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跟常不常翻身可能比較有差,
長時間不翻身,手環偵測不到你的手在動,可能自然而然深層時間就會長,反之,就顯示都在淺眠。
顯示淺眠多,應該只能解釋為,個人睡眠習慣屬於好動型吧?!

昨天凌晨4點起來幫女兒換尿布,早上開手機發現,還蠻準的,顯示幾分鐘"清醒".....。

(米粉節當天才買的手環,到現在只有洗澡會脫掉,都帶"右手")
moacetyl wrote:
我一直以來都覺得自...(恕刪)


我認為這個睡眠中的動作有關係
其實你可以利用Sleep as android這個App來交叉比對
他是利用手機的感測器感應床墊的震動,所以沒有手動來動去的困擾
不但會根據你的紀錄加以分析並給予建議
還有鼾聲分析與錄製的功能,可以了解自己打鼾的時間長短
我帶小米手環5次才有一次達到3小時以上的深層,大多小於2小時
但是Sleep as Android的分析結果就沒那麼嚴重
深層睡眠多寡還是區分的出來,都感覺與實際的睡面狀況有相符
但是不會因為做夢或是手部移動而影響到分析

Sleep as Android試用期是14天,應該足夠你比對了
擔心無線訊號的話,就把手機設定為飛航模式
不過手機若不支援螢幕關閉下仍支持Sleep as Android運行
則鼾聲錄製過程需保持螢幕開啟,可能會很耗電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人在睡眠時腦部仍在運作
會在深眠和淺眠兩種狀態反覆進行
每一個深眠和淺眠是一個循環,週期約90分鐘,也就是一個半小時
不過可能因為個人體質的關係而有一些差異
但原則上不可能長時間連續深眠或淺眠



如果在深眠狀態下被叫起床,會頭昏腦脹
而在淺眠狀態下起床,容易神清氣爽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用了快五個月…我的深層睡眠一直都不到一個小時…
每天平均睡八個小時…
最好的深層睡眠是二個小時多一點…
最少的深層睡眠是三十分鐘左右…
小源謝謝大家哦!! 代步車:M7 eco hyper 導航:garmin 4590

moacetyl wrote:
使用了這幾個月,我...(恕刪)


我睡長睡短也是大約3~4小時
~01呀 你甚麼時候要改進 換一次頁花了我4秒鐘~

我每天總睡眠6個半小時,深睡只有1小時...
比較淺眠的人,深睡期會比較短、比較分散

其實不用太在意幾個小時的問題,小米手環的準確度當作參考就好

反倒是可以自己留意看看,睡醒後比較清爽和比較累的數據差別來參考看看。

我的經驗是:加總超過兩小時深睡,通常精神都不錯。

我也是比較淺眠的人,半夜常常會起床上廁所一次又回房睡,

小米手環常常會判斷我那時就醒了,回來睡以後的狀況就沒紀錄了



我測試過,他是針對時間,偵測有沒有翻身(因為翻身跟手晃動的走路狀態不一樣),不翻身,表深層,常翻身,表淺層,有走路(例如下床尿尿),表醒來。測試過以下的方式: 1.睡覺前拔下來放在床頭,隔天起床察看:顯示未配戴手環 2.睡覺前拔下,途中起床尿尿後戴上,隔天起床察看:顯示拔掉期間是深沉睡眠,手環說你睡得很好 3.睡覺時戴著,途中起床尿尿後拔掉,隔天起床察看:顯示拔掉期間是深沉睡眠,手環說你睡得很好 4.整夜都戴著,途中外出找小三,中間那段顯示橘色,表示你曾下床,老婆可以根據這段證據,抓到我偷情的新事證。 結論:我猜他的偵測原理很簡單,如果手環都不動,不是拔掉,不然就是已經陣亡了,這時都會顯示未配戴手環,因為整夜都不動,不像是睡覺,因為睡覺至少都會翻身。

以下是GOOGLE的解釋:
那睡眠檢測是檢測脈搏嗎?深淺層清醒的區別就是脈搏的區別?

一般來說,目前手環判斷睡眠主要靠猜。
怎麼猜?看你多長時間不活動。人睡眠狀態比其他任何狀態活動都小,所以手環邏輯多數是先等半小時如果一直檢測不到日常活動,那麼就把半小時前開始計算為睡眠狀態。脈搏檢測在現階段更多是用來檢測是否是手環被取下,因為睡眠開始階段和之前的脈搏數字變化往往不大,雖然有差別但是會被誤差影響。深睡眠與淺睡眠主要是活動量差別。深睡眠中人幾乎不動,淺睡眠中人活動較多。雖然這裡說活動較多,與醒著的時候差別還是挺大的。

公佈睡眠統計的原理,只說了」設定了至少6個條件,當手環裡的數據符合這6個要件時,手環則認為人開始睡覺了「。在這裡我根據自己的使用經驗和其他的資料稍作推斷。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小米手環不是靠檢測脈搏來判斷睡眠的。因為如果手環內有檢測脈搏的傳感器,那麼手環大可以增加運動脈搏、心率統計的功能,這功能不用我多說大家也知道需求多大。而且如果有脈搏傳感器,就不會出現將手環取下之後甩動手環也會計步的情況,目前來看,小米手環內還沒有哪個功能用到脈搏檢測。


白話一點來說,就是~
手環內置加速度傳感器,這個傳感器可以檢測手環的運動狀態,我在走路的時候,戴著手環的手臂會上下運動,傳感器記錄下來,通過藍牙傳入手機。跑步同理,手環通過手臂上下運動的速度來鑒別。至於睡眠,晚上八點以後,要是手環不動了(連續30分鐘左右不動),手環就當你進入睡眠狀態了,淺睡的時候是會動來動去的,深睡的時候就不動,手環也統計下來,第二天把記錄發給你,如果你不是有意去測試,這些記錄都還是比較準的。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雖然這篇是有點久的,但還是想回覆一下。

其實睡眠不是全部深度睡眠就是所謂好的睡眠。醫學調查中,深度睡眠跟快速動眼的淺層睡眠都是各有其重要性的。前者是作為生理的修復,後者則是長期記憶的形成。並不是深度睡眠就是好事喔。

沒記錯的話,快速動眼一晚大概會有 4~5 次,同時這也是夢境出現的時候。
小企鵝阿批

befdawn wrote:
雖然這篇是有點久的...(恕刪)



感謝分享

以這串來看,雖然每個人的深度睡眠測出來都不同,我自己的經驗是,如果今天的深度睡眠突然比之前少了,就會明顯覺得精神不好


深度睡眠跟隔日的精神似乎有關連


而淺度睡眠,多幾個小時,也沒什麼幫助,還是覺得很累

左右比較下來,總覺得自己的深度睡眠越來越少(最近這半年只剩下一個小時左右),而自己也的確常常覺得很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