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的規模不經濟量大了,沒人吵沒人搶哪來的熱度跟知名度,還要自己花錢打廣告,不經濟.量大了,每次付給代工廠的金額,資金周轉壓力也大,不經濟.量大了,庫存風險提高,不經濟.量大了,把其他對手逼急了,大家都要搶低價市場,競爭對手太多,不經濟.做生意不是量大就賺錢的,小米不笨的.
a125387509taiwan wrote:如果一次發10萬支紅米一定可以擠壓到黃牛的生存難道官方顧慮黃牛就要犧牲消費者...(恕刪) 行銷限不限量有技巧的有很多人都是湊熱鬧跟怕吃虧的限量的東西, 能營造搶購的氣氛, 可以很輕易吸引這種人如果量太多, 反而會讓這種人改搶購為觀望你沒注意到01上很多人都是一次開好幾個網頁在搶?如果搶到3支, 可能送小孩可能送長輩如果沒限量, 他就不會開好幾個網頁在搶, 也就不一定會多買2支這就是飢餓行銷強勢的地方(本來不需要2支手機的人, 會因為飢餓行銷而超買)
小米其實沒在搞飢餓行銷飢餓行銷反而是個煙霧彈。因為有些事還真的不合理其一:小米好像對國外媒體畫過大餅此外,媒體對小米的新聞多半聚焦於手機上既然讓媒體聚焦於手機業務,然後又畫過大餅怎麼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飢餓行銷?其二:直故技重施?這與小米塑造給媒體的"創新"形象相牴觸。輿論認為小米在搞"飢餓行銷",不過這種聲音也太過整齊了很難不懷疑操盤的可能性其三:東西賣這麼便宜,供應商生得出來嗎?從紅米的EMMC問題來看很難不懷疑原物料廠商是否願意以賤價出貨...導致代工廠拿差的東西充數。其三:要是讓外國媒體知道它的供應鏈不穩定,勢必引發一些災難。所以,小米真的在搞飢餓行銷嗎?或許飢餓行銷只是護短的手段而已。
大陸紅米7日賣20萬隻都在四分鐘內銷光了.有貨紅米也是往大陸倒.別把台灣市場看太大.紅米如果能一周做出100萬隻的量.那他資本就已經很厚了.再說他現在做多少賣多少.又何必積量.配給台灣兩萬隻.又給遠傳不明數目的貨.已經是權衡之下的考量了.一次發10萬隻.不用時間去組裝嗎?