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所知小米的手機,超過9成都是委外代工...
其他品牌有自家的生產線,為何售價會比小米手機貴很多 ?
廣告行銷花很兇 ??
還是利潤太高 ???
流氓耶穌 wrote:
據我所知小米的手機,...(恕刪)
行銷、通路、飢餓行銷
尤其我覺得飢餓行銷佔最更要因素
以下隨便舉例,我不知道實際成本/售價的比例,只是舉出有這種可能
並假設兩品牌總共都賣出100萬台
小米: | 上市 | 下一代發表 | ||
(超少量出貨) | (量慢慢加大) | (大量供貨) | ||
售價 | 10000元 | 10000元 |
8000元 |
|
成本 | 9000元 |
5000元 |
4000元 |
|
數量 | 5萬 |
80萬 |
15萬 |
|
利潤 | 5000萬 | 40億 | 6億 |
合計46.5億 |
別牌 | 上市 | 下一代發表 | ||
(正常供貨) | (正常供貨) | (出清存貨) | ||
售價 | 20000元 |
15000元 |
12000元 |
|
成本 | 15000元 |
10000元 |
8000元 |
|
數量 | 33萬 |
33萬 |
33萬 |
|
利潤 | 16.5億 | 16.5億 | 13.2億 | 合計46.2億 |
算下來兩個品牌的利潤可能差不多
小米在在中期才會大量供量,主要賺的也是這個時期
別牌是各期差不多,到了末期利潤下降,然後新機推出
兩家公司賺的差不多,但小米就給了人很便宜的印象
同等級的規格只要別牌的一半價格(但是你買不到)
其實等小米容易用一萬元買到的時候,別牌也只剩一萬五
(作工用料還是不同等級)
但大家還是會以上市價格的印象為主
還是認為小米只要別牌的半價
更重要的是,大家口耳相傳小米的高CP值之下
量就可能不止100萬台,利潤就會再倍數增加
而小米還省下了不少測試費用
別家在上市前可能花了很多費用測試
小米把一部份的測試交給初期的5萬使用者(不用花錢,還有錢賺)
還有行銷跟通路成本也有差,這大家都知道就不提了
所以不用擔心小米沒賺錢,其實他賺的可能遠比你想像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