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影片這邊看

這一趟我們走了合歡東峰、石門山,還有可惜沒有入選百岳的小奇萊山,再陸續跟大家分享。

因為我們從來沒爬過 2000 公尺以上的山,為了避免產生高山症,因此決定在登山前一天,先入住清境農場附近、海拔 2100 公尺的 “竣悅山莊”。

竣悅山莊的外觀帶著一點歐風建築元素,白牆在藍天襯托之下顯得格外純淨。


我們當天在晚上七點才抵達竣悅山莊,一下車就發現氣溫驟降到 20 度以下,在炎夏八月仍要趕快幫小朋友穿上外套保暖。
這次住的是 “金典四人房”,裡面有兩張很大的雙人床,正好適合兩大兩小。

房間陳設規規矩矩,散發出一種 “你趕快去外面爬山看風景,不要留在山莊裡面玩” 的氛圍。

隔天醒來,從房間望出去,天空湛藍清澈,遠方山巒在晨光中靜靜地綻放光彩。

推開房門,眼前的景色更為壯闊。
遠方群山連綿起伏,湛藍的晴空一望無際,讓人不禁深吸一口氣,享受這片刻的寧靜與廣闊。

還能坐在山莊的大平台上,手捧一杯熱咖啡,靜靜地欣賞眼前這片美麗的山景。

充分休息了一個晚上後,就精神飽滿地準備出發前往合歡東峰。
出發前,全家先在 “合歡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牌子前合影,為人生第一趟百岳行程留下開端紀念。

合歡東峰步道的起點是松雪樓,這裡海拔 3150 公尺,空氣中已經能感受到高山的涼意。

這天早上雖然晴空萬里,但午餐過後天氣突變,開始下雨。
下午2點半,我們從登山口出發時,前方已經煙霧瀰漫,能見度大約只有 100 公尺,讓整個山路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


舉目望去,四周都是霧氣。
雖然視野受阻,看不到遠處的路線,但走起來倒也沒什麼大礙,只是少了點欣賞美景的樂趣。


走到半途時,突然下起小雨來。
幸好領隊老師事前提醒我們山區天氣多變,要準備雨具,所以趕快拿出雨傘來遮雨。

我們家身上穿的都是防水外套和快乾材質褲子,所以即使像我家哥哥那樣不想撐傘,也不會很難受。

合歡東峰步道大多是平緩的木棧階梯,走起來比想像中輕鬆。

甚至有些路段的木頭階梯看起來還很新,可能已經翻修過許多次了。

對於我家 8 歲哥哥來說,這條步道實在是太輕鬆了,他幾乎整趟都快步前進,一點也不覺得累。

尤其在我們家前陣子爬過七星山之後,發現這趟合歡東峰步道竟然比七星山步道更好走。
偶爾遇到沒有木頭階梯的地方,也是平緩的石頭路,對於 5、6 歲的小朋友來說沒什麼問題。

只有一小段路程的階梯落差較大,小朋友需要留心一點慢慢走。

步道途中會有幾個小平台,可以休息補充體力,也能好好欣賞風景。


沿途中,我們發現這個已經荒廢很久的水泥房屋。
原來,在民國 50、60年代,合歡山在冬天經常下大雪,人們還可以來這邊滑雪。
眼前這棟廢墟,其實就是當年的登山纜車站,讓滑雪遊客可以乘坐纜車到達山上。

據老師說,以前登山客可以走過去這座廢墟看看。
不過近年因為地震加上年久失修,為了遊客安全,現在已經禁止進入。

後來我在松雪樓裡,還真的找到一張滿山都是雪的滑雪度假老照片。
看拍照日期是1967年,真的很難想像當時這裡竟然會下這麼多雪。
現在的合歡山冬天雖然也會飄雪,但只是薄薄一層覆蓋地面的小雪,最多也只能維持幾天。
這樣的變化,讓人真切感受到全球暖化帶來的影響。

這趟路上看到最多的就是 “金翼白眉” (又稱 “玉山噪鶥” 或 “臺灣噪眉”)。
這種比麻雀略大、比鴿子略小的金翼白眉,因為很習慣人類的餵食,所以其實變得很不怕人,看到有人時還會主動靠近等著吃東西 (根本和高雄的獼猴和日本奈良的鹿一樣)。

這季節也會看到高山著名的野果 ”玉山懸鉤子“。
等到結果時,就會長出晶瑩多汁的橘色漿果,據說吃起來相當甘甜。

據說在這片箭竹林原中,其實還居住著山羌、水鹿等大型動物。
只不過,因為剛下過雨,而且他們不想遇到人,現在都躲了起來。如果晚上來登山,說不定有機會遇到。
另外,每年五月這裡也會盛開高山杜鵑,可惜八月底已經看不到,就等下次再來解鎖成就。

到了下午 4 點,從登山口出發約一個半小時之後,我們一家終於登上海拔 3421 公尺的合歡東峰,一起拿下人生第一座百岳!

如果天氣晴朗,站在合歡東峰山頂上,可以遠眺南湖大山、中央尖山,甚至連遙遠的玉山也能看見。

可惜這次天氣不太好,只能在雲霧中遙望群山。

趁小孩吃點心休息的空擋,大叔趕快來拍個假掰照。

略作休息後,趁身體還沒有冷下來之前,就要準備下山了。

一開始以為天氣正在轉好,雲霧逐漸散去。

快回到登山口時,又開始下雨,而且這場雨還不小。山上天氣真的說變就變。

回到松雪樓的登山口時,已經將近 5:30,距離出發時間大概 3 個小時。

松雪樓的溫度計顯示這時候戶外 12 度,又濕又冷。

我們趕快躲進松雪樓裡,卸下裝備好好休息,也讓停止運動後的身體恢復溫暖。

松雪樓裡有一間氧氣供應室,擺放一台氧氣機,讓感到頭暈、頭痛、想吐等高山症症狀的遊客可以吸氧舒緩不適症狀。


松雪樓裡的廁所洗手台有提供溫水,讓濕冷的雙手馬上得到溫暖,真的是體貼入微的設計。

大約休息半小時後,趁著晚上六點天色還沒黑,我們搭車返回竣悅山莊休息,準備迎接隔天的小奇萊山和石門山。

來這裡 看看更多大叔帶小孩登山健行、育兒碎念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