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覺得小米1s電量實在不夠了,看看台灣露天賣的真是太弱了,想說從淘寶買,但是電池是違禁品,就想到之前買手機回來的那家(暫不公布哪家),包裝很嚴實,問問,他回答11公斤內28+10,我就買了4個電池,2個充電器(2隻小米用),女兒想要一本漫畫書,就一起買了,3天後,終於到齊了,請集貨商寄回時,他說28+10+15,我說15哪來的,他說普貨和特貨是分別計價的,我想請問這邊,真是這樣嗎?我的認知是以貴的計價,但也不至於分開計價啊,請問板上大大有多集貨經驗告知小妹好嗎?
但是有些狀況還是得請版友們拋開所謂的「台灣思維模式」
集貨本身就不是100%正規的貨運管道
否則按照報關、通關、清關、領貨、貨運的方式
正常走法至少三天才會到達台灣本土
加上後續的分轉運送
理論上五天算是正常的
問題是你有沒有耐心等?
目前看得到的集貨商都是用「檯面下」的方式縮短整個流程
很抱歉我沒辦法述說的太詳細
畢竟大家都混口飯吃沒必要招惹一身腥
因此替你省去了時間的前提就是某些環節要靠「人」來處理
集貨的重量計算一直以來都是個灰色地帶
因為有的集貨會重新拆開包裝(這也是某些檯面下原因必要的程序)
所以重量往往是他們說了算
我可以跟各位說的是
「普貨」與「特貨」基本上是同一趟運送過程
但是需要處理的「程序關卡」不同
所以在集貨商的角度來看
當然不是同樣的運費
否則萬一普貨中被查出違禁品
那好不容易經營的特殊管道就這樣被毀了
難道貨運主能負責嘛?
在台灣我們都會認為服務業該有的服務熱誠
我們付了錢你就該怎麼樣怎麼樣
但是坦白說
在中國大陸這一套是行不通的
尤其你一開始就算是遊走法律邊緣的寄送手機
光是這一點你就得乖乖鼻子摸摸認了
當然
集貨商千百家
你用的不爽大可以馬上換
要這家把你的貨用到付的方式快遞到你認為好的那一家集貨商去
頂多你再付這一段的快遞費
這樣不是就省了一肚子火的窘況?
套一句順口溜
中華美女千千萬, 這個不行咱就換!
我就不相信全部集貨都倒光了
你被逼的非選這家不可?
除非你跟我一樣賤
又愛用又愛罵
那就沒辦法了

miniamy wrote:
最近覺得小米1s電量...(恕刪)
miniamy wrote:
就是在他給的公斤範圍...(恕刪)
這件事,我覺得應該要把事情講清楚的啦
首先溝通一個觀念,當您去菜市場買菜,同一個攤位有賣馬鈴薯、紅蘿蔔、白菜、九層塔
各種菜價都不一樣,為了方便,我們通常會請攤商幫我們包成一包方便提取
但結帳時,請問會因為裝在同一包裡而採用相同單價來結帳嗎?
基本上,我們問100個人,有100個人會回答應該要分開算才對
那好,今天原PO提到,有請集運幫忙收各種不一樣的東西
有書、電池甚至還有其他手機配件沒有寫上
集貨同意了,也幫忙收件,幫忙揀出您的貨品,然後將它們裝在一起
這樣像不像在市場裡買菜
您跟老闆說,我要一顆馬鈴薯、一顆白菜跟一把九層塔
老闆依您指示幫您揀選包裝好要算帳時
突然您指著攤位邊的看板,上面寫 "特價!每包10元"
然後付給老闆10元後揚長而去,留下一臉錯愕的老闆站在原地
我想說的是,當箱子裡的東西品項不一,有特貨、普貨..等不同物品
結算時,不同種類的貨品本來就該依不同種類的價格下去計算運費
這不管您找的是哪一家集貨,也都是一樣的算法
就本次案例,依照您這樣寄貨的方式
集貨本來就是應該電池算一次錢、書跟其他物品再算一次錢
也就是電池部份因不滿11公斤,所以收 28+10
其他貨品不滿一公斤,所以15元計,總共就是38+15=53元
集貨也就是這樣子算的呀,並沒有超收或者是不合理的地方
或者依您所說,超過部份用貴的算,那也就變成 28+10+28=66元
您真的不覺得53這數字是比66便宜嗎?
再說了,貨品裝在一起寄出,本來就是為了方便,也可以避免體積小的物品遺失
我想不透這樣做有什麼不對的?
去家樂福買東西不也都這樣做,貨品零零散散地經過櫃台結帳
然後最後裝在同一購物袋內一起帶回
我覺得原PO應該要先跟集貨好好地溝通,把雙方有誤差的部份釐清
圓滿解決問題不是比較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