。


美景在前,玩水也要留意身邊有無危險…

拐個彎是「一線天」的入口,雖然鞋襪全濕,別打赤腳下水,換上涼鞋能享受踩踏溪水的樂趣。


嚮導挑選適合走的水路,溪流有時平緩或湍急,需要手牽手步步為營 !

嚮導確認安全無虞後,開始溯溪探險,湍急的水流需要站穩腳步、慢慢走 !

到了「一線天」,溪水從山縫岩石中流奔而出。昨天下過一場大雨,高漲的溪水取消了溯溪行程,今天很幸運能下水 !

踩著冰涼的溪水,仰望著壯麗的峽谷地形,「一線天」果然是難忘的自然景色!

拍照玩水半小時,聞到陣陣烤肉香,補充能量的時間到了。

香腸裡小黑點是馬告(山胡椒),老闆說是純天然的布農族調味料。

馬告在夏季結果採收,黑黑的果實,被美食家形容是「山林裡的黑珍珠」。

聖經岩是昔日外籍傳教士在未建教堂時,假日集合附近族人作禮拜的地方。因岩石外形像「聖經」取名聖經岩。

聖經岩旁拍下耶穌光,蠻神奇的!

這裡是今天最後玩水的地方,寬闊的河道像天然戲水場。

回程每輛車都各顯神通,從不同方向越過湍急的溪流。

看到河床邊的刈芒盛開,感覺一年又快過去了。

最後來到部落市集。

市集有販售在地產製伴手禮,促進部落經濟,不妨捧場一下。



停停走走一下午,吃碗愛玉填飽肚子,愛玉有小米及檸檬口味。

愛玉是一樣的,只是依顧客口味而調味而已。

部落能免費上廁所的地方有限,洗手間通常都要清潔費。

回民宿前順便部落巡禮,以車遊方式認識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武界部落。

路口都有指示牌,景點也不多,要迷路不容易。

出現黑色網室是新興產業段木香菇寮。

部落可見布農畫曆的身影。

布農族是第一個有象形圖案的臺灣原住民族,利用象形圖案記錄打獵和務農生活,形成布農畫曆。

嚮導說全村約250戶,人口數1200左右,是布農族卓社群的原住民社區,多以務農為主,是民風純樸的原民部落。(村辦公室)

先經過武界的法治國小,入口旁是武界派出所。

有木雕牌匾是法治國小。


部落最高建築物是依山而建的長老教會。

部落建起一幢幢特色民宿,讓部落充滿不一樣的生機與景緻。


武界吊橋有「懷孕橋」之稱,年輕部落男女到此約會,嚮導說很快就會有好消息。

武界醫療中心。山上沒有診所,埔里基督教醫院有專職醫生幫大家服務。

導覽非常詳盡,連司機家的檳榔攤都會繞過去。原住民天性開朗,連賣太貴都會講出來。

部落公車站牌,不是寫武界,而是法治。

結束一線天探險行程後回到民宿。

部落行程感受不到生活中的壓力,幾乎是活動後等用餐,揪親友來共度歡樂時光,最讚 !

民宿準備好豐盛的晚餐等著我們了。

菜色有現炒山野菜、野味紅燒肉等風味菜 !








地瓜是冷凍的,南瓜紅繞肉也不錯吃。


晚餐整理場地後開始布農歌舞之夜。來部落住一晚,感受原民風情。

先換上布農族傳統服裝,融入在地文化再開始。

布農族服飾代表著不同的身份,連女性服飾都有不同含義。

民宿從廚房、司機、嚮導、房務等員工,都是老闆的兄弟姊妹或親友,團結在一起,很讚...


傳統竹竿舞有滿滿樂趣,歡樂中體會布農文化。身心都輕鬆無壓力,這是深度旅遊的魅力。

串場慶生會帶來高潮,剛好我生日,主持人以龍紋石當生日禮物,給我不小驚喜。

唱歌跳舞的同時,傳來陣陣炭香味,不到八點就有烤肉大餐吃。


碳烤的香味與電爐是不一樣的,特調醬料令人驚喜。烤魚下巴,滋味懷念 !


大家輪流拿木杵捶搗熟米,努力變成麻糬,再沾花生粉及糖粉一起吃 !



剛吃過晚餐接著吃烤肉,美食當前,提前吃消夜 !

搗麻糬、BBQ、部落公約只能卡拉OK歡唱到九點。解散前通知明天看雲海及日出的時間,逾時不候,司機遲到罰五百…

第二天凌晨4點半出發看日出、雲海。天氣有點涼,要穿外套、別穿拖鞋出門。

趕五點多的日出,四點半出發,經卓社隧道開赴山頂觀光茶園。

茶山開拓出露營區,晚上仰望星空,日觀雲海的好地方。

可惜昨天天氣太好,沒有看到磅礡的雲海,只能等日出。

重重霧隱山頭,微涼漫著霧氣,不要說雲海連日出都難度很高。

冬季天候穩定少雨,才是武界雲海大出的季節。(網路照)

夏季近來天氣太好,濃霧去不掉,只有遺憾!

日出時間一到,果真有太陽冒出來,霧氣重只能一睹晨光乍現。

整個茶園被大霧壟罩,應該看見這樣的日出…(網路照)

與日出、雲海無緣,只能在微寒中喝喝武界茶園栽種出來的高山茶。

喝到喜歡也能外購,帶回家慢慢喝。

如果天氣夠好,正常發揮下干卓萬群峰各山頭能看得清清楚楚。

「高山茶」是指超過海拔1000公尺的茶園種植出的茶葉。

台灣地形多高山,山區氣候多雲霧,早晚溫差大,孕育出了適合種植茶葉的環境。

結束茶園行程,回到民宿,遠方山頭鞍部剛去的茶園還在雲端。夏季能玩水,雲海要看運氣,冬天不能玩水,卻能看雲海…

早餐是經典配菜,又是滿滿一桌。

饅頭帶在身上,待會健行餓了就能吃。

略事休息,接著是武界古道巡禮、武界壩、思源吊橋、摩摩納爾瀑布......

景點都在同一路線,要走三個小時的路程,如果走不完,原路拆返就好。

先走武界壩是武界最具知名度的景點,假日一日遊的遊客不少。

部落市集不要急著買,回程價錢較實在,也方便提帶回家。

武界壩沿途所見礙子路標及解說牌。所用礙子是1960年日本製,原裝設在水里明潭電廠。電廠將礙子汰換後,台電將礙子重現於遊客至武界壩必經之路。

武界招牌地標,是遊客經過必拍的地標。

抬頭山壁有日治時期開鑿的曲冰古道。

大部分路徑已坍毀,山壁上步道痕跡鮮明,想見當時工程有多驚險。

通往壩址的吊橋-思源橋。

吊橋全長約100公尺,命名「思源」提醒後人不忘飲水思源之意。

台電接收後多次翻修,每天電廠廠長所有工作人員上班必走的橋,也是往武界壩及摩摩納爾瀑布的入口通道。

思源吊橋歷史悠久,每次通過人數10人,橋旁有感應器及計數器。


吊橋往下看到巨大排砂口,作為下雨後運作水壩淤泥排砂,讓日月潭水保有清澈的重要功能!

藍色大水管是專供武界居民使用的水管,清澈「牛奶湖」源水不停冒出…


橋面僅供單人通行,護欄很眼熟,常在家門口電線桿上看到。


走完吊橋還有好漢坡,爬完好漢坡,才看的到傳說的牛奶湖。

欲上武界壩,必爬好漢坡。

護欄上的畫作是布農族日治時期獨有的圖騰,涵義仍在考証中。

連走上二個好漢坡來到大觀電廠。原供遊客使用的廁所已停用。


再走45分鐘抵達終點摩摩納爾瀑布。往左走台階到台電土地公廟。

安寧宮供奉水德星君,膜拜後往步道出發!廟前空地是武界霸景觀最好視角。

武界壩四面環山,湖光山色,湖面因陽光照射呈現淡淡的蒂芙尼藍,水面像超美的牛奶湖般,是台灣秘境水庫之一。

武界壩是座攔河堰,1919年建造(日治時期),歷經17年才完工,功能為濁水溪上游溪水經由武界穿山引水隧道導入日月潭,還有供水里發電廠發電之用。

蒂芙尼藍的色澤倒映山林,很多遊客專為這一抹神秘的藍不遠到訪。

重返步道,來回還有約五公里要走。

高度越高,山景相襯,蒂芙尼藍越美麗。

一邊是峭壁,一邊蒂芙尼藍。嚮導說:小心別摔下去,滾到水裡要到日月潭才撈得到 !

走路不要滑手機,被拍要留心腳邊,真的有人失足滑下去。

步道是「曲冰古道」一部分,發現建於日治時期的碉堡。

蔽天的林蔭,微風吹過,走來清涼。

路旁有輸水管,打開是冰涼的瀑布水。

步道有幾個緩坡,千萬不要貪快,慢慢走就好。

不知不覺就走了一公里,天氣晴朗,健行的精神都上來了!

壩尾是豐水期湖水的碧綠,也交織淤泥的深灰色。

路旁出現一座廢棄的吊橋,是昔日「曲冰古道」遺跡。

只剩四百公尺就抵達終點摩摩納爾瀑布。

最後一段鐵管橋,隨著高度上升,耳際開始聽到隆隆的水聲。

下雨時走鐵管橋要注意步伐,小心通過。

第一道瀑布是拉拉米司瀑布。

水氣充足的瀑布旁是茂密的樹林。

武界瀑布的磅礡氣勢,必須走吊橋、上陡坡、溯溪,才能到達,很有秘境探險的感覺!

前方是摩摩納爾瀑布,滿滿遊客,走了一小時才看到。

換上溯溪鞋,有了昨天的經驗,溯溪還蠻好玩的。

看旁人的裝備,原來這是正統溯溪鞋。全密封,保証不受傷腳底,鞋底有細釘增加抓地力。

今天的行程是雲海與瀑布,清晨雲海已失望了,至少瀑布不會。

摩摩納爾瀑布,有武界秘境之稱,隱身於山壁後的峽谷型瀑布。

瀑布自山壁直瀉而下,聲響震耳欲聾!下方是清澈見底的溪水。

雖然人很多,還是等到與瀑布來個合照。

紅橘色的岩壁富含鐵質,氣勢磅礡瀑布傾瀉而下,一堆人相爭合影。

瀑布下是撿不到龍紋石的!

原路折返,對路線有熟悉感,走的速度比來時還快。

再看一眼「牛奶湖」…

重返吊橋,遠方武界部落美景盡收眼底。

也許歸心似箭,直達地標集合地…

套裝行程是一泊四餐,用餐後就離開部落。

豐富布農合菜,有炒高麗菜、山蘇等,飽餐後再下山…







炸物是昭和葉,二戰期間日軍為了對抗盟軍攻勢,以飛機灑播昭和草的種子,肆意生長供人民食用,昭和草因此得名。

昭和草全株可食,葉片裹粉炸更是脆香,口感絕佳!

飽餐後有人走茶涼的感覺,不到一小時,又有一批遊客到訪,這是武界的日常。

回程是為了下一個旅程繼續前進。兩天的武界之旅,沒有看見雲海,只帶回滿滿的回憶。
再見了,美麗的武界!


延伸閱讀: 用力騎單車遊記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